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对长期借款筹资决策模型设计

时间:2022-12-16 21:42: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Excel对长期借款筹资决策模型设计

作者:佟伯承

来源:《商业经济》2013年第15

[ ] 长期借款是筹资的重要方式,但筹资计算比较复杂。从投资理财、企业运营利润分配等经济业务服务上构建模型设计方案,需要精细筹划,在借款金额、期限、利率、偿通方式等相关要素间需做出最佳选择。借助于Excel工具中的PMT函数来解决数据问题,既快捷方便准确,又能为决策提供相应的支持,易于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Excel;长期借款;筹资决策;模型设计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财务管理的内容很多,筹资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借款在企业、个人筹资中都比较常见。企业借款为了日常运营或投资,企业筹资的主要方式虽然有借款、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但发行股票、债券受《公司法》、《证券法》限制较多,相比较而言,银行借款筹资方便快捷,筹资风险较小,受到许多企业的欢迎。另外,个人借款不断增加,表现为购房、购车贷款。银行借款分为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本文只分析长期借款。所谓长期借款是指企业等组织个人向金融机构借入时间超过一年的款项。长期借款的决策涉及很多内容,涉及借款的金额、借款的利率以及借款期限、偿还方式、偿还金额等。因此在举借长期借款之前,应重点分析这些内容,选择一个适合企业、个人具体情况的借款方案。而为了完成借款方案的选择,需要大量的计算,手工计算量大,又不够准确,在这里引入ExcelPMT函数建立数据模型,解决此类问题。易于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一、PMT函数简介

Excel拥有PMT函数,PMT函数是一个已知现值求年金的函数。可以求解固定利率及等额分期付款。比如企业的长期借款按固定期限等额偿还,个人的房屋贷款分期等额偿还等。PMT函数的书写格式为:PMTratenperpvfvtype),返回值(即计算的结果)为资或贷款的每期(月)偿还额

Rate指的是每一期的利率。若已知年利率,可根据情况计算为月利率、季度利率等。Nper是指一笔贷款的还款期数。可以是月份表示,也可以是年数表示。Pv是指现在的价值,即现值,也就是借款金额。以上三项在该函数中必须键入。Fv指未来某一时点的价值即终值。如果省略,缺省值为0Type是表示还款的时间点在到期时的期初还是期末,比如在到期的期初还款标注1,在期末还款标注0,或不标注。假设在到期的期末还款。以上两项可根据情况填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了简化操作,可以把PMT函数简化为:PMT(贷款利率、还款期数、贷款本金),返回值为投资或贷款的每期(月)偿还额。为了研究方便,现作如下说明: 第一,PMT的计算结果包含借款的本金和利息。

第二,应保证贷款利率和还款期数单位的一致性。即利率为年利率,那么还款期数应为年度单位。

第三,为了保证还款金额为正数,在PMT函数前加求绝对值函数ABS 二、建立长期借款的基本模型

将长期借款的基本内容键入Excel表格中,利用excel的函数工具,对长期借款的金额、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进行各种测算,选择比较合适的借款方案。

建立长期借款分期偿还工作表。在Excel环境下,建立一张工作表,键入相关长期借款各要素。

明朗公司预从工商银行借入10年期借款2000000元,用于开发新技术,年利率5%,每年还款一次,试求每年还款金额。

这属于已知现值求年金的问题,先建立Excel工作表,利用年金函数求解,输入相应的公式,如下图: 计算结果如下图:

经过计算,可以得出这样一笔借款每期偿还的金额是1282942.575元,该公司可以根据不同的借款,分别测算还款金额。具体做法是:根据不同借款提供的借款要素,在已建好的模型中更改相应数据即可。如借款每年偿还一次,只要将C6单元格改为1即可,其他数据自动计算结果。

三、长期借款双因素分析模型的设计

在实际工作中,长期借款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借款期长,利率可能会高,利率变动又会影响到借款的偿还。财务人员希望同时控制两个要素,以便作出更好的选择。Excel格能够完成这样的工作,即列示两个要素不同值组合下的分析结果。

下面以某购房人房贷为例来说明问题。对购房者来说,买房时要考虑房款的总价、贷款年限、每月汇款金额等。当然重要的一点是还要考虑个人的还款能力。假设该人可供选择的房价及可供选择的按揭方案见下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42b4176bd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