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论人性 研究儒家的人喜欢强调人生的光明面,最经典的表现就是《三字经》开头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本善的人性为什么会做出坏事呢?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孔子对于人性的看法是这样的。 他从经验界看出人有各种弱点。譬如,“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卫灵公》);他声称不曾见过任何人爱好美德像爱好美色的。爱好美色是生物性的本能,爱好美德呢?如果后者也是天性,那么它的力量显然不是绝对的或全面的,因此不宜说“人性本善”。 顺着此思路,孔子提醒人在每个阶段都要警惕,这即是著名的“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人不可能没有血气,血气也有各种毛病。血气若指有形的身体及生物本能,那么人当然还有主观的一面,即心灵、思想、意志的部分。即使让人自由选择,人的表现也未必理想。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里仁》)是说大家都喜欢富贵,讨厌贫贱。那如此说来,怎能说“人性本善”? 若仔细研究儒家思想,便可知孔子根本不曾说过人性本善。他只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后天的行为是“习”,由习而各行其道,久之难免相离、相背、相反。先天的本性是“性”,如果性本善,则应该说“性相同”。既然说“性相近”,则表示并非相同;但是为什么人有“并非相同”的本性?第一,就人之所以为人而言,都有“人性”,这种人性无所谓相同或相近,因为那是“有没有”的问题,而不是“有多少”的问题。第二,就人的实际生命而言,则所谓“性相近”是指“人性向善”,其运作涉及个人的自由意志、认识能力、外在环境等条件。就这些条件而言,没有两个人是相同的;但是又有相同的运作模式,亦即人人皆有“心安不安”、“心忍不忍”的天赋能力。能力之强弱则又未必相同。因此,只能肯定“性相近”。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没有必要忽略人性弱点。儒家正是因为正视人性弱点,才会强调教育与修身,才要鼓励人人由不完美走向完美。 审计1401 黄博慧 2015.12.1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a79654ea6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