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清凉的古诗 那些清凉的古诗 夏日炎炎,为了寻觅那一丝清凉,人们享受着冷气十足的空调、清风徐徐的蒲扇以及爽爽可口的冷饮。其实,除了这些眼前“生活的苟且”,“诗和远方”的凉意也直抵心灵的深处。如若你没有假期,不能旅行避暑消夏,那么不妨心静读古诗,飘逸的凉爽清于心,清于情,清于人,心田一片绿意。 古代的诗人,他们用雅兴与浪漫,把一首首诗化作一缕缕清凉,其乐无穷的夏日味道正如唐代诗人李昂的体会:“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品味自然,心中恬静,凉意清爽。宋代诗人葛元怀在《夏日》诗中写道:“晓荷承坠露,晚岫障斜阳。树下地常阴,水边风最凉。蟑移惊鹊近,鹭飞得鱼忙。独坐观群动,闲消夏日长。”诗人一边闲看鸣蝉惊飞,喜鹊栖枝,鹭鸟惊人,鱼儿扑腾,一边乘凉消夏,乐在其中。唐朝高骈在《山亭夏日》中解暑:“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1 / 3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炎夏长长,但看到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闻到满架的蔷薇散发出的清香,心里便泉水潺潺,一派清凉。 山中的寺庙也是乘凉的好去处,宋代大诗人梅尧臣有一首题为《中伏日妙觉寺避暑》诗,诗曰:“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盛夏,城镇赤日如烤,而山中则清风绕屋,禅房内花木葱茏,长廊曲径幽深,于此避暑品茗,自然乐而忘返。杨万里说池边、桥畔、河岸濒临水面,气温要低些,自然也是乘凉的好去处,他为此赋诗曰:“小憩人家屋后池,绿扬轻风一丝丝”。陆游喜欢在河堤柳荫处乘凉,他在诗中写道:“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明月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苏东坡也乐于水边纳凉,亦留有“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的名句。 在自家院中纳凉,自娱自乐,避暑妙不可言。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消暑》诗曰:“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2 / 3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在保,难更与人同。”他认为,端坐院中,不仅清风徐徐,而且能心静生凉。诗人蔡持正则喜欢躺在竹床瓦枕之上,以书催眠消夏,他写道:“低屏瓦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宛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柳宗元写有《夏昼偶作》,诗曰:“南州潺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心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显现出一派悠然自得的避暑之乐。 盛夏的日子,品读那些清凉的古诗,融进炎热的时光,悄无声息地穿越烦躁的困扰,婉约成一缕缕柔和的清风。风过处,一丝清凉入心,氤氲出淡淡的宁静与清幽,好一个爽爽的夏天。 3 / 3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e238d7df0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