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与艺术浅析 摘要:弗洛伊德不仅仅革新了心理学,创立了心理病理学和心理治疗系统,他在社会学中也是一位有很多独到的看法。弗洛伊德的艺术观点始终贯穿于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之中。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是违反道德和伦理的,因此必须放弃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满足的愿望而退缩回来。艺术家就像一个有精神病的人那样,从一个他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回来,钻进他自己想象出的世界中。他的创作、艺术作品,正如梦一样,是”潜意识”愿望获得一种假想的满足。然而关于作家创作的动机理论、梦与艺术的替代性问题上在现代人看来似乎难以接受,我们不可偏颇。 关键词:梦;艺术;动机论;替代性 梦作为一种十分玄妙的东西,人类暂时还无法建立一套体系的、逻辑清晰的科学理论,并用先进的现代技术对其进行解析、验证。由此也导致了对“梦”这种话语解释的朦胧多义性。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基于一种唯心主义理论,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合理的猜测。该书树立了人类认识自身的新里程碑,引导了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 审视精神分析学在文艺学中的作用,我们发现,“精神分析学本身与其作为一门科学,不如作为一种读解和解释的方法”。弗洛伊德从他的医学和心理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精神分析学,从一开始,人们就怀疑它的科学地位,但它与文学理论的联姻却显示了非同一般的理论潜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它作为“读解和解读的方法”,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艺术的感知和阐释。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作为20世纪理论大厦的不可或缺,显示出独特的地位。而在现代语境的解读下,它是否能够岿然不动,依旧威风凛凛呢?作为一种独具魅力而又颇受争议的学术思想,才疏学浅的我们只能凭借自己的浅薄认识,提出些许疑问。 (1)创作家的动机论 “创作家所做的,就像游戏中的孩子一样。他以非常认真的态度——也就是说,怀着很大的热情——来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同时又明显地把它与现实世界分割开来。”弗洛伊德在发表的文论《创作家与白日梦》中提及创作家的动机就是重获游戏的快乐,他认为,童年时代去寻找想像活动的最初踪迹是玩耍或游戏。在游戏时每一个孩子的举止都像个创作家,因为在游戏时他创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或者说,他用一种新的方法重新安排他那个世界的事物,来使自己得到满足。人们长大以后,停止了游戏,似乎他们要放弃那种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但是,凡懂得人类心理的人都知道,要一个人放弃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快乐,比什么事情都更困难。事实上,我们从来不可能丢弃任何一件事情,只不过是把一件事转换成另一件事罢了。表面上看来抛弃了,其实是形成了一种替换物或代用品。因此,当长大的孩子停止游戏时,他抛弃的不是别的东西,而只是与真实事物的连结。他做的不是游戏,而创造出白日梦。 弗洛伊德提出关于作家创作动机是由“唯乐原则”向“唯实原则”痛苦想象的保留地,文学作品的创作似乎成了作家本人情感宣泄的一种途径,这与西方传统美学代表美论之一移情说,确有相似之处,移情说最早是由德国费肖尔父子(1847~1933)提出的,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产生同一时期,移情说是关于美和审美本质的学说,是审美心理学的早期研究成果。产生并发展于德国,对于审美态度有一定说明作用。该学说以主观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该观点认为,移情是指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结果,是主体把自己的感受、情感和思想注入对象使之染上主观色彩的结果。因而美根源于主体的移情活动,美的本质和核心就是移情现象。不置可否,我们从弗洛伊德观点辨析,他认为创作家的创作行为就是将自己童年时获得的游戏中的快乐情感倾注到作品中去,创建出一个幻想的世界。与移情说定义不同,但皆有异曲同工之妙。 弗洛伊德对于作家创作动机的解释是基于童年游戏中所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二次需要,而在这个精神世界里,充斥满满的是欲望的骚动。梦是欲望的满足,艺术也是欲望的满足。 弗洛伊德说: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它与使人不能感到满足的现实有关联。而弗洛伊德单纯地将愿望分成野心的欲望和性欲的欲望。在弗洛伊德看来,性本能是人类一切成就的源泉,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人类的一切文明甚至可以说就是这种本能的升华,而艺术亦是作为性本能的升华。 关于弗洛伊德所阐释的作家创作动机之一“游戏的快乐”,在杨立元的《创作动机论》中指出:一切机体的活动机能都是力图调整和建构主客体之间以及主体内部的谐调关系,以确保机体生命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当创作主体审美心理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时,就产生了创作动机。他要通过艺术创作的渠道发泄,以使审美心理保持“动态平衡”,达到“谐调关系”。 因此,依据弗洛伊德观点,当创作主体内心对建构自己世界的渴望与严肃的现实之间发生冲突时,创作家要通过艺术的渠道发泄,以使审美心理保持动态平衡。这样,基于“重获童年游戏的快乐”的动机确实有理可据。 关于艺术是欲望的满足,艺术是性本能的升华。艺术的创作目的是受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的。从为社会而艺术、为经济而艺术到为艺术而艺术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艺术本身更纯粹的过程。弗洛伊德谈论的艺术家不是写英雄史诗和悲剧的古代作家,而是一种创造他们自己材料的作家。因此,我们可以撇开写实作家,专论原创作家的创作过程。德国理论学家在《艺术的起源》一书认为,艺术在其活动过程与结果中都存在着丰富的情感,追求情感的表达就是艺术的目的。人是情感的主体,是情感的载体,也是情感体验的个体。审美情感对艺术的创作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欲望,尤其是性,作为人类丰富情感的一小部分,成为艺术创作的内动力是否高估了本能的作用,是否低估了人类的情商呢?按照弗洛伊德对意识结构的分类,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象征这未驯服的激情,自我代表着理智和谨慎,超我是一种理想化、道德化的自我。人类大部分已经进化到自我的程度,有着理性判断的能力和道德标准的概念。如果还是将人类的创作起源作为无法驯服的本能和激情的话,是否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并且,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理论的支撑点,关于写作的初衷,从主流意识来看,大部分的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不是束之高阁、孤芳自赏,而是努力使它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使作品走入社会,走进人心。无论是俗文学还是雅文学,它都基于一个道德的标准,而不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和冲动。比如说,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揭露和讽刺之意味,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坚强和勇敢主题的体现,中国俗文学《西厢记》优美动人的爱情主题等。雅俗文学都是高于本能,进入道德层面的立意。 (2)梦与艺术的替代性 在《释梦》一书中,弗洛伊德经常将“梦”与艺术家的作品类比,艺术家的作品成了梦,具有和梦相类似的精神结构,而艺术家被视为做梦的人,作家与梦幻者,甚至与精神病患者成了对等的关系。那么,梦与作品有何相似点,使得弗洛伊德将梦等同于作品?文艺心理学上对梦与艺术创造的关系有如下阐述:首先,梦有巨大的压缩作用,而压缩也有一种躲避意识监视的倾向。同样,艺术家在选择和提炼题材使也是为把潜意识中的力比多加以伪装和变形;其次,梦意识呈现视觉的形象,绝少有抽象、无形的思想,在梦的世界里,最为活跃和流动不定的总是与记忆相关的情绪性形象,具有很强的可再现性;其三,梦中的视觉形象几乎都是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戏剧性”中,也就是说,它与日常生活中的情形形成了相当鲜明的对照,因而是一种位移了的东西;第四,梦具有相当的象征意义,特别是与性有实质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5362cf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