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1单元鲍照拟行路难18选4原文注释及赏析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时间:2024-01-25 02:20:3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1单元 鲍照《拟行路难》184

原文注释及赏析 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 千斫复万镂,

上刻秦女携手仙。 承君清夜之欢娱, 列置帏里明烛前。 外发龙鳞之丹彩, 内含麝芬之紫烟。 现在君心一朝异, 对此长叹终百年。

【注释】

博山:香炉名,形状象海中的博山。

秦女携手仙:指弄玉和萧史。相传弄玉是春秋时秦穆公的女儿,嫁给箫史,夫妇骑龙凤飞升而去。那个地址成心以仙侣携手和情人变心相较照。 此句言香炉在烛前光荣夸耀,有如龙鳞。 此句言炉内烧麝香。 【赏析】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歌咏人世的各类忧患,寄寓悲忿。 本篇是第二首,设为闺怨,叹人心易变。

诗人采纳以物写人和“睹物生情”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创作用意。诗中描述一名被遗弃的美女,孤独地注视着香炉,旧事就象缕缕青烟,浮此刻她眼前 ……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把重点放在“物”—— 香炉上,工笔重彩,精心刻画。这只香炉是京师名匠制成,上面雕刻着一对恩爱的神仙携手跨凤图。这只象征着爱情和幸福的香炉曾伴随她度过美好光阴。接下去,笔调陡然一变:

“现在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曾几何时,丈夫变心了,她只好对着这只被闲置的香炉低嘘长叹 …… 。这明明是一首弃妇诗,却从香炉着墨;明明是写人,却不吝笔墨去写物。诗人用那只精美的香炉来象征女主人公,香炉的始爱终弃也象征着女主人公不幸的命运。

诗歌的情调婉转而深沉。女主人公尽管怨情郁结,却只是对炉孤坐,缓缓 “长叹”,并无激愤之语,但是凄楚之情溢于纸面。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一辈子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觉,

碰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释】

泻:倾也。

首二句以平地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一辈子贵贱不齐。 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 吞声:声将发又止。从 “吞声” “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赏析】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歌咏人一辈子的各类忧患,寄寓悲忿。

本篇是《拟行路难》的十八首中的第四首。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今世”,此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


一辈子的无穷感慨。

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同意了“人一辈子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莫非不是依照各自高低不同的地形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被身世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

“泻水” 四句言不妥愁;接下去写借酒解愁:“酌酒以自宽,碰杯断绝歌路难。 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莫非就能够使心如槁木吗?固然不能。全诗的情感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情的跌荡,将诗人委曲求全、矛盾痛楚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飞致!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的曲折婉转。

对案不能食, 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能几时? 安能叠燮垂羽翼? 弃檄罢官去, 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 暮还在亲恻。 弄儿床前戏, 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 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释】

本篇原列第六首,言孤直难容,只得退出仕途。这诗见出一个才高、气盛、灵敏、自尊的诗人在贵族统治社会压抑下的无可奈何之情。 叠燮:即“蝶躞”,小步走路。 檄:文书。一作 “置” 孤:孤寒,谓身世寒微。 【赏析

本篇是《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六首,要紧表现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心情。诗歌的开头两句,诗人通过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的外形动作来表现内心的焦虑不安。尤其是第二句中三个连贯一气的动作超级精准而传神地刻画出勇士失意的内心痛楚。接下去 丈夫生世 二句,将压抑的情感尽情倾泻出来。一个 几时 一个 安能 说得额外沉痛,额外激愤。以上四句写诗人备受压抑的精神状态和内心招架。下半段那么用亲切的语调刻画 弃檄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的情景。最后诗人由古代圣贤的恶运联想到自己的不幸,不由扼腕长叹: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激愤中又带着几分无可奈何的怅恨,显得异样沉痛。

此诗不以文辞取胜,而以真情动人。诗歌的格调悲怆而不颓唐,失望而不消沉,沉郁中有关潇洒,悠闲中透出不平,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自尊而孤做的精神状态。 十四

君不见少壮参军去, 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日夜隔, 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 胡前哀急边气寒。 听此愁人兮奈何! 登山远望得留颜。 将死胡马迹, 能见妻子难。

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 绵忧摧抑起长叹。 【注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a89d41f00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