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1课《女娲造人》文本解读

时间:2022-12-25 21:36: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女娲造人》文本解读

1.时代背景

女娲造人的故事,本身属于先民的创世神话,远古时期生产力低下,人们无法解释世界起源及自然现象,于是通过主观想象来解释这些现象,从而集体创作了神话。

袁珂的《女娲造人》是在《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神话基础之上,发挥个性化的想象而成的一篇神话改编,使女娲造人这一神话更丰满、更生动、更感人。 2.文题诠释

本文选自《神话故事新编》,原题为《女娲创造人类》,选入课本时改为现在的题目。

“女娲造人”这一标题揭示了这篇神话的主要内容;紧扣“造人”二字,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女娲是一个怎样的神?女娲为什么要造人?造人的过程和方法?造人的结果如何? 3.主旨

本文通过对女娲造人的描写,赞美了女娲身上美好的人性光辉:活泼可爱,温柔慈爱,聪明又富有创造力。表现了人类诞生后的欢欣与喜悦,赞美了原始人民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和探索的精神。 4.内容解读

《女娲造人》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话故事,它用非常奇特的想象,合情合理地给我们展现了人类诞生的过程,盘古开辟天地之后,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单单没有人类,世界显得荒凉寂寞,女娲同样感到孤独寂寞,因此她利用神通,用黄泥捏成了像自己一样的生物,这个生物一触地便活了起来,而且还能叫“妈妈”。女娲非常欣喜,给她创造这个生物叫人,接着又造了许多这样的人,又想出办法让男女配合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代绵延下去了。这篇神话探究了人类起源这个艰难的话题,古代人民由于对自然界缺乏了解,缺乏丰富的足够多的知识,因此,他们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来解释这一现象。 5.结构分析


12交代故事的起因,女娲为什么要造人:世界没有人类,显得荒凉寂寞,女娲感到孤独。

3-12)用黄泥掺水搓揉做人 316)女娲造人的过程和方法

13-16)用藤条挥洒泥浆造人

1718)造人成功,把人分成男女,叫人自己创造后代,人类世代延续。 6.写作特色

1)课文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大胆、新奇而又合情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是这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色。

2)为塑造女娲形象,本文运用了多角度的描写方法,如心理、动作、神态、环境描写。

作者在原有故事基础上,发挥想象和联想,对女娲造人前的孤独,造人时的动作和心理,造人后欢欣喜悦的场面及对人类繁衍的担忧,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想象和描写,使得女娲的形象更加丰满鲜明,她不仅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还是一个充满了人性美好特点的女人、母亲,也使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更加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色彩。 7.精彩语段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达他获得生命的快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解析】作者描写了人诞生之后欢欣喜悦的场面,“妈妈”的呼喊,使死寂的天地一瞬间便获得了生机,充满了人间的温情爱意,洋溢着天伦之乐。同时对女娲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的产生后女娲无比喜悦的心情,做母亲的自豪和欣慰之情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9bd634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