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案幼儿教师随笔《教育叙事:我以为》 [情景一]我做操双手上举时感到肚皮上痒痒的,一看,原来是研研在用小手拉扯着我的毛衣。我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做操。可一转眼,他又来到我身边,仍旧用手拉扯着我的毛衣。我努力抑制住内心的不快,蹲下身子,问他:你为什么要拉老师的衣服?他指指我的衣服说:你有肉露出来了,会着凉的。因为研研平时比较调皮,我一开始就以为他在故意捣蛋。然而,不曾想他会因为担心老师着凉,一直在我手臂上举露出一段皮肤时拉扯我的衣摆。此时此刻,我的偏见在孩子的善良和爱面前是多么的讽刺。 [情景二]语言活动中,徐老师在讲故事《小熊请客》:熊妹妹今天请客……尔后,每当徐老师一讲到"小熊请客",诚诚就会小声提醒"不是小熊请客,是小熊妹妹请客"。徐老师有些恼了,忍不住批评了他。旁听的我倒是很清楚:教师以为孩子在插嘴,1 其实是故事中的"熊妹妹"给孩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第一印象,如果老师不讲清楚,孩子就会不断提醒,不停打岔。 [情景三]活动正在进行中,航航很突兀地跑来跟我说:老师,我不要小便。我随口应道:噢,那你快回到位置上去吧。可我一转身,就看到航航褪下了裤子,地上已经是湿湿的一滩。一刹那,我心里特别难过。入园已经一个月了,我以为孩子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可以控制自己的大小便了,所以我多次向孩子强调集体活动时不要去小便。于是,孩子在"不应该"去小便的时刻,用"我不要小便"的方式提醒我注意他的需要,我不假思索的敷衍让孩子不得不用一个言行相悖的方式解决这个急切的问题。 [情景四]孩子的数学操作材料交上来了,我要求幼儿给数量是"1"的物品画上圈,可齐齐却给两朵花也画上了圈。我拿着他的操作材料找到他,点着页眉上的数字"1"提示他应该给数量是1的物品画上圈,你怎么把这儿也画上了圈?"老师,这是一盆花呀!"我以为2 孩子错了,其实是我错了。试想:如果我没有追问孩子的想法,简单地打个叉,或是教孩子按照我以为"正确"的答案改过来,那么后果会怎样呢? 有多少次,我们用我们以为的那样去揣度孩子、误解孩子;又有多少次,我们用我们以为的那样去评价孩子、左右孩子;还有多少次,我们用我们以为的那样代替了孩子的真实愿望,让孩子在无奈中失去了自我。 让我们蹲下身子,观察、聆听、等待……每一朵花开的时机不同,每一朵花的姿态不重复,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精彩。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7a1aac3b8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