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中Identity应译为“身份”

时间:2023-03-26 07:22: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语言学中Identity应译为“身份”



社会语言学中身份(identity)概念的重要性日益彰显,但是学界对其内涵并未形成共识,存在三种不同的中文译词,分别为“认同”、“身份”、“同一性”。很少有人为如此翻译提供理由。笔者以为,在社会语言学领域内,identity应该翻译为“身份”,主要指一种社会现象,是主体共同建构的社会符号,是语言在共同体中运用的结果。

Identity不能译为“认同”或“同一性”

Identity翻译为认同,意味它是心理现象,蕴含赞同的意思。社会理学将其译为“认同”。社会心理学自我分为自我概念、自我尊重和自我呈现,对应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社会心理学家泰弗尔认为,identity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包括知识、价值观和情感意义,源于他/她所属社会群体的成员资格。社会心理学中强调认知层面,而“认同”突显个体的主观倾向和自觉意识。

社会语言学中的identity注重行为,亦即自我呈现。无论变体社会


语言学研究,还是互动和话语研究,均关注说话者使用的语言符号和社会范畴的关系,即外在的话语表现。社会语言学关注被试自发状态下的语言使用,identity译为“体认”。

译为“同一性”则是参照了identity的拉丁词源“同一”,强调和其他人的相似性。但是,该词同时强调自己的独特性,还包含延续性、能动性、矛盾性和多重性等,单纯译为“同一性”有失偏颇。

“身份”是社会现象

对于自我呈现的研究,可以追溯至社会学家考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该书中,身份和自我交织在一起,难分彼此。自我来源于人们对情景的理解及情景中的自我表演,而身份在与他人协商中建立起,是交往的戏剧效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演自我,最终成为所表演的那个角色。考夫曼更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印象管理的技巧,如通过神秘化、戏剧化等方式进行身份建构。他甚至认为,我们的身体就像是衣帽,而身份就像是挂在架上的衣服。身份是外在的自我,是在情景中创造出来的,每一次交流互动都创造出一个身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提出过类似的论断,有多少种不同的情景,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自我。

“身份”是主体间共同建构的结果

在社会交往中,说话者借助自己对情景因素的理解,调整自己的语言使用。这些因素包括参与者、场景和功能。参与者包括说话者和听话者因素,说话者要根据双方身份对自己的话语进行调整。场景也制约着话语选择,搞错了场景会被认为不合时宜。功能是交际的目的,包括信息功能和情感功能,直接制约着语言的正式程度的选择。

说话者调整语言以建构身份的行为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交际双方积极顺应的结果。身份建构是说话者和受话者,也就是主体之间共同协商的结果。而且,这种协商往往是无意识的,说话者的身份不能简单地靠自我宣称获得。

“身份”是语言符号运作的结果

创造身份的实践活动,离不开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的运用。如语音、词汇、句法、方言、语种、语言行为、话轮转换、会话结构、叙事结构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d49dcc45d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