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 -谈托班游戏环境的调整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适宜的环境,实际上是为幼儿开拓了一条自然的生活道路。"在现代社会,人们也日益关注到环境对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环境是儿童最好的、最自然的启蒙老师;能对儿童的情感起到激发和鼓励的作用,形成积极和主动的行为方式;适宜的环境能吸引儿童去探索、思考,去参与实践,从而启动智慧之门;还能引导孩子在自然、自主的状态下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因此,"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温馨环境,促使孩子全面发展。"是我们幼儿园教育的一大目标。 一.创设温馨舒适的环境。 案例一:娃娃家(九月) 材料提供:娃娃、塑料食品、碗、碟、锅餐具、 观察记录:小小今天来园情绪不太好,有点哭闹,在老师的引领下来到娃娃家,就一直坐在那儿,两眼泪汪汪,一动也不动,任凭老师怎么哄也不肯玩。 案例二:娃娃家(十月) 材料提供:餐具、毛巾、澡盆、梳子、镜子、娃娃、被子、储物架等 观察记录:贝贝一来园,立刻跑向了娃娃家,非常利索的脱下鞋。抱起娃娃来到澡盆边,把娃娃放在盆里晃了几下,在沐浴露的瓶嘴处按了几下,抹在娃娃身上,然后拿起毛巾给娃娃擦。 上面是两个娃娃家的活动案例。在开学初创设的娃娃家的区域是利用玩具橱来做隔断的。观察下来,宝宝们不愿进去玩。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最早接触、最熟悉的环境就是家庭。由于年龄小,对家人和成人是非常依赖的,玩具橱的高度,超过了孩子们的视线,无形中隔断了宝宝与成人和之间的联系,他们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就会感到害怕。于是,我们就首先调整了娃娃家的高度,用低矮的积木来做隔断,象家一样分隔出卧室、客厅、厨房、浴室。提供一些真实的靠垫、枕头、毛巾、毛绒玩具等一些软性的物品。并利用一些废旧泡沫制作了餐台、煤气灶、洗碗池等,铺上地毯,让娃娃家看上去更真实、温馨。真实的环境使得幼儿的同化大于了顺应,已有经验的再现,让幼儿玩起来更自然。 调整了每个区域的空间。在观察中发现,宝宝喜欢跟着老师走,还摆脱不了对成人的依恋,老师最好时刻在他们的身边,一离开他们的视线,就会显得不安。喜欢凑热闹,哪里人多就去哪里,原来的区域就显得非常狭小。我们就放大原来的空间,将类型相同的区域放在一起。空间大了,宝宝的视线也广了,他们可以随时看到老师所处的位置。对老师而言也可以观察到更多的活动情况。 二.根据幼儿的兴趣调整环境。 案例一:舀豆 材料提供:装有白扁豆的筐四个、勺子、瓶子。 观察记录:浩浩跪在地毯上,非常认真地用一个小调羹将豆舀入雪碧瓶中,舀了10颗左右,有点不耐烦了,到旁边的筐里拿了把大勺继续舀,结果全掉在地上,瓶里只进去3颗。奇奇走过来,要拿浩浩手里的瓶子并说:“给我玩玩。”浩浩抱在怀里不肯放手:“这是我的。”奇奇拿不到,索性将旁边筐里的白扁豆全倒在浩浩的筐里,白扁豆撒了一地。 案例二:舀豆 材料提供:大的澡盆、白扁豆、大小勺子、矿泉水瓶做的铲子、大瓶小瓶、扫帚簸箕等 观察记录:奇奇趴在澡盆边已有一会了,他把豆舀进大瓶子里,在从大瓶子倒入小瓶子。接着又拿起大铲子来舀豆,倒进倒出,哗啦啦哗啦啦,玩得起劲。天天走来,他拿起扫帚,像模像样地扫起地上的豆豆。把扫好的豆豆再倒进盆里。这下奇奇来劲了,存心将豆倒在地上,天天再扫进去。你来我去,两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以上两个案例也是不同时期的,第二个案例是在前一个基础上调整后的活动。玩的空间调整了,地方大了,有利于幼儿的大动作活动。舀豆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大多数幼儿都喜欢玩,东西少、工具少,幼儿之间会发生争抢。材料经过调整,更丰富,更全面,幼儿的兴趣浓了,就能玩出多种花样。今天你舀豆,明天我扫豆,孩子们从一个内容不同的工具中可以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在活动中,还观察到真实自然物的利用能发展幼儿活动的有效性。以前托班幼儿的玩具最多的是娃娃或毛绒玩具。现在发现幼儿对这些高结构的玩具不感兴趣,没有几个孩子愿意整天抱着娃娃,倒是一些平时生活中的真实物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如在垒高区,提供了一些啤酒罐让幼儿垒高,他们显然玩得还不过瘾,整天争抢着玩。我就动员幼儿及家长收集牙膏盒、牛奶盒等一些较安全的自然物,让幼儿来玩垒高,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难度,再经过自己的参与收集,幼儿的兴趣更浓了。 幼儿在安全、温馨、动态的环境中和谐、愉快地成长着,作为托班老师,我将不断研究、探索,创设与幼儿发展、需要相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3684d692d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