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临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

时间:2023-04-21 02:34: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董其昌临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

董其昌临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 养生网 /

我们先来看一看颜真卿的《东方朔画赞碑》。这块碑现在山东陵(是颜真卿46岁时书写的(大楷(每个字的字径约有10厘米。这块碑整体看来(字体平整峻峭、浑厚苍健、气势开张博大(颜氏意气(扑面而来。仔细分析(它和比它书写要早几年的《多宝塔感应碑》所流露出的既浑劲又清秀的面貌不同(更与此后颜真卿成熟时期的作品(比如《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所展现出来的具有颜体特色的面貌(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通过这块碑(我们可以看到颜真卿书法转变上的许多信息(在研究颜体楷书的发展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这块《东方朔画赞碑》(后世的书法大家(在临写这块碑时(有怎样的理解和做出什么样的取舍呢:那我们来看看明代的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吧。董其昌临写颜真卿的《东方朔画赞碑》(时年52岁。它是董其昌中年时期楷书的代表性作品(书写极为精美。这件作品是纸本(558.6厘米(24.5厘米(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对照颜真卿的《东方朔画赞碑》(董其昌在临写上(都给了哪些启示呢:通过观察比较(我们首先会感觉到颜鲁公的字(有着他一贯的线条饱满、浑厚(结体平整、朴茂的的风格。而董其昌的临作(让我们感受到一丝文人的平和与细腻(落笔精准(笔法轻盈(意境高远。究其原因(这首先是因为两人在笔画轻重上的不同(颜真卿铺毫的幅度较大(而董其昌的铺毫幅度较小。在笔画转折之间的停顿上(颜真卿是结实严谨(然后审慎下(形成涩劲的线条。董其昌则是稍作停顿(

1/4

然后轻盈带过(形成整个字的笔画上的流利。下面我们来选取几个例字做一些对比分析;

比如“平”字(颜真卿在用方笔写出短横的起笔和行笔后(在止笔处折笔调整笔锋稳稳地带出短撇(然后笔势回收(写出右边饱满的一点(接右点的笔势回锋用圆笔写出长横的起笔(最后用横画止笔向上的笔势


写出悬针竖。董其昌在用露锋由轻到重写出短横起笔和行笔后(折锋向左写出左点(写到一半戛然而止(反锋向右顺势写出右点(然后出锋向左(抢锋写出长横的起笔(而后行笔平缓(到止笔处顺势向上写出竖画。可以看出来董其昌的处理则要平滑得多(很有行书的笔意。我们可以感受得到(董其昌的书写速度明显要比颜真卿的快。再比如“陵”字的捺(颜真卿要劲健得多(一笔捺下(在止笔处明显有一个绞转的笔法(然后再笔锋挑起,董其昌的捺笔(在捺下之后(笔锋较为平展地送出(这给人们带来的感受也不同。也就是说(在书写速度上(董其昌快于原作(在书写力度上(董其昌要小于原作(这使得临作较原作的严谨厚重给人一种舒缓、雅致、清新的审美感受。

在字的结构上(颜真卿对字内空间的处理(多以匀称等分为主(“原”“为”等(但是时有独具匠心的处理(如“?”字右边犬字旁的紧收、“陵”字内部的跌宕等。下面我们来看看董其昌在相同字的处理上有何不同(“原”字董其昌在处理他的结构时(为了和整体风格相吻合(把第一笔画的长横改为短横(同时把第一笔画和第二笔画的距离拉大(使得整个字透气了(但是距离是否拉得过大还值得商榷(这里不作讨论。“为”字调整为上收下放的结构(使得疏密感更强(下面的四点(因为距离拉大(故明显增强了它们之间的呼应(以达到聚的效果。通过分析(人感觉到颜真卿的作品(笔势虽然雄健(但并不向旁边溢出(弘中而敛外(非常节制。这带给人们的审美感受是(既气象开阔、又劲力内充(但和常规比较起来(又有所变化(但总体给人以“拙美”的欣赏感受。董其昌的临作(较好地注意到了一些细微的地方(但是又有所变化。

2/4

比如(他的笔下(字形结构相对来说强调了收放和聚散(并稍微作了一些开张的处理(这使得临作和颜真卿端庄雄伟的结体拉开了距离。在总体的结字上(董其昌仍取左右相背之势(但颜真卿所表现的朴拙之美基本没有保留。这或许源于董其昌本人的审美倾向吧。

另外(作品的字距与行距的不同安排(带给人们的也是不同的审美感受。颜真卿的书写(字势满格(字距和行距紧凑(明显给人以章法茂密之感。董其昌同样非常注意安排(但又和颜真卿不同(他在通篇章法的布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348564da1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