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舞江南舞出精彩

时间:2022-10-24 14:16: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浙舞江南舞出精彩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画报》 2019年第11



文|郑晓林

As 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Greetings to the Motherland” artistic event,

Zhejiang excellent dancing works performance hosted by Zhejiang Dancers Association was put on the stage on the night of 30th September 2019. These dancing works, on the basis of award-winning works, have combined classic Zhejiang dancing works created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can be seen as a wonderful review and a showcase of Zhejiang dancing.

作为浙江省文联“献礼祖国”系列文艺活动重头戏之一,浙江省舞蹈家协会主办的“浙舞江南”——浙江优秀舞蹈作品展演,于2019930日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上演。

整场演出共分为序《寻梦江南》、上篇《水之韵》、中篇《山之屹》、下篇《海之魄》和尾声《我和我的祖国》五个篇章,这些舞蹈作品是在连续两届“浙江风格,江南舞韵”优秀获奖作品的基础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浙江舞蹈经典作品进行再创作、编排,地域特色浓郁、覆盖面广、艺术水准高、时代特征鲜明,可以看作是浙江舞蹈界的一次精彩回眸和集中展现。

江南韵味是浙江舞蹈的根,也是这次展演突出的主题。“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江南的美总在动静之间游走,开场舞《江南韵》中,演员们身着粉红荷花裙、手持碧绿荷叶伞,用不断变幻的舞姿展现了莲间嬉戏的活泼场景,用充满创意的薄纱营造了烟雨江南的朦胧之美。而在群舞《西泠印象》中,演员们身着水墨裙,手持红舞扇,舞步代笔,舞扇代印,撰写了一部源远流长的西泠历史之书。当大幕落下,细细品味“浙舞江南”,确实会有“舞出精彩”的感慨:

精彩之一,刚柔相济,魂魄互融,构成了“浙舞江南”舞蹈语汇的对立统一,呈现出浙派舞蹈的丰富意蕴。

上篇《水之韵》集合了龙井、西泠、白蛇、西湖、蝶舞等“杭州意象”,将一泓江南之水舞动得柔情蜜意、曼妙多姿,江南的柔美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而在中篇《山之屹》中,《畲家女儿拍》《抄角斗士》《浔山行》等一系列舞蹈,带来的是江南青山的坚韧与执着,江南的山少有壁立千仞,少有高耸入云,但郁郁葱葱的青山连绵不断,屹立不倒,那一种天生韧劲情随舞动,述说着江南外柔内刚、坚韧不拔的性格。

“莲”是江南的“魂”,在序《寻梦江南》里,《莲忆浙水》《嬉莲图》《碧荷涟涟》串起了优美诗化的“江南”之梦,这是启程时的美好向往,这是崎岖中的坚定初心;“海”是之江的“魄”,以《织网舞》《渔家心灯》《天边的号子》《奋楫者》《遇见大运河:又见运河》等舞蹈构成的下篇《海之魄》,将纳百川、融江河的之江胸怀,与浙江人踏海逐浪、勇立潮头的豪迈气概,以舞蹈方式呈现出来,因此舞动出新时代民族复兴的骄人赞歌。这就是浙江舞蹈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浙江的故事。

精彩之二,纵横交错,开放大气,构成了“浙舞江南”舞蹈语汇的立体叙述,呈现出浙派舞蹈的承前启后。


20世纪50年代的《采茶舞曲》,通过采茶的劳动场景表现,歌颂了劳动之美,曾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亚太地区优秀民族歌舞保存起来,并被推荐为地区音乐教材。而此次展演的舞蹈新作《一袭龙井香》另辟蹊径,以表演茶道为主题,展现物质生活丰富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同样是表现茶文化,同题材的新作与经典之作形成的对比,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不同审美,相映成趣。

传承对话是此次展演的另一个主题。同样是用舞蹈表现一段江南爱情故事,过去,双人舞《春江雨》主要以传统民族舞为表现形式,而此次演出的《四月》,年轻编导采用全新的现代舞予以艺术展现;同时,舞美设计通过大屏幕回放过去演出的视频图片,不仅烘托了舞台气氛,深化了舞蹈语言,而且还参与了故事叙述,实现了历史回顾与现实展示的无缝对接,让现场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对同一个节目有了不同的艺术感受,中老年观众对视频中的经典舞蹈记忆犹新,而年轻观众对现场的崭新演绎也兴致勃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传统与当下的对话,让这场展示浙江舞蹈发展成就的演出,显得有脉络、有沉淀,从而彰显出浙江舞蹈的传承发展和开放大气。

精彩之三,深耕沃土,面向人民,构成了“浙舞江南”舞蹈语汇的生活源泉,让浙派舞蹈得以踏实前行。

展演中,年轻的舞蹈艺术家们基本功扎实,情绪投入,肢体丰富,焕发出青春的勃勃生机。近年来,浙江引进了不少优秀的舞蹈人才,有舞蹈演员,也有舞蹈编导,这些年轻的舞蹈人有着较高的专业素质,也因此拔高了浙江舞蹈的专业水准。但由于不少年轻的编导、演员是引进

人才,对浙江这片土地的熟悉程度明显不足,使得富有浙江地域特点的舞蹈作品变得日益稀少。

因此,近年来,浙江省舞蹈家协会带领一批批年轻的编导,深耕生活之沃土,走进了浙江许多地方的山山水水,取材生活,采风民间。“五水共治”的治水现场,活跃着他们的身影;熙熙攘攘的交通枢纽,“快闪”着他们的祝福;求教舞蹈之前辈,从老一辈舞蹈艺术家的创作故事中,启迪灵感,焕发激情;接受名家之点拨,邀请国内舞蹈界的艺术大家,悉心调教,深度加工。在经过了几年的创作磨合后,以2018年“江南舞韵”主题舞蹈比赛为发端,一些作品开始慢慢呈现出了浙江舞蹈独特的风貌,不管是经典还是新作,作品的创作灵感明显来自浙江人民的生活,来自浙江的风土人情,在充满江南韵味的舞动中,叙述着改革开放的浙江传奇。

当然,从“浙舞江南”的展演中,也看到了江南舞蹈的短板与不足,它不像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广东客家舞那样,有着非常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俗特色,更没有少数民族舞蹈那样鲜明独特的风格。江南舞蹈是柔美的,具体集中在诸如扇子、雨伞等能传达江南秀美的气质与意境的形象上。但从舞蹈本体语言而言,要提炼出特别鲜明的江南特色,规范出非常清晰的理论描述,则有赖于浙江舞蹈界在舞蹈语汇上有所突破,去创造出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舞蹈语言。这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积累、慢慢打磨的过程。

这次展演可以看到,“碧荷涟涟”所展现出的是秀美的江南,而“嘉兴红船”这样承载着重要历史进程的壮美,也是江南!浙江年轻的舞者们应该继续沉到生活的河流中下去,去打捞江南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并通过舞蹈语言把浙江的人文精神和历史脚步,艺术化地充分展示出来。

“浙舞江南”,未来更精彩!

(本文图片由浙江省文联提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c6776c785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