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07 00:05: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导入语:我国有许多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吗?让学生大胆起来说说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2.教师展示四福图片,请大家说说这四幅图片分别是哪些神话故事。 明确: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

看来同学们对神话还是比拟熟悉的,接下来我们也将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叫做《女娲造人》〔板书标题〕。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一起看看本文的背景资料。 二、背景资料

1.《女娲造人》这篇神话故事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是袁珂,一名神话学家〔板书作者姓名、身份〕

2.介绍什么是《风俗通》,展示在屏幕上,请一个小组的同学起来读。

《风俗通》也叫《风俗通义》,汉代汉族民俗著作,东汉泰山太守应劭(shào)著。书中记录了大量的神话异闻,是研究古代汉民族风俗和鬼神崇拜的重要文献。

三、展示《风俗通》中关于“女娲载入〞的记载,让学生们试着串讲“女娲造人〞这个故事。

〔一〕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tuán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牵、拉〕绳絙〔gēng〕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絙人也。

〔二〕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1.上面是两则关于“女娲造人〞的记载,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来串讲一下“女娲造人〞这个故事。学生起来串讲以后,教师再适当讲解。

明确: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女娲就捏黄土造人。他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放入泥浆之中,举起绳子一甩,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因此,富贵的人是用黄土捏成的人;贫贱的人是挥绳子,洒落的泥点变成的人。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2.通过刚刚的串讲,我们对“女娲造人〞这个神话故事有了大致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袁珂老先生的作品。 四、整体感知


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思考袁珂先生的作品在这两则文言神话故事根底上增加了哪些内容?〔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圈点勾画与批注〕

1.简要概括故事内容。〔学生答复,老师再来总结〕 明确:

捏黄土



女娲 〔繁衍/绵延〕——板书

〔造〕



2.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学生答复,教师可适当引导〕

明确:造人动机的产生:造人的具体过程;人造出后的欢快场面;女娲的情绪和心理。 3.通过这些丰富的情节,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鲜活的女娲形象,她的身上具有“神性和“人〞性。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故事中哪些内容表达出女娲的“神〞性?〔非凡能力、创造力——板书〕 2故事中哪些内容表达出女娲的“人〞性?〔母爱、聪明、勤劳、喜怒哀乐——板书〕 五、介绍神话及特点

1神话:是远古人民集体口头创作,通过推理和想象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2神话的特点

1〕神话把自然加以形象化,进行了不自觉的艺术加工。 2〕神话的创作根底是现实生活,创作方法则是浪漫主义的。 3〕神话表现了远古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信念。

六、讨论:这些神话的内容违背了科学性,今天学习它们是否有意义?

明确:1.古代的神话故事,表现出我们人类祖先在征服自然过程中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在科学技术兴旺的今天,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探索,因此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2.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我们的写作。

挥泥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4879d66df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