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案例: 儿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我想引起注意,与人谈谈心事) 父亲:怎么回事?(追根究底) 儿子:学的都是些不实用的东西。(我在学校有了问题,心里好烦) 父亲:现在的确看不出好处来,我当年也有同样的想法,可是现在觉得那些知识还是挺有用的,你就忍耐一下吧。(好为人师) 儿子:我已经耗了10年了,难道那些X+Y能让我学会修车吗? 父亲:修车?别开玩笑了?(价值判断)(儿子认为:他不喜欢我当修车工,不赞成休学,我必须提出理论依据) 儿子:我不是开玩笑,我的同学××辍学修车,现在月收入不少,这才有用啊! 父亲:现在或许如此,以后他后悔就来不及了。你不会喜欢修车的。好好念书,将来不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好为人师) 儿子:我不知道,不过××现在很成功。 父亲:你已尽了全力吗?这所高中是名校,应该差不到哪儿去。(好为人师,价值判断) 儿子:可是同学们都有同感。(我是有根有据的,不是信口雌黄) 父亲:你知不知道,把你养到这么大,你妈和我牺牲了多少?已经读到高二了,不许你半途而废。(价值判断) 儿子:我知道你们牺牲很大,可是不值得。(又是老一套,想让我感到惭愧。学校很棒,爸妈也很了不起,就只有我是个笨蛋) 父亲:你应该多读书,少看电视……(好为人师,价值判断)(儿子想:问题不在这里。爸,你根本不明白,讲也讲不通,根本不该跟你谈的) 儿子:爸,唉--算了,多说也没什么用。 可见这段对话并未真正了解到孩子的问题。 案例: 儿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我想引起注意,与人谈谈心事) 父亲: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对,这正是我的感觉) 儿子:没错,学校的东西根本不实用。 父亲:你觉得读书对你没什么用。(想想看,我是那么说的吗?) 儿子:对,学校的不一定对我有用。你看××,他现在修车技术一流,这才实用。 父亲:你觉得他的选择正确。(嗯) 儿子:嗯,从某个角度看确实如此。现在他收入不错,可是几年后,或许会后悔。 父亲:你认为将来他会觉得当年做错了决定。 儿子:一定会的,现在的社会里,教育程度不高会吃亏的。 父亲:教育很重要。 儿子:对,如果高中都没毕业,一定找不到工作,也上不了大学。有件事--我真的很担心,你不会告诉妈吧? 父亲:你不想让你妈知道? 儿子:不是啦!跟她说也无妨,反正她迟早会知道的。今天学校举行阅读能力测验,结果我只有小学程度,可是我已经高二了! (儿子终于吐露真言,原来他担心阅读程度不如人。此时才是父亲发挥影响力,提供意见的时刻。不过在开导过程中,依然要注意孩子言谈间所传达的信息。若是合理的反应不妨顺其自然,但情绪性反应出现时,必须仔细聆听。) 父亲:我有个想法,或许你可以上补习班加强阅读能力。 儿子:我已经打听到了,可是每星期要耗掉好几个晚上!(父亲意识到这是情绪性反应,又恢复将心比心倾听。) 父亲:不惜的代价太高了。 儿子:而且我答应同学,晚上另有节目。 父亲:你不想食言。 儿子:不过补习如果真的有效,我可以想办法跟同学改世间。 父亲:你其实很想多下点功夫,又担心补习没用。 儿子:你觉得会有效吗? 孩子又恢复了理性,父亲则再次扮演导师的角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b9c7a9926fff705cd170a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