抱朴子(一) 东晋时期,一位名叫葛洪的人,因不随世变,言则率实的淳朴品格,被乡人称之为“抱朴之士”,于是他就以此为号,并把这一名号作为自己的书名《抱朴子》。 抱朴子在他的书中提到:“余闻归同契合者,则不言而信著。”意为听说目标一致且志同道合的人,即使不交谈也能够相互信任,做好每一件事情,而现在正有这样一个团队,每个人的内心都保持着淳朴,以此淳朴之心做纯粹的事儿,正如老子在他的《道德经》第十九章中写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抱朴一词也正是首见于老子的《道德经》,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最多能联想到的都是函谷关。提到函谷关,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也会是老子和他的传世之作《道德经》,如同自然规律一般,世间万物万事都是遵循着道,以此循环。 函谷关,在古时地处长安和洛阳两大都城,关在谷中,深险如函,因此而得名函谷关,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至今,大家耳熟能详的很多成语故事也都在这里发生:“紫气东来”“鸡鸣狗盗”“仙丹救民”...... 相传春秋末期,老子看到周王室的衰败,打算西渡秦国讲学,便骑着一头青牛西去离开周朝,途径函谷关,当时的函谷关守门关令尹喜素识天象,他清早出门站在一个土台上远望,忽然看到土台东边升起一股紫烟,气势汹汹,霞光照的周围一片闪亮,自觉为奇景,今天一定是吉兆,便登高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 说完就让身边关吏把通往函谷关的这条道路清扫干净,等待吉兆之人出现。果然不一会儿,看到一个老者骑着一头青牛,从东边向关门而来,他银发飘飘,神色镇定,有气宇轩昂之势,尹喜欣喜若狂,赶忙前去迎接,并诚邀老子多住几日,老子登上关楼,被眼前山峦的雄壮之景所迷,尹喜劝老子写点东西留下,老子一直心有所想西去讲学传道,于是闭关多日在此著写了经典的五千言《道德经》,传诵至今。如今,函谷关一带的门楣或春联都刻写“紫气东来”,流传至今,表示吉祥。 《道德经》作为道家学说的开篇之作,至今,里面很多经言为大家所尊崇,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文明“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希言自然。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一生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正如他在《道德经》所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坚守着内心淳朴,追求着道法自然的生活态度。也教人一切随缘,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谦和清静,远离物欲纷争,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以一颗平凡之心安待身旁之事,遵从心中之道。 就在老子停留著经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一群淳朴手工艺人也正尊崇着老子所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道法自然精神,日复一日的默默劳作,为传承千年的手工传统醋艺做最后的坚守。 我们知道,很多地方也都有不少的精益求精的手工艺人传承着他们的手艺,传承着他们的地域文化,如同窑洞酿醋技艺也在这片黄土高原上传承了一千多年,承载着生活在黄河流域很多人的情感,然而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却让这种传统的酿醋文化显得更为落后。 岁月沉淀下来的必将是精粹,传统的醋文化不应该被流转的岁月消耗殆尽,穿越千年的味道也不该就这样从此埋没。时间悄悄溜走,我们会依旧坚守内心的淳朴,将传统的酿醋文化在这片黄土高原的净土之上留住,在工业化的时代,回归传统,尊重自然,把健康融入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2663b3f08a1284ac95043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