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观点与其意义

时间:2023-02-02 10:20: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观点及其意义

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 马克思和恩格斯凭借其深邃的理论洞察力、强烈

的历史使命感及科学的研究方法 , 从早期对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的人道关注 , 中晚期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经济学考察和哲学反思 , 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 分析了其深层原因 , 探索了其解决途径 , 并展望了人与自然真正统一的未来美好社会 , 形成了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建构为核心内容的生态理论。深入挖掘和系统阐述这一理论 , 对于我们今天反思人与自然关系 ,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建设生态文明 , 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实践首先使自然界人化。自然界的人化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然对象化过程。 以一种物质的力量作用于自然界, 改造自然界, 这一过程就是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占有自然界的过程,其结果则产生了获得人的本质的自然界。 这种获得了人的主观性、人的本质的自然界, 就是所谓的“人化自然”, 从外延上来说, 就是纳入人类社会活动、纳人人的文化或文明之中的自然界,这种自然当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

它充分表明了人的主观性的超越性本质。 于是,自然界本身则成为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对象。 “在实践上, 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 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 对象的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实践不仅是自然界人化、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而且同时也是人的自然化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人类实践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两个过程, 它们在实践中的统一就是社会历史。 马克思主义认为, 资本主义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来的盲目性和反自然性, 主要体现在对待外部自然界和人自身的自然上。 就前一方面而言, 人们对自然的无限制的开发, 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就后一方面而言, “肮脏, 人的这种腐化堕落,文明的阴沟 ( 就这个词的本意而言 ) ,成了工人的生活要素。 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 成了他的生活要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但同时却又是对人的活劳动的巨大浪费, 值得提出的是, 在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如环境污染、 机器对人的奴役等, 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 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背离关系是一种真正的异化, 它阻碍了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相互作用。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人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 但这种改造是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的。 恩格斯就曾指出: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与自然异化的解决关键,在于人与人 ( 社会 ) 的异化的解决, 即人与社会冲突的解决。 这就是马克思曾经设想过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马克思指出, 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 人和自然的关系才能统一起来, “社会化的人, 联合起来的生产者, 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 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










力量来统治自己; 靠消耗最小的力量, 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 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这就是说, 在共产主义的条件下, 人们不仅会合 理地调节人际关系, 而且会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的关系, 使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 系统能够协调进行, 因为那时的劳动在彻底摆脱了异化状态之后, 将成为人的自 由和自觉的活动。 这就是说,生态问题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问题, 而是一个深 刻而全面的社会发展问题, 必须将这一问题放在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总

体的历史进程中来考虑。 而作为共产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 则为 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光明的前景。

二、解读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意义

第一,系统研究马恩经典著作中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使之成为更新

认识视角、 创新概念范畴、 形成规律体系的哲学基础。 在内容上要研究马恩如何 从本体论角度提出自然界的先在性理论, 如何从认识论角度提出人与自然之间的



认识、实践、生存、审美等多重关系, 如何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提出有节制地利



用自然、用科学的方法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合理交换、 在社会中实现人与自然



的本质统一及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本质统一的思想, 在这个基础上了解他们逻



辑地提出的建立实现了人与人、 人与自然矛盾双重解决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



范畴上要研究人与自然的相互包含、 相互制约、 相互生成的辩证关系, 研究作为



中介的实践、劳动、科学技术,研究“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物质”“自



然”向“地理环境”的概念过渡、 研究社会平等、 公平正义、 资本制度、 劳动异



化对人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影响, 研究社会生产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等思想,



课题立足于对原著文本的解读, 在对一般篇目泛解的前提下, 重点研究《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 《自然辩证法》、《资本论》、《人类学



笔记》等,特别关注马恩晚年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第二,挖掘和整理马恩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想, 使之成为构建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观的哲学基础。 马恩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环境保护和环境伦理思想, 如《摩塞尔记者的辩护》、 《乌培河谷来信》、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较早地提醒社会注意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恶化对人生存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 等谈到人对自然的“支配”和“胜利”与大自然对人的“惩罚”和“报复”的辩证



关系;马恩关于道德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 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更相联系的理论说明了环境伦理的产生历史根源, 从人类的整体性、 社会性,从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视野讨论环境问题和道德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特点和优势。



第三,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使之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历经近一个世纪, 先后产生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 都遭遇到特殊问题、有要解决的特定矛盾、有要把握的特定认识对象,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政府相应的政策上我国经历了一个从



见“物”不见人到“人的全面发展”、从“征服自然”到“和谐相

处”、从“ GDP崇拜”到“科学发展观”的转变,进入 21 世纪,我们对人类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4b96d2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