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成语一、二、三 摘要 数字在汉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渊远的历史,形成独特的数字文化。成语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沉积而形成的文化结晶体,被称为语言文化的“活化石”。由数字构成的成语兼具二者的特点,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对它加以研究,有助于解开文化史上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 成语 数字 数字文化 数字成语是指含有数字的成语,是成语里的特殊的一族,而且数量不在少数。我们曾对《汉语成语词典》作过统计:有数字构成的成语共计704条。看似简单的数字运用在成语中组成数字成语时。意义就不像表层意那么简单、易懂,而是具有了更深一层的抽象意。吴慧颖在《中国数字化》一书中曾说过“数是国人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语言,是使用频率很高的思维和交际工具。”数字是中国的一种文化,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数字的历史悠久,早在半坡文化时期数字就产生了。它是抽象的符号。与最具体的事物相联系;它是简单的符号,但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一汉语的基本;它寄予了汉民族的认识观、哲学观。古代哲人的很多认识、想法、理论都有数字的参与。诸如:三十六计,三吏三别,三豕涉河。三思后行等等。数字与人民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如五谷、五味、三蒸、六割,是饮食生活。五行、八卦,是认识观;五星、七曜、二十八宿,讲天文知识,五方、九州、四极,是地理。 数字进入成语,为成语融入深厚的文化素材。但是成语中数字的使用频率各不相同。在我们统计的704条有数字的成语中,数字“一”用了548次,约占总数的百分之63;“二”用了40次,约占百分之4;“三”128次,占百分之15。仅这三个数字就占了百分之80多。一、二、三作为数字进入成语中,其文化内涵也是不容忽视的。 下面我们就一、二、三所组成的成语,探讨一下汉民族的数字文化。 (一)“一”《说文解字》云:“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礼记·礼运》中说“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可看出,“一”在中国文化中是包含着混沌状态的时空意象的,而这个“混沌状态”则可追溯到女娲造人时环境的模糊性、盘古开天时的一片“混沌”,加之夸父追日时的位移时移,都明确的告诉我们:中国人强烈的生命意识就蕴涵在这“混沌”、模糊而又阔大的时空观念里。先哲们把这种最初的生命意识归之于“太一”,并由此化生出阴阳宇宙观。老子就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道”是指无形无象无体的宇宙之源。由“道”而生的“一”是指天地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混沌未分的状态。老子将一与道与世界万物紧密联系在一起,指出一为万物形成之源,即“一”是世界万物的起源,是独一无二的“道”。至此“一”的时空内涵与“道”的关系也就建立起来了。“一”的数字神秘崇拜还是对太阳神及其后的“天”的崇拜而形成 的观念。对于“天”,又称“太一、天一”即上所说生命意识的归属。后来又有“太极、天极”等等称谓。在中国原始宗教中,对于太阳神,对于上天的崇拜十分盛行。而太一、天一这些数字,也便成为带有宗教特殊象征意义的神秘数字了。由此可知“数始于一”,那么由“一”组成的很多数字成语也就很好理解了。“数始于一”——这里的敷是《易》之数,“一”是道之始,是生成万物之母。因此“一”就有开始,最好,全部之义。“一”是开始,如“一见钟情、一触即发、一拍即合”等的“一”都是表示一开始的意思;“一”是最好,成语中的应用如“独一无二、九九归一、天下第一”等;“一”也可以代表全部,成语如“一心一意、一如既往、一腔热血”等。(2)“一”又是单数。“二”为偶“一”,“一”就有“单”和“独”的意思,如“一木难支、一手包办”等。(3)“一”既是仅有又是全部,如“一寸丹心、一天星斗、一力承当”等很多,全部就是“一”,所以用仅有的“一”表达全部的寓意,用仅有代表全部更能突出所表达内容的重要,如“一天星斗”用“一天”即含盖了所有的星斗,把天用“一”归划起来,如果说用“满天星斗”则只感觉多,而且只是目之所及的这片地方的星斗多,并不能达到“一天”的效果。(4)“一”既是所有数的开始,所以又是最小的数,代表的数量也最少,但是正因此它和别的数字同时用在一个成语里则更能体现差距,对比作用之强烈是任何数字都不能代替的。