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优生”来点挫折

时间:2022-04-28 09:59: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优生来点挫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关于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这里的健康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生理和心理。我国每年都有关于学生走上极端的报道,大则有:某某高校大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就业问题跳楼自杀。小则有:“某小学小学生因为父母批评和父母吵架离家出走流落街头走上犯罪道路。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让我震撼让我反思。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大学生是学习的佼佼者,人间真龙,国家栋梁,他们的心灵为何脆弱到如此地步?我们的教育到底在哪儿出问题了?一个严重引起社会关注的话题,一个让每一个教育者身负使命的重任摆在眼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尤其是学优生的受挫能力。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面对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这是学校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怎样培养学优生的受挫能力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

学优生长期处在金字塔尖,他们是老师眼里的得意门生,家长心中的天才宝贝,很少品尝失败和被冷落的滋味,受挫能力相对低下。这些温室里的花朵一旦遇到风雨的袭击,往往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容易走上极端。学生在校期间,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他们的受挫能力。

1、不给学优生特殊待遇

学优生表现突出,成绩优秀,深受老师喜爱,同学崇拜。他们往往被鲜花簇拥,掌声环抱。他们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也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于是班级里的大官小官都由学优包揽。个别学生这官儿做着做着还上瘾了,学会了发号施令行使特权。一次上自习课时,学习委员王强因为张明吵闹,竟然用竹鞭抽了他。有的同学怕他记下自己的名字报告老师受罚,竟然把家里带来的牛奶苹果硬塞给他,还有的同学放学时抢着帮他背书包。不能否认,社会上的腐化现象在悄悄腐蚀着孩子纯净的心灵。但王强行使权利过度了,不能不引起老师的重视。是时候挫挫学优生的锐气了,让他们自鸣得意自恃过高的情绪消失在萌芽状态之中。课后,我找他个别谈话,毫不避讳地告诉他你错了,我耐心地帮他分析了整个事件的经过,让他勇敢地正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就这件事在班级里召开了一次专题讨论。班上学优生明白了,自己不是万能的,也会犯错,也会失败,但知错能改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个教育者,我深深体会到:表扬和鼓励固然有激励作用,但适时制止,正确引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永远处于巅峰,他也会遇到深谷、洼地。

2、让后进生”PK“学优生

曾经在后进生的一篇周记里看到:我不喜欢过六一,我的六一是灰色的,六一只是学优生的节日。他们长在高高的讲台上领奖拍照,而我们只有鼓掌的份儿。我的手都拍红了拍疼了。是什么时候我在无意中冷落了这些正在逐渐懂事的后进生呢?电视里不也经常颁发最佳新人奖、最佳人气奖、最佳台风奖吗?奖项是人设定的,获奖,成绩不是唯一标准啊!为什么只设立三好学生、优秀队员呢?我们可以设立最佳勇气奖,最有爱心奖,最爱劳动奖……我幡然醒悟,应该多给后进生一些关爱,让后进生勇敢地挑战学优生。于是,我这样做了。首先,分组开展各种语文竞赛,如成语接龙、对对子擂台赛、绕口令大比拼等。我没有把学优生后进生截然分开成两个对立的阶层,而是优差各半,让他们团体合作,充分发挥各人专长。在比赛过程中,孩子们不怕输不起,不计较输赢,逐渐淡化了输赢观念,学会了为对手加油、学会享受比赛快乐的过程,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做到了胜不骄败不馁。其次,在班级里设立岗位轮流制,谁都可以来当班干部。于是,不管是指挥值日的劳动委员,还是带队喊口令的体育委员,都是吃香的岗位,每个同学都抢着竞选上岗。学优生受到冲击,感到他们的职位朝不保夕,岌岌可危。班级里形成了一股你争我夺永不


服输的风气。

3、开展主题读书活动,走进名人的受挫故事

我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了一期为走进挫折的读书活动,向学生推荐了《屈原》《孙膑与孙子兵法》《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张海迪》《霍金的故事》等美文佳作,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感动。屈原一生不得志,遭人排挤诬陷,不被楚王重用,被流放,最后投身汨罗江,但他满怀爱国之心写出了传世之作《离骚》;孙膑遭庞涓陷害,被剜掉膝盖骨,还忍辱负重写出了《孙子兵法》;司马迁遭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却发愤写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巨著《史记》;张海迪高位截瘫,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自学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研究生的课程,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史蒂芬·霍金教授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写出了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时间简史》。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孩子们伤心落泪,一个个勇敢的英雄人物让孩子们明白了: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并不可怕,只要勇敢面对,经历挫折成长的人意志会更坚强。 三、家校配合,共同努力

