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之绝唱——王安石《桂枝香》赏析

时间:2024-03-28 14:14: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金陵怀古之绝唱——王安石《桂枝香》赏析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采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

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与改革家,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在文学上不仅善诗工文,而且在词的创作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所作的词虽然不多,但能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卷四),不受前人绮靡风气的影响,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王安石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青年时代的他目睹时弊,慨然而有矫时匡世之志。曾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由于他有这样的政治抱负,加之才华横溢,而曾两度为相,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富国强民的博大情怀。在政治上主张改革,文学上他则主张要重视文章的社会意义,坚持为文应有补于世的观点。 《桂枝香》词调,首次见于王安石。《历代诗余》引杨湜《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唯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可见此词作之成就。据有关史料记载,因作者于治平四年(一0六七年)出知江宁府(治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旧称金陵),故推断作者此词作大概写于一0六七年的秋季。

浏览全词,我们可以得知该词上片描绘的是古金陵壮丽的景色,而下片则通过怀古以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竞逐的腐朽生活,寓有伤时之感。首先我们看前面三句: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此处送目一词,意为远目、远望的意思,可它却比远目、远望更加新鲜,不落俗套,给人一种由近及远的感觉。故国即指金陵。因金陵曾乃东吴、东晋以及南朝宋、齐、梁、陈六朝旧都,故有此说。肃含有肃杀、萧索之意。在天气开始变得萧索的晚秋时节,故国金陵的高台上站着一位举止气度不凡的人,这便是作者自己,此时他正举首遥望。那么他看到了什么呢?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作者接着总写自己所观的景象,那便是澄碧的千

1






里长江,如同一条白色的绸带,自那白云深处远远飘来,两岸的青山翠岭似箭镞一般拥挤在一起,巍然耸立。此处簇字本指箭头,在此形容两岸青山颇多,而且峭拔、险峻。接着便是局部地描写自己所看到的景色: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白丝带般的长江,来往的船只穿梭于绚烂的夕阳中。西风吹来,只见那酒楼上高悬的酒幡随风飘动。更为迷人者,那远远而去的帆船披着一层薄薄的轻纱,在江流渺远的那端,仿佛银河落地,只见一群群白鹭嬉戏于沙洲,有的还纷纷起舞。这样壮丽的景色,即便你有神来的画笔也难以描摹,真是美不胜收。这便是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给我们所描绘的景色。至此,我们不能不叹服作者善于写景的功底。寥寥几笔便给我们勾勒出了金陵壮丽的景色:扬子江两岸的巍巍青山,江流中澄碧的江水,可爱的白鹭,迷人的沙洲,还有那颇富乡情的酒幡等等。它一方面抒发了作者自己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和无限的深情。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作者登临送目的此地正是陈后主等昏庸误国、寻欢作乐的地方。面对眼前的自然景色,作者自然也会流露出江山依旧,时世已非之感。那么作者到底想了一些什么呢?我们不妨看下片。作者用一个念字一转,随即由观景而陷入深沉的怀古之中。

念往昔,繁华竟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六朝时代,统治者们曾在这里过着花天酒地、奢靡荒淫的生活。也正是在这个地方,陈后主在兵临城下的境况中,仍与妃子们寻欢作乐,终致国破家亡的下场。可叹啊,南朝各国相继覆亡于此。作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语)王安石已深深地认识到了: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以后在此凭吊的人真是数不胜数,然空叹兴亡有什么现实意义呢?至此,作者于深远的联想中又回到现实中来。六朝统治者因过着繁华竟逐的腐朽生活而导致国破家亡,可现实中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请看: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六朝时代已随那滚滚东逝的长江水一去不复返了,而展现在眼前的是什么呢?只有那清冷的烟雾,衰老的枯草,在朦胧的雾色中到处是一片没有生气的绿色。这里一方面体现出了作者的伤时之感,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不仅感怀六朝的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5609a1b32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