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就遵循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从下述几个方面加强思维训练。 一、 运用直观演示,启发学生思维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而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有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呢?我认为,教师应注重利用丰富的感性材料,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中引出数学问题。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进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加法的认识”时,我就先出示“两个小朋友在跳橡皮筋”图,然后演示“又跑来一位小朋友”,并提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皮筋?”并画上大圆圈。接着,再让学生边手势演示,边口述图意。这样,学生就直观感知了“两个小朋友和一个小朋友”合起来是“三个小朋友”,要用加法计算。此时,学生也就初步明确了 “将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求总数,应用加法计算”。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2+1=3”的意义,让他们将已得的信息分解辨析,即“3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2,表示原来的两个小朋友;另一部分是1,表示又跑来的一个小朋友。2是3里的一部分,1是3里的另一部分。”这样,学生就不但解决了加法的数量关系,同时还为下一步学习减法打下了基础。 二、 通过实际操作,调动学生思维 动手操作是发展小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应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实践,让他们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 例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我就让学生在事先准备的数位筒内摆小棒,先在各位筒內摆9根,手里拿2根.然后提出问题:“从手里拿出几根就可以把9根小棒凑成10根?”学生会想:“1和9凑成10,从手里拿1根小棒放入个位筒。”接着又提问:“个位筒满10根,捆成一捆,应放入数位筒的哪一位?2根小棒,拿出1根和9根凑成10根后还剩几根?应放进数位筒的哪一位?”这样学生边动手操作,边动脑思考,便初步掌握了如何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最后,我还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出思维的过程,促使新知识内化。这样,通过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训练语言表达,发展学生思维 让学生有条理有依据地思考问题并叙述思维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运用直观演示和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外,还需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条理性的训练,应借用直观和操作,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思维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比较多、少”时,我就先通过操作,让学生整齐地摆出6个圆片,然后再在下面一行摆出4个三角形,如图: 接着便提出问题:“谁和谁比?一个对一个,结果怎样?”学生结合实际操作,很容易就能说出思维的过程,即“圆片和三角形比。一个圆片对一个三角形,最后三角形没有了,圆片还有2个,说明圆片比三角形多2个,三角形比圆片少2个”。通过这样完整的反复叙述,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多、少”的含义,初步建立“多、少”的概念。 又如,在教学“9+2”时,我首先通过演示让学生弄清算理,然后边指导学生边摆小棒边口述“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最后再离开学具,看着式子的图解: 口述思维过程:“9+2=11,我是这样想的:9添上1凑成10,2可以分成1和1,9加1等于10,10加1等于11。”进而再训练学生看着式子独立口述“凑十法”的计算过程。 实践证明,经常通过这样条理化的叙述,对于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其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直观操作和训练,教会学生能够有层次地用简练的数学语言确切地表达思维过程,使操作与思维,以及语言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此促进新知的学习和掌握,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417353183c4bb4cf7ecd1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