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时间:2022-11-14 19:11: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篆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小篆,是大篆的对称。由于秦朝统一中国之后,在全国推行这种字体,所以又称“秦篆”。汉代着名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史记?秦始阜本纪》和《汉书?艺文志》里也有类似的记载。过去许多论着

论定小篆为李斯所创,这是不合历史事实的,事实上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一百二十多年,就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小篆字体,如秦孝公十八年(344)《商鞅方升》和这一时期的《阳陵虎符》《诅楚文》《高奴权》及二十多件兵器上的铭文,基本上也是小篆,只不过有少数字形是古籍的子遗。秦始阜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在全国推行统一的、规范化的小篆文

字,李斯等人身为当朝重臣,在整理、推行小签方面无疑是有重大贡献的,但不能说他独立创造了小篆这种字体。

小篆文字流传下来的有两大类:一类是铸在铜器上的文字,如度量衡器、符印、货币、诏版等,此外还有瓦当上的文字。其文字布局大都分行、分格,但又不绝对受行格的限制:字体有大有小,有长有短章法自然,错落有致。另一类是刻石文字。奉始皇统一天下后,曾七次出巡,所到之外皆刻石颂德,炫耀其文治武功。秦二世也效仿其父,在始皇所刻碑后续刻诏文。这些碑刻,相传均出自李斯手笔,遂成为当时标准书体。据史书记载秦代前后共刻了七块石碑,《奉山》《琅琊台》《峄山》《会稽》《东观》《之罘》和《碣石》。其中《东观》《之罘》《碣石》三石早已损毁,无迹存世。《会稽》《峰山》一石原石也早毁灭,


仅有墓刻的拓本传世。其中《峰山碑》为唐徐铉所临,现存世有一,均为再临本。其一瘦本为徐铉的学生北宋郑文宝墓刻,现存西安碑林:另一肥本为元人所刻,现存山东邹具文管所。《峰山碑》为秦始阜刻石之始,始皇二十八年(219)刻于峄山(山东峰县,今山东邹县东南)。前为始皇诏,计144字,“皇帝曰”以下为二世诏,计79字,字略小。明陈思孝评《峄山碑》翻刻本以北宋郑文宝所墓本(世称《长安本》)为佳。清杨守敬跋《长安本》云:“笔画圆劲,古意毕臻,

以《泰山》29字及《琅琊台碑》校之,形神俱肖,所谓下真迹一等。故陈思孝论为翻本第一,良不诬也。《会稽刻石》为秦始皇三十七年(210)刻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所传拓本最早为宋绍兴申屠刻本。又元代至元年间,赵希璜用申本重新墓刻,其字体瘦劲,近于铁线篆刻。

小篆从产生并形成规范直到现在,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期中,大致经历了产生(先秦)、推行(秦代)、变异(汉代、三国)、复古(唐代)、衰(唐末至清初、变革清代中期邓石如始)与中兴(邓石如以后至今)的过程,其间出现了不少从事篆书研究、整理以及书写创作的古文字学家和篆书大师,形成了篆书的各种流派和风格,从而使篆书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汉篆与秦篆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用笔变圆为方,形体也不似秦篆规范统一。其中有呈方形、甚至扁方的汉碑额,有比奉形体瘦长、上密下疏、用笔方折、笔画细硬的量器铭文如《新恭嘉量》。汉代的篆刻很兴盛,从而产生了一种专供入印的篆体--墓印篆(也称缪篆)。唐颜师古在《汉书艺文志》注释中说:“缪篆谓其文屈曲缠绕,可以墓印章也。

汉以后,答书虽已不再广泛通行,但一直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缕缕不泯。三国、魏晋至隋,北碑楷书鼎盛,篆书较少,不过仍有书写者,如《正始三体石经》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5554904bf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