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简述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 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经历了一个管理重心由资产转向负债,又由负债转向全面综合管理的变化过程。资产管理理论强调的是使资产保持流动性,在负债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资产结构来满足流动性要求。而负债管理理论强调的是通过扩大负债去获得银行的流动性,银行在经营中就没有必要经常保持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应将它们投入高盈利的贷款或投资中,在必要时,银行扩大贷款规模也可以用借款来支持。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均有失偏颇,资产管理过于偏重安全和流动性,不利于实现盈利性目标,负债管理过于偏重资产扩张和追求盈利,将流动性过高地依赖于外部环境,具有较大风险。七十年代后,金融市场利率大幅度上升,波动加剧,银行倒闭现象增加,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以往的经营管理策略,向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转变。 资产管理理论具体包括商业贷款理论、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总体而言,认为商业银行的负债规模与结构是既定的因素,资产规模与结构只能被动地适应负债的规模与结构,银行是在承认现有负债水平和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资产安排和调整来解决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问题。 1. 商业贷款理论 这是银行业早期的经营管理理论,其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年代。它认为,为了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并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商业银行只能发放短期的、自偿性流动资金贷款。所谓自偿性贷款是指工商企业用于购买原材料或库存商品,随着产销过程或商品周转过程的完成,从销售收入中产生自身偿还能力的贷款。为了保证贷款与商业周转或生产物资储备相联系,银行通常要求借款企业以真实票据作抵押,一旦企业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可以处理低压的票据,以保证资金的收回。因此,这种理论又被称为"真实票据理论"。 20世纪2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的负债绝大部分是活期存款,金融市场不发达,商业银行缺乏其它途径的资金来源,同时也缺乏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供投资选择。在这种背景下,商业贷款理论为银行业保持流动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依据,使银行减少因盲目扩大贷款规模、任意延长贷款期限而造成的经营风险,强化了自我约束机制。当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理论显然是不成熟的。第一,对银行资金来源的相对稳定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从单笔存款来看,活期存款确实可能随时被客户提取,但银行整体业务来看,由于不断有客户存入存款,银行形成了庞大的资金蓄水池,总是有一定的稳定余额供银行长期使用,银行不必使每笔贷款的期限都与活期贷款相匹配。从这种意义来说,这种理论限制了银行发放长期贷款,追求更高利息收入,从而影响了银行的盈利性;第二,对贷款偿还能力的认识有待深入。关于这一点,请参阅预期收入理论的观点;第三,它使银行的信贷行为客观上起到了加剧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经济膨胀时期,真实票据数量增多,银行贷款急剧增大,容易导致虚假繁荣,经济萎缩时期,真实票据数量减少,银行贷款急剧收缩,抑制经济的复苏。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必然反过来影响银行的经营状况。 2. 转换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银行保持流动性的关键不在于贷款期限与存款期限一致,而在于银行所持有的资产的变现能力,只要资产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地、不受损失地转换成现金,就可以保持充足的流动性。进一步来说,如果安排一定数量资金,购买足够的易于转让的资产,就可以消除保持流动性的压力,其余资金可以追求较高的收益。 转换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金融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得到了强化,财政赤字加大,国债市场迅速扩大和完善。在这种背景下,转换理论提供了保持流动性的新方法,兼顾了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双重要求。银行在资金安排中,可以购入一定数量的具有信誉高、价值稳定、二级市场发达特点的政府债券,其余资金可以用来发放期限较长的贷款。 转换理论使银行的流动性大量地依赖于证券市场,该理论的有效性取决于证券市场是否具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此外,当经济出现紧缩时,资金普遍短缺,证券供给会大大超过需求,价格下降,银行不仅会蒙受资产损失,流动性也可能受到威胁。 3、预期收入理论 这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几乎与转换理论相伴产生。转换理论解决流动性问题,预期收入理论则为贷款安全性提供依据。它认为,任何贷款均不具有自偿性,即使贷款的价值转化成库存商品,贷款的偿还能力仍然依赖于销售收入的实现。保持安全性的关键不在于贷款的用途和期限,而在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因为任何贷款的偿还能力都是以借款人使用资金后的未来收入为保证。如果一项投资的未来收入较高,即使是长期贷款,也不会影响安全性,相反,如果一项投资的未来收入没有保证,即使是短期贷款,也存在发生坏账的危险。 预期收入理论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与商业贷款理论相比,它对贷款偿还能力来源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促使商业银行不仅在发放贷款前注重审查企业信誉和投资项目的预期收入,而且在贷款发放后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甚至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其次,根据该理论,银行除发放短期贷款和经营短期债券外,对任何未来收入有保证的项目都可以发放贷款。在这一理论引导下,银行开始发放中长期设备贷款、消费贷款、房地产抵押贷款,甚至办理设备租赁业务,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步走向业务多样化。 突出体现资产管理理念的管理方法是20世纪50年代流行的资金分配法。其主要思想是:把现有资金分配到各类资产上时,应使资产的期限与相应资金来源的周转率相适应,即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偿还期保持高度的对称关系,周转率较低的存款主要应分配到长期、收益高的资产项目上,周转率较高的存款主要应分配到短期、流动性高的资产项目上。因此,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期限对称法。例如,资本金的周转率最低,主要用于购置经营场所和设备;定期存款周转率较低,主要用于发放贷款或投资与高收益证券,少量用于准备金;活期存款周转率最高,偿还期可视为零,根据对称原则,应主要分配于一级准备金和二级准备金,少量用于发放贷款。这种关系可以用上图表示。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为了避免大危机重演,美国实现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市场上资金相对宽裕;第二,同业拆借市场迅速壮大,欧洲货币市场迅速崛起,为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融通大宗资金的良好渠道;第三,1961年花旗银行首创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其它银行纷纷效仿,这一金融创新非常成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有效的融资工具,使商业银行意识到,只要产生了必要的资金需求,银行似乎总是能够在市场上购买到资金。 在这种背景下,负债管理理论开始流行。它的核心思想是:银行没有必要经常保持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必要时,可以通过对外举债来解决流动性问题。银行的经营重点是追求利润的最优化,只要有良好的贷款项目和投资目标,就应该积极地扩展资产规模,利用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同业拆借等主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而不是仅仅依靠吸收存款这种被动负债方式。 负债管理理论的意义在于:第一,它更加深刻地认识了银行流动性的本质和来源,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第二,它使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更富于进取性。在资产管理理论看来,银行的信贷规模完全由存款决定,多存才能多贷,资产规模与结构只能被动地适应存款的数量和结构,而负债管理理论强调根据资产的需要来调整或组织负债,为扩大信贷规模、提高盈利能力创造了主动条件。当然,必须看到,实施负债管理策略需要一定条件,即金融市场上资金宽裕,利率比较低并且稳定。如果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政策,市场资金普遍缺乏,银行增加主动负债,必然导致成本增加,出现财务危机。因此,总体而言,负债管理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3a83942a8956bec0975e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