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随笔 近年来,为推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越来越受到英语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关注。如何将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应用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我做了如下思考与尝试。 一、what?——在语篇教学中我们应该建构什么? 在当前的语篇教学中,我们往往把注意力过多放在新单词、新句式的教授上,一节课常常顾此失彼。教学目标不能达成。我在进行语篇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关注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譬如,在引入一篇对话或短文时,教学生抓住全文的关键信息:如果采用听的方式,我会教给学生速记的方法;如果采用阅读的形式,我会关注学生扫读的技巧。在引导学生学习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会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去猜测某些新单词的意义。而在对一篇对话或短文进行归纳总结的时候,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作为提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我认为,在语篇教学过程中,我们为学生解决的,应该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会让孩子们获益终生。 二、where?——我们的语篇教学应该建构在哪里? 在高年级语篇教学的备课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老师抱怨文章的篇幅过长,内容过多,无从下手;而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对于语篇支离破碎的“肢解”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很多老师习惯于在进入语篇教学之前为学生解决所有的新知识点,甚至还会为每一个新的知识点做足了“操练”的功课才会放心让学生真正接触语篇。这样的“好心”其实往往剥夺了学生自主建构的权利。 在语篇教学过程中,我常采用这样三个环节:1 导——设置话题,着力于激活与本语篇相关的背景知识,为学生提供建构的基础与可能,同时进行新单词新句式的适当铺垫(铺垫那些会对语篇学习形成较大障碍的内容);2 听/读——根据技能训练的不同要求,以听或读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能够独立接触语篇的机会,让学生对语篇获得一个整体的、自己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对文本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引导学生借助对文本的听或读获得信息、整理信息、转述信息,同时不断验证老师提供的学习策略或学习方法,使之逐步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经验;3 练——设置任务型的语言活动,以交流互动、有效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语言建构的情境和机会,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养成。 我们的语篇教学,应该建构于学生的已知、已会(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和所思、所想(情感态度,思维过程等)之上,这样的“建构”才会真正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who?——在语篇教学中应该建构的是谁? 在语篇教学的推进过程中。需要建构的,不仅仅是学生,更需要教师的主动建构。 首先,教师新的角色意识的转换。在语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是教会学生语篇的人,更应该是引导学生经历语篇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促进者。只有教师完成这种角色的转换,才能在语篇教学中思考:在学习该语篇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什么?还需要通过学习获得什么?在此过程中我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学生还需要哪些资源?他们有多少自主学习的空间?等等。经历了这样的思考,我们的语篇教学才会真正注重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其次,教师对教材的自主建构。建构主义认为,每一个人对于知识的建构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相同的课程标准和相同的教材,一线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对于教材的运用和使用应该也是有区别的。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教材只是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形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一种媒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学校环境乃至家庭环境对教材做出调整、删减和补充。而对教材的这种创造性使用,首先要求教师研读教材。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这种解读和理解才能使得我们对教材的使用成为建立在每一个不同教师原有教学经验之上的内化和建构,才能真正用出“精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9280e71a9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