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思考 作者:魏周河 来源:《甘肃教育》2013年第10期 〔关键词〕 校园文化;核心;环境; 载体;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3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0—0022—01 一所学校的精彩,在于她的文化;一所学校的品位,在于她的精神。文化精神之有无,决定一所学校教育品质之优劣。办学校就是办文化。近年来,学校及时强化校本文化的提升和再建设,将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做实、做细、做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提炼核心文化,明确办学理念 我校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入学成绩低,自信心不足,心理脆弱,表现自由散漫,自制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现状,大家认为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的切入点要从树立尊严和自信开始。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踏踏实实走上“铸造自信,成就梦想”之路。于是提炼出了“立品修身,多元发展,努力追求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思想,以此指导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崇文尚德,臻于至善”的校训和“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发展”的学校精神,既是我校特有的精神文化,也是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校旗、校徽、校歌、校报和校园之声等已成为学校固化的文化标志和符号。这些办学理念不是简单地拷贝和借鉴,而是在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积淀和重新认识校情的基础上经过大家反复讨论确定下来的,它反映了全校师生共同的心声。我们把它固定在学校醒目位置以时刻昭示师生,引领大家为美好愿景的实现而奋斗。 二、美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我们集全校师生的智慧,给学校道路、广场和建筑都进行了命名和立牌标识,如:崇文路、尚德路、艺苑、至善广场等;选购了 “琴趣”、“墨韵”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多块文化景观石;安置了镌刻着古今中外名言警句的“百卷铁书”;《防近视常识》《防意外伤害常识》等体现人文精神的橱窗分布在道路两旁;文化长廊布置了风格各异的家乡名人的书画作品;《雷锋馆》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史馆》《国防教育馆》《道德讲堂》等场所更是师生永恒的精神家园……这些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的成功实施为学校持续发展注入了不懈动力。它给师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发了师生热爱学校、勤奋工作、发奋学习、弘扬正气、崇尚健康、追求高雅的情怀。现在的校园整洁美丽,环境幽雅舒心。奇石绿树青草地聚集灵秀,书香墨韵读书声涤荡胸怀。自然之美与人文内涵融为一体,令人脱俗,催人奋进。由此我们认识到对学生的文明教育,空洞的说教远不如实在的影响,如果管理者能重视校园环境的每一处细节,那么学生的行为表现必将随之而改变,会变得愈来愈文明。 三、创新文化载体,丰富师生活动 学校文化建设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上,更要体现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中所具有的精神风貌上。为此,我们启动了以诚信、礼仪、仁爱、感恩等为主要内容的修身教育行动计划。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礼仪等方面的讲座和训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和文明举止。值班领导和教师每天上学和放学都在校门口以阳光的笑容和亲切的问候迎来送往,使每位师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自觉规范起自己的言行和举止。现在师生互致问候已成为校园生动的场景。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已成为一年一度全校师生的文化大餐。有情电波传校园,由我校播音主持艺术生创办的“校园之声”广播深受全校师生的欢迎。国旗班、文学社、环保社等二十多个社团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这些社团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自发组织,学生在其中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体验成功的快乐,看到了自身的价值,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信、自尊和自豪感,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四、多元化发展,打造特色学校 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于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面对基础薄弱、参差不齐的生源状况,我们开始从经济视角研究教育,从人才多元发展的维度梳理思路,从学校自身的条件分析发展路径,终于达成共识:另辟蹊径,错位竞争,给学生多元选择,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目前,学校创办的音乐、体育、美术、播音主持等特长班已初具规模,实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目标。这些做法为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发展路径,使得文化基础不同、具备各种潜能的学生都能够各得其所,各有发展。我们认为这样才真正回到教育的本质,也真正契合了教育规划纲要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提出的要求。 编辑:蔡扬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57446a4f61fb7360a4c6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