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时间:2023-03-26 20:38: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上课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四)P93《道德经》第八章 【上课时间】45分钟 【课前学生准备】

1、课前熟背《道德经·道经》15章、8章,借用工具书和网络自学,初步疏通文意

2、分小组搜集水的哲学;孔子、老子等思想家对水的认识;君子的诗歌警句;君子的故事。 【上课学生】九年级

【课型】讲读课、诵读课、综合课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老子和《道德经》

2、获取网络信息,整合资料,筛选历史名句、君子故事,感知善之美; 过程与方法:

1、熟读成诵,积累经典; 2、读中感悟经典;

3、小组合作,集思广益,师生共享,分享感悟和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味“上善若水”中水之德; 2、在生活中树立“七善”,用经典指导生活,经典、生活水乳相融。

【教学过程】 一、 知水之力(5分钟)

1、你心目中的水是什么样的? 2、电影导入 电影导入:《太极张三丰》中太极宗师张三丰在水之力中悟出太极的片段: 【导语】太极是道家的代表,提倡以柔克刚,无形胜有形。而在中国的国学经典中,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崇尚“水”,崇尚“不争”,崇尚“柔弱”崇尚“无为”,崇尚“无私”。从道学演变出来的“武学”,诸如“太极”“八卦”等文化符号,留给我们后人的启示:领悟到水的精神,修炼心境。无论处人或者处世,绝非易事,我们今天走近《道德经》中的“水”,去体悟水中深邃的思想。那么,老子心中的水究竟是怎样的?

3、出示学习目标

二、亲水之意(12分钟)

1、阐明《道德经》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地位(2分钟) 【出示材料】美国作家麦克哈特说:“在西方,《道德经》仅各种英文译本至少有四十多种,除了基督教的《圣经》再没有任何一种书得到如此重视。

老子的《道德经》提出了“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影响了中国历史上诸多学派和帝王,成为他们开宗立派的思想源头和统治之术。他的思想更波及欧美,影响到包括黑格尔、罗素、尼采在内的大哲学家。


2、出示学习内容《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10分钟) 1)出示难点字音、节奏,老师配乐范读(所配音乐《渔舟唱晚》 【出示材料】上善/ 若水。水善利万物/ 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 几(jī)于道。居/ 善地;心/ 善渊;与/ 善仁;言/ 善信;政/ 善治;事/ 善能;动/ 善时。夫/ 唯不争,故/ 无尤。 2)学生全班齐读

3)四人小组合作,疏通文意,自由练读

出示朗读方法,渗透学法: 【出示材料】“一二二法则” 慢读第一遍,读顺选文; 浏览共两遍,组内疏通文意;

快读两遍,熟读成诵,诵而有感、有情。 4)小组汇报(抽23个小组)

【创设学生汇报过程】

学生汇报翻译时,引导关注重点句子,感知水的特点:居/ 善地;

/ 善渊;/ 善仁;言/ 善信;/ 善治;事/ 善能;动/ 善时。 学生汇报自由诵读时,鼓励、表扬有自己理解的诵读; 5 出示全文翻译

【出示材料】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内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说到这其中所涵盖的思想意义,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释了。

三、品水之德(15分钟)

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品悟水之德。 1、播放潺潺的流水声,想象、感知、思考: 1)在老子心中,水有什么美德?

【出示材料】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丘曰:水有何德?如孔子所问,在老子心中,水有什么美德?找出文中的原句,做简要的理解

【创设学生回答】

原文: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简要理解:中华传统美德、兼爱天下(万物)、君子美德、不争不抢、大公无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与世无争、顺其自然……

2)上善若水提出了水具有“七善”,分别是哪“七善”? 【明确】 “七善”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资料补充】

苏辙对水之“七善”注解:

第一,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 第二,空虚寂寞,深不可测,善渊也。 第三,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

第四,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 第五,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495b57448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