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容易也最难的事情就是睡眠,我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睡眠中度过。 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在90后人群中,31%有晚睡习惯,60%以上觉得自己睡眠不足,只有5%的人认为能享受好睡眠。 失眠俨然成为了一件被广泛关注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失眠的这些事儿。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 第二天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晚上早早的洗漱上床,准备睡一个美美的觉,然而却怎么都睡不着… 明明告诉自己要好好睡觉,但是真正躺到床上的时候却睡不着,为了让自己睡着数羊,但是却越数越精神…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失眠时我们究竟在想些什么?是什么样的心理暗示在发挥作用呢? 下面我们就来简要的分析一下失眠时的心理暗示。 1.害怕心理,我们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的两个过程,在生活中有时候会出现怕失眠想要睡觉,结果越来越睡不着的情况,这是因为此时“想入睡”的想法导致了脑细胞的兴奋与活跃,反而造成了相反的效果。 2.自责心理,当白天遇到让自己自责内疚的事情时,在晚上容易回忆起来当时的场景,并且懊悔自己没有妥善处理,同时由于白天有其他的事情发生,会分散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注意力,当夜晚夜神人静时这种懊悔的情绪开始涌现,激起大脑的兴奋,从而使人久久难以入眠。 3.冲突心理,当第二天或者是近期需要作出一个重要的决定时,我们往往难以抉择、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这种状态也会引起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导致睡眠状态出现问题。 4.“梦有害”心理,有些人往往会认为夜晚做梦就说明睡眠质量不好,对自己休养生息、处理第二天的学习工作来说都会产生毁灭性影响,甚至有些人会认为多梦就是失眠。 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会由于担心入睡后做梦而在入睡时产生焦虑情绪,但是梦其实对人体并没有害处,反而是“梦有害”心理容易使人在睡觉时产生心理负担。 5.期待心理,当第二天面临成绩公布、晋升、职称评定等事情时,我们往往会担心睡过头误事,常常早醒。 在睡眠时也往往也会出现期待兴奋,难以入睡。 6.多虑心理, 由于童年时受到父母丧失、恐吓、重罚等创伤刺激而感到害怕,出现怕黑而不能入睡的现象。 虽然随着年龄逐渐好转,但成年后,他们往往多思多虑,一旦受到某种类似儿童时期的创伤性刺激,就会使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童年创伤性心理反应再现。重演童年时期的失眠现象。 那么当我们遇到失眠问题时应该如何调节呢? 01.仪式感 我们可以利用条件反射原理,在睡觉前固定做一些事情,如看书,听安静柔和的音乐等。 告诉自己的大脑“我做完这些事情之后就要休息了”,让自己在睡前的事情和睡觉之间建立起来连接。 02.关注失眠原因 在前面给大家列举了失眠时的6种心理暗示,在失眠时我们可以关注一下自己在睡觉时在思考什么,发现原因并且消除这个原因所造成的影响,就可以对失眠症状产生一定的缓解作用。 03.保持平常心 很多失眠者出现夜晚睡不着的情况之后,往往过分担心,导致精神紧张,更加难以入睡。 那么在此时其实应该要保持平常心态,不要过分关心自己的失眠症状,也不要强迫自己入睡,可以适当做一些放轻松的事情,等到有了睡意之后再睡觉。 04.放松身心 夜晚睡不着时可以通过到户外散步一会儿、上床前沐浴、热水泡脚等方式来让自己放松,类似的方式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多进行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05.改善环境 营造良好的睡眠氛围,从灯光到摆设等方面,在卧室营造出来一种适合睡眠的状态,不适合睡眠的环境、甚至是睡姿问题都会影响睡眠的状态。 以上就是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希望大家每天都可以睡个好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3af892cd7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