家庭是孩子们生活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父母要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是整个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学校不可能单独把孩子教育成才。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说过: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及其社会化过程中至关重要已经被证明为不争的事实,一个对世界一无所知,基本的生存能力极低的生物个体正是在家庭中得到了教育抚养、特别是父母的教育和抚养,才逐渐向社会化的人转化的。因此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起着最直接、最基础的影响

1、对孩子的期望不要太高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要把你们上一代未完成的心愿都附加在子女身上,孩子们弱小的身躯不堪重负,强施加给他们的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当孩子学习成绩考差时,不要一味指责怒骂,而要帮助他分析原因,安慰他鼓励他重新树立信心,找回勇气,再接再厉。家长和老师要随时保持联系,让孩子明白:困难和挫折只是暂时的,受过挫折成长的孩子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2、不要事事包办代替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明智的家庭教育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爱只能使孩子变成畸形的发展。这种变态的爱有许多种,其中主要有1、骄纵的爱。溺爱似乎是为孩子好,实质上是不了解也不尊重孩子的典型做法,是对儿童意志与权力是一种剥夺。可是,极少有父母想到这一层。因此,字成了传统,一代一代遗传下来,造就了一代代动手能力和风险意识都相当差的中国人。不少父母对孩子常念叨这样一句话:只要你能学习好,别的什么都不用你做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导向之下,少年儿童的整体素质表现出明显的缺陷,特别突出地表现在生存意识、实践能力、意志品格等方面。一对父母讲得透彻:让孩子吃什么苦?我连孙子辈的苦都替他们吃完了,如今瞧着孩子享福,是我的一种心理享受!因此,不让孩子吃苦,只求孩子享乐与成长,成了愈演愈烈的社会风气,正是上述思想观念在起作用的。1993年孙云晓写下的《夏令营的较量》应该引起广大家长们的深刻反思,19928,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中国家长中国孩子


的表现在我们心中压上沉甸甸的问号。这样的现实至今并未有太多改观。纵观我们身边的现象,孩子跌倒了,父母赶紧抱起来,拍拍石头说:石头坏,害宝宝摔疼了。为什么不鼓励孩子自己勇敢地站起来呢?为什么要迁怒石头呢?我想提醒一下每一位父母,当你也像孩子这般年纪时,你在做什么?河里摸鱼,地里捡稻穗,山坡上放牛吧?当今社会生活条件改善了,孩子不用再苦着养了,但你们这样做,让孩子觉得幸福唾手可得,他们不知道人间愁苦,不体会生活的艰辛、失败的痛苦,这些温室中的花朵们何时才能重回大自然的怀抱,何时才能感受暴风雨洗涤后的生机无限? 三、正视自我,学会面对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苗苗,他们都是父母的小皇帝”“小公主,从小在几代长辈的关怀宠爱下成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部分孩子唯我独尊,骄横跋扈,表现欲旺,占有欲强,遇到困难挫折,没有信心没有勇气,不会积极迎难而上,而是消极知难而退。他们缺乏自我了解,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能力,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我是一个平常的孩子,我没有什么特别。我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其他同学也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我有我的优点也有我的缺点,我的同学也有他们的长处和短处,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我可以以己之长补己之短,我还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很多我不会的东西。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后,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不居高自傲,能融入群体。 2、交流沟通,战胜挫折

交流和沟通使矛盾化解,交流和沟通使人愉悦,交流和沟通使人健康。只有善于交流和沟通的人才能做一个真正健康的人。而有的学生遇到挫折时,惊慌失措,束手无策;有的沉默寡言,想不开自己躲起来不愿见人;有的暴躁愤恨,把气往别人身上发……遇到这种情况,我告诉他们,要学会自我排解,学会交流沟通,争取别人的理解、支持、帮助、排忧。身边的老师、父母、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当你不能独自一人承受挫折之轻时,可以敞开心扉,找他们倾诉。在真诚的话语里,在思想的碰撞中,孩子们渐渐懂得了,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都会碰上大大小小的挫折,只有善于交流沟通,身心才会健康,挫折也会成为成长的动力。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愿我们每个小学教育工作者都能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少关注一些冰冷的分数,多关注孩子那炽热的心灵,和他们一切健康成长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42924d10242a8956bece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