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第33讲 梭伦改革和欧洲的宗教改革 人民版

时间:2022-12-15 22:03: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3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仿真预测知能闯关:33 梭伦

改革和欧洲的宗教改革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材料2:公元前7世纪,雅典氏族贵族利用自己垄断的政权残酷地剥削、压迫平民。农民的处境日益恶化,他们或将土地抵押给贵族沦为“六一汉”(因为他们为富人耕田,按此比率纳租),或变为债务奴隶,或流亡国外。这种情况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极度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公元前631年,贵族青年基伦企图利用平民对贵族的不满夺取政权,建立僭主政治,但因未得到平民支持而遭挫败,基伦被杀。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法拉古编定成文法,对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有所限制。但该法旨在加强贵族统治,用刑严苛,允许债务奴役,反而使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更趋激烈。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高压力量”在材料2中是如何体现的?

(2)两则材料反映了雅典哪种矛盾的尖锐状况?有何具体表现?为此,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对策?效果如何? 解析:本题实际是考查公元前7世纪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的表现及影响。回答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对两则材料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然后进行回答。

答案:(1)公元前631年,贵族青年基伦企图利用平民对贵族的不满夺取政权,建立僭主政治。

(2)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贵族残酷地剥削、压迫平民,贫富差距日益严重;平民处境恶化,有的沦为“六一汉”,或沦为债务奴隶,或流亡国外。对策及效果: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编定成文法,虽对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有所限制,但由于该法旨在加强贵族统治,没有保护平民的利益,反而使贵族与平民百姓的斗争更加激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梭伦诗句: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材料2: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

材料3:当代有人评论说:梭伦改革对国家政权机构和司法制度进行了民主化改革。„„这些措施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梭伦所说的“两个阶级”是指哪两个阶级?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梭伦改革的什么特点?

(2)材料2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项措施?结合教材指出这项措施的作用。 (3)根据材料3回答,梭伦改革对国家权力机构和司法制度进行了哪些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第(1)问,由梭伦改革的背景和材料1诗句可得出答案;(2)问,由材料2“„„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



1




可知是颁布“解负令”;第(3)问,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现能力,关键是注意对国家权力机构和司法制度的改革。

答案:(1)贵族和平民。中庸性。

(2)颁布“解负令”。这个措施实际上取消了债务奴隶制,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经济上的独立,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3)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创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司法制度: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3.阅读下列三幅图片:



请回答:

(1)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图三,分析宗教改革运动有何影响? (3)请你就图三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评价。

解析:本题通过一组新颖有趣的图片资料,考查学生对宗教改革的原因、影响的理解和通过所学知识,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1)问首先根据图片归纳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2)问注意题目的提示“结合所学知识”;第(3)问答案较为灵活,但注意用辩证的观点进行分析。

答案:(1)由于图一反映的天主教会的特殊地位和腐化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引发了图二以路德为首的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势力,致使天主教会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图三反映的加紧打击“异端”就是措施之一。

(2)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3)迫害“异端”的行为恢复了天主教会的部分势力,但信仰问题是不能靠武力解决的,只有实行宗教宽容,才是解决宗教纷争的一种较好的有效途径。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 材料2:卡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卡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教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惟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以上材料均摘自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请回答:

(1)马丁·路德认为“因信称义”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马丁·路德、卡尔文宗教改革主张的异同。

(2)探究卡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不同特点,完成下表:





卡尔文教 英国国教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e7f003eeefdc8d376ee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