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盛行于明代,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根据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上。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因为它大多贴在窗户上,所以也被称为“窗花”。 一些人家还要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还有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 “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做成各种图案的,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4、年画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 我国有三个重要的年画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并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5、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守岁之俗由来已久。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通宵守夜。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6、爆竹 爆竹是中国特产,也称“爆仗”、“炮仗”、“鞭炮”。它起源很早,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比如婚嫁、盖新房、商铺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表示庆贺,图个吉利。 7、拜年 新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恭祝来年大吉大利。但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有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通过投送各种文帖表示祝贺,后来发展为“贺年卡”。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健康,然后长辈就给晚辈发压岁钱。因为“岁”与“祟”谐音,就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不好的东西),晚辈得到压岁钱就能平平安安度过这一年。 二、清明 1、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的习俗。古时的秋千多用树的桠枝为架子,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慢慢变成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对身体好,还可以培养勇敢的精神,特别受小孩子欢迎。 2、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脚踢球。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是用来训练武士的。 3、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4、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所以,我国自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植树节,动员全国人民都积极参与绿化活动。 5、放风筝 人们不仅白天放,晚上也放。晚上在风筝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天,然后就剪断风筝线,让清风把它们送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带来好运。 三、端午 1、赛龙舟: 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促的鼓声中,刻成龙形的独木舟,争相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还被人民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是为了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鉴湖女侠)。贵州苗族举行“龙船节”,来庆祝插秧胜利,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每年都要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2、端午食粽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在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子包黍米卷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用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并包成四角形,因为草木灰呈碱性,所以就叫做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粽子中除了糯米,还加了中药“益智仁”,就叫“益智粽”。南北朝时期,米中掺杂了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叫做杂粽。 宋朝时,有了“蜜饯粽”,就是用果水果蜜饯包入粽子。而且宋朝的粽子皮上还画有车马楼房的广告,说明宋朝吃粽子已经很时尚了。元、明时期,出现了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馅料也出现了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 直到今天,中国百姓家家都要包粽子。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红枣;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3、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来装饰衣服。香囊里有朱砂、雄黄、香药,外面包着丝布,用五色丝线缠成各种形状,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4、悬艾叶菖蒲: 有句 民谚叫:“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都进行家庭大扫除,把菖蒲、艾条插在门上,挂在家里。并用菖蒲、艾叶、石榴花、蒜头等,做成人或虎的形状,称为艾人、艾虎;或者做成花环、挂件等,妇女们争相佩戴,用来驱除瘴气。 四、七夕 少女们通常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乞巧活动。 少女们穿上新衣服,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做些小物品,比赛谁最心灵手巧,再摆上一些瓜果,献给天上的织女,祈求一份美好姻缘。 五、中秋 1、赏月 周代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一个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比较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在牌楼挂上彩条。夜市更是热闹非凡,百姓们大都登上楼台赏月,一些有钱的人家在自己的阁楼上赏月,并摆上食品,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还形成了烧香、点塔灯、放天灯、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2、吃月饼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后来就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在月饼的外面印上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六、重阳 1、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并没有确切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时,把片糕搭在孩子的额头上,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爱菊出名;后人模仿他,就有了重阳赏菊的习俗。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 4、插茱萸和簪菊花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有的戴在胳膊上,有的装在香袋里,还有的插在头上。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由头上簪菊的习俗演变而来的。 七、腊八 习俗:吃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在宫廷里,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690b48ceff9aef8951e0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