如“一日三秋、一日万机、一日千里、一无可取”等,用“一日”喻“三秋”更突显时间之漫长,一日行千里更能突显其速度之快,所以用最小的“一”做对比是最适合不过的了。这就是中国人由“数始于一”而活用成的不同意义的“一”的成语,由“一”的万物之始作用而看出“一”的最初、最好以及“一”的“全部”,又由“一”的奇数性以及“一”在众数字中的作用和地位而得出“一”的“单”“独”的意义和“最小、最少”意义,又把一的“单”和“全部”相融合,既简单又复杂,既是中国古人对“一”的神秘崇拜,又是中国古人强烈的生命意识的体现。 许慎《说文解字》:“二,地之数也,从偶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双”(数字二)具有完满、和谐的寓意,同时也暗含对称、对比的构成模式。其思想始源于儒家思想的二元论,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仁者,爱人。”时己与人之关系,其所谓必有二人而仁乃见。推而广之就是凡事必有两端,执两而用中。就是中庸之道。《易经》中的阴阳学说更是汉民族认识字宙认识规律体现,“二”具备阴地阳天的空间内涵,和循环不已的时间内涵。因此“二”囊括阴阳包含天地。《河南程氏遗书》十一卷中有载:“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认为“天地万物之至理,无独必有对。”《朱子语类》第九十八卷也有“凡天下事,一不能化,唯两而后能化。”的论述。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阴阳思维模式具有对应、互补的形式特点。天地万物无不囊括于这种“对立共生、此削彼长”的运行模式中,囊括阴阳两极而又具备了形式上的“完满性”,进而推导出圆满安乐等的吉祥寓意。因此中国人喜欢双数,做事喜欢成双成对。所以“二”在“二”的数字成语中就有如下寓意:(1)双。如“一石二鸟、二龙戏珠”等,还由“双”引申出“完满”的意思,如“二姓之好”就有这个意思。(2)偶数意象,一方面与涵盖阴阳、囊括天地有关,如“二分明月”,另一方面,由它的偶数性引申出另一个的意思,如“一心二用、心无二用”等。(3)还有就是同“一”一起用,由于紧跟与“一”的起始作用,与阴阳的化声万物的作用。所以“二”也就有了起始作用。作为与“一”一起的数的开头。如一穷二白、一差二误等。 (二)“三”是数字中最常用也是意义较为丰富的古老数字之一。从时空的意义 上讲,“三”是古老数字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没有了“三”,便没有了古代哲学意义上的“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已经为阴阳了,为何是“三”生万物呢?因为“二”的天地阴阳相交才有了“人”,有了人才能化生万物。也因此“三”在古代可以说是宇宙的三个主宰——天、地、人的代名词。班固在《白虎通译》中说:“天道莫不成于三。”董仲舒《春秋繁露》“三而一成,天之大经也。”古人习惯于把事物进行三分。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也无论是典章制度、历史名人、文学、军事等。“三”的时空意义与社会人文的联系也就特别突出。司马迁《史记·律书》“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事实上,影响中国古代思想最大的儒、道两家都不敢忽视这个代表着天、地、人三才的数字“三”,原因就在于儒、道两家宇宙观的核心都源于“道”而又最终归于“天人合一”的。“三”所具有的时空意义也在三位一体中得到哲理的体现。古代的“三”经常表示多数,汪中的《述学·释三九上》“因而生人着急措辞,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三,以见其多。”“数成于三、三生万物”的基本观念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首先由于“三生万物”,很多成语中都可以体现出三的重要,“三足鼎立”,鼎是象征神圣、权威的,却用三足来支撑,可见三在古人心中的地位。“三熏三沐”一般指要见很重要的人,也要三遍。而不是两遍或四遍,足见三之崇高;其次,由于天、地、人三位一体的观念,很多事物都由三归结为一,“三生有幸”的三生指前生、今生、来生。“三句九食”,三甸为一月的划分。“三”是第一个奇数“一”和第一个偶数“二”的和,因而“三”包孕奇偶,代表了数之繁多。如“三复斯言、三人成虎、三缄其口”等,都是用三来概指多数。 在人类历史上,数字早于语言文字成为人类文明的最初表征,对数的崇拜也是各民族共通的地方。由以上的叙述可粗略的知道一些与数字有关的中国文化,以及这些数字文化中所折射出的中国人的特有的文化心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a2a6d646edb6f1aff001f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