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探究芦苇在诗词中的意向 作者:郎梓荐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25期 摘 要:芦苇在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同时在不同的诗词中所表达的意象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成为了古诗词作者表述心意的重要载体,也能够体现出古诗文的意境。本文主要对芦苇在诗词中所表达的意向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芦苇 诗词 意向 表达 花有花语,草有草性。古人在诗词的写作过程中也习惯于用这些花语和草性寄托自身的情感,熏染一定的意向。芦苇在古典诗词中也有其特定意蕴。从《诗经·蒹葭》到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芦苇是最早出现在古典诗词中的植物之一,综观芦苇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大致代表以下几种情怀: 一、悲秋伤怀 康德说自我意识的产生源于空间直观与时间直观,民族精神的产生大概就发源于此。两位哲人的话正好代表了东、西方的精神困境。一是帕斯卡的“这永恒的空间使我恐惧”,一是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恰与康德的说法对应起来。西方的精神危机来自空间的“广场恐惧”,而东方则来自时间的“岁月悲哀”[1]。人生如四季,秋就好比人生的中年,它成熟浑厚,走过青年,迈向老年。中国人称年岁为春秋,比起生长期的春,以肃杀为心的金秋以其丰厚、深广给人带来更为细腻的生命体验。所以,悲秋历来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主题。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人们用通过有季节特征的客观物象获得直观的时光感知,成熟往往伴随着衰颓。生物在秋季成熟,也在秋季凋零。而芦苇作为一个生命体,也随着自然的感召力,青青的苇叶变得苍黄不堪,苇叶上夏季的晨露也在此刻凝结为白霜,只有蓬松的芦花在秋风中摇曳出几分诗意。比如宋代葛长庚的《贺新郎》所述:一别蓬莱馆。看桑田成海,又见松枯石烂。目断虚皇无极处,安得殿头宣唤。指归路、钧天早晚。此去罡风三万里,但九霞、渺渺青云远。望不极,空泪眼。 瑶池昔会群仙宴。此秋来、荻花枫叶,令人凄惋。满面朱尘那忍见,酒病花愁何限。知几度、春莺秋雁。从此飞神腾碧落,向清都、来往应无间。丹渐熟,骨将换。 别故地,转眼已桑田成海,松枯石烂。抬望眼,渺渺九霞遥遥青云。低首,又是苍白的芦花和被霜打红的枫叶,一时愁思无限。朱尘满面的低落,被酒浆荻花催长出漫漫愁绪。可以说,这首词将离愁渲染到了极致:直言凄婉与寄言景物相互交替。 需要说明的是“荻”在生物学上与“芦苇”是不同属的。如《红楼梦》中元春归省时为芦雪亭题园景匾额“荻芦夜雪”,因芦雪亭所在处,四面皆为荻草及芦苇。然而古人却常将荻与芦苇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5f7fb5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