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风格复习学案教师版

时间:2022-12-31 00:14: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学习目标】

1.梳理构建,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语言风格的含义,梳理典型诗人的典型风格。 2.巩固提升,限时完成高考真题,并在组内合作纠错。 3.总结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方法、步骤。 【复习活动】

活动一:纵览古今,博观约取

借助资料,梳理出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程,标注出相关诗人的典型风格。 (一)诗歌起源:上古歌谣 (二)汉代:

1.乐府诗 音乐机构乐府密切相关《孔雀东南飞》(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2.《古诗十九首》南朝梁萧统选十九首五言诗编入《文选》,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水平。刘勰“五言之冠冕”“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3.建安文学建安七子和曹氏三父子。

(三)战国:《楚辞》。代表屈原《离骚》。 (四)魏晋南北朝:

1.陶渊明——质朴自然(田园诗派) 2.谢灵运(山水诗派) (五)唐:

1.初唐:王杨卢骆

2.盛唐:李白—— 浪漫飘逸 杜甫——沉郁顿挫 高适 岑参(边塞诗人) 王维 孟浩然(王孟 山水田园诗人) 3.中唐:白居易——平易直白 元稹 孟郊 韩愈 李贺 柳宗元

4.晚唐:李商隐——华美绚丽 杜牧 温庭筠(温韦 花间词派鼻祖) (六)宋:苏轼—— 豪放旷达 李清照——婉约细腻 黄庭坚 陆游 杨万里

(七)元:小令 关汉卿 张养浩 马致远

(八)明:江左三大家:钱谦益 吴伟业 龚鼎孳

(九)清:龚自珍 袁枚 清初三大家: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

活动二:慎思明辨,厚积薄发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雨余小步 【清】王夫之

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



竹箨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 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 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恰恰向人啼。

【注】箨(tuò):竹笋的皮。鹁鸠:即斑鸠。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首句点明“小步”的地点,并描写出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两个“莲”字连用,具有音韵之美,也暗示出对美景的喜爱。

B.第二句点明“小步”的时间,并通过风轻雨疏、夕阳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霁之时明丽、清新的氛围。

C.颔联描写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状,并通过描写一路所见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蓬勃。

D.诗歌紧扣“雨余”着笔,选取了“斜照”“垂虹”“砌草”等常见而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细腻生动,情景交融。

2.本诗风格清新,其“清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

解题思路:

解题:清新即清爽而新鲜。

语言上:本诗语言遣词造句不事雕琢,符合清新的含义。

意象、意境上:本诗选取的“莲”“柳”“草”等意象清新自然,营造

明丽清新的氛围。

内容、情感上:诗人写自己在雨后美景中散步的所见所闻,情感轻松愉

快。

组织答案,规范作答:

1.C没有写竹笋破土而出,因而此句无生机蓬勃之象。

2.①语言清爽。用语不事雕琢,明白晓畅,如“莲花莲叶”“疏雨疏风”“垂虹疑饮双溪水”等;

②景物清新。柳塘莲叶、砌草柔美、彩虹饮水等描绘出雨后风景的清新自然; ③情感轻松。雨余散步,见美好春景,落寞中暂得轻松愉悦。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1 / 3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答案: 1.B

2.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活动三:梳理构建,迁移提升

通过以上探究,请你归纳出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概括出语言风格特色,如质朴自然、清新明快、华美绚丽、婉约细腻等;

第二步:结合诗(词)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语言风格特点,可从语言、意象(意境)、内容(情感)等角度展开分析。



拓展阅读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诗经-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民歌-汉魏元朝文人诗-唐代的古风 新乐府-格律诗-宋词-元曲-现代诗。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 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



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 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

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天问》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

乐府民歌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上邪》《陌上桑》。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句式:五言为主。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峰。 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 、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左思

东晋: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代表作《西洲曲》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b56d4b739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