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荷塘月色》的景情和谐

时间:2022-04-25 04:36: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探讨《荷塘月色》的景情和谐



唐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曾这样评价朱自清,从散文艺术本身看,代表了朱自清的较高成就的,主要还不是战斗性较强的文字,而是—— 抒情性的散。《荷塘月色》就是这样一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优秀散文。

文章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美。它美在诗情画意,美在独特神采—— 作者以非常浓重的笔法来写荷塘之美,以极具想象力的手法凸显了景色的魅力。一连用了十几个比喻。风是轻轻的,花香是微微的,云是薄薄的,雾是淡淡的,光是朦胧的,所有的意象不但在性质上是相当的,而且在程度上是相近的。尤其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些鲜活的比喻赋予了盛开的或含苞的荷、朦胧柔和的月色以形,以意,以生机,以个性,引领着读者追逐舞女奇妙的舞姿,想象明净夜空中如珍珠般闪烁的群星,凝神闭目体验月光倾泻的舒适与惬意。再如形象的拟人,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那荷的姿态清新自然又风情万种,引人爱怜;强烈的对比衬托,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写物与言情交织在一起,话语中流露出的是欲求热闹而不得的怅然!确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更令人赞赏的是通感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历来被誉为经典。光和影是抽象的,对它们的感觉更是难以把握,难以描摹的,但作者笔端一转,把嗅觉和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清晰地摹拟出了荷香和月光时断时续,若有似无的形态,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颇显睹影知竿之功效。他启发读者展开悠远的想像,从各自的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艺术内涵。这种出神入化的手法,在现代散文的创作中是不多见的,足见朱自清大家散文的精妙,艺术匠心的卓尔不群。而读者从中收获到的又岂止是一幅优雅、朦胧如淡墨水彩的荷塘月色图!

不过如果仅仅这样写,文章只能称得上是写景的美文,作品的高妙之处就在于没有停留在对荷塘溶溶月色,田田荷叶,亭亭荷花自然美的展示,没有陶醉于表象化的审美之中,而是融情于景,借助荷塘轻纱般掩映的景致,含蓄地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思。

本文写于19277月,正是·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作为一个爱国文人,朱自清不满现实的黑暗又看不到救民于水火的出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436f0dc2b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