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顾之忧hòu gù zhī yōu 成语解释:顾:回头看。来自后方的忧患。指在前进过程中,担心后方发生问题。 成语出处:《魏书·李冲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 例 句:将军为殿,寡人后顾之忧矣。(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二回) 恐遭物议kǒng zāo wù yì 成语解释:物:这里指人;议:议论。担心遭到众人的非议。 成语出处:《梁书·谢几卿传》:“时左丞庚仲容亦免归,二人意志相得,并肆诞纵,或乘露车历游郊野,既醉则执铎挽歌,不屑物议。” 患得患失huàn dé huàn shī 成语解释: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成语出处:《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例 句:既无“患得患失”的念头,心情也自然安泰,决非欲“骗人安心,所以这样说”的:切祈明鉴为幸。(鲁迅《两地书》六0) 心惊肉跳xīn jīng ròu tiào 成语解释: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例 句:在那个闷热的夜晚,发生了那种淑娴现在想起还心惊肉跳的事情,使她的精神受到极大的创伤。(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五章)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yù jiā zhī zuì,hé huàn wú cí 成语解释:欲:要;患:忧愁,担心;辞:言辞,指借口。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例 句:“可是,老徐,李自成没有什么罪名,咱们收拾了他,对别人怎么说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杞人忧天qǐ rén yōu tiān 成语解释: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成语出处:《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例 句:杞人忧天,伯虑愁眼。(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七回) 寝食不安qǐn shí bù ān 成语解释: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十分忧虑担心的样子。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肉跳心惊ròu tiào xīn jīng 成语解释: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提心吊胆tí xīn diào dǎn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例 句:但他们往往遭农会严厉拒绝,所以他们总是悬心吊胆地过日子。(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何患无辞hé huàn wú cí 成语解释: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悬心吊胆xuán xīn diào dǎn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例 句:但他们往往遭农会严厉拒绝,所以他们总是悬心吊胆地过日子。(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捏一把汗niē yī bǎ hàn 成语解释: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惴惴不安zhuì zhuì bù ān 成语解释: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成语出处:《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宋·周孚《铅刀编·滁州奠枕楼记》:“乾道八年,济南辛侯(辛弃疾)自司农寺簿来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风作,惴惴然不自安。” 例 句:大家都认为这是震南村第一个大灾难,愁眉苦脸,惴惴不安。(欧阳山《苦斗》六七) 担惊受怕dān jīng shòu pà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例 句:休听那算命的胡说,撇下一个家业,担惊受怕,去虎穴龙潭里做买卖。(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一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9f6275b74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