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彼山中 作者:丁学松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7年第11期 ◎丁学松 当代文本解读理论如接受美学、本体论阐释学、读者反应理论和文本学等将读者在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开拓了文本解读的新空间,究其本质,主要还是注重将读者的“体验”充分用于文本解读。(诚然,只要解读文本,就会用到阅读者的体验,只不过有时是隐性利用的,这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目前,高中生的体验有多源性,日常生活、大众媒体、阅读体验等,但仍然相对有限,因此解读超越其感性生活体验的文本还会碰到困难。如何根据文本生活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来指导学生将体验显性地用于文本解读,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不断建构其体验,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形成体验和文本解读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值得探讨。 一、远距离:“搭桥”过渡 如果文本的内容情境和学生的经历类似,那么可以引导学生直接联系,让学生回忆相关场景,直接唤起体验来解读文本,这比较容易操作,在此不赘述。而对离学生个人生活较远的事件、情景的理解有时就需要搭建一个利于学生体验的“桥梁”。比如,可以联系易于学生体验的他们耳闻目睹的现实中的实例,在现实体验和要解读文本之间搭一座桥梁,从而将体验过渡到最终要解读的文本上。 李镇西曾举过一例: 我校一位青年教师讲《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声情并茂,但学生却无动于衷——学生毕竟未经历过那难忘的1976年。该教师吸取教训,第二天在另一个班上这篇课文时,先从学生那几天最关心的新闻热点——拉宾被刺谈起,当学生发言说“特拉维夫广场以色列群众点起蜡烛悼念拉宾的场面十分感人”时,教师顺势说道:“可同学们也许还不知道,在近二十年前的中国天安门广场上也出现过同样,不,比那更感人的场面! 而且也是悼念一位总理的去世!”在学生们专注的倾听中, 教师对两位总理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就对本民族的贡献而言,周恩来远在拉宾之上! 然而以色列人民有悼念拉宾的自由, 当年的中国人民却没有这种自由。直到‘四人帮’被粉碎后, 人民才能尽情抒发自己的哀思,面对高山大海呼唤——‘周总理,你在哪里 ?’……”结果这堂课上得很成功。 纪念拉宾事件离当时的学生生活相对较近,他们通过媒体和身边人的议论已经对此有了体验,而纪念周总理则离学生生活相对较远,学生也没有直接感受到周总理的人格魅力,用前者搭建一座桥梁,再将周总理和拉宾进行比较,将中国人民和以色列人民进行比较,就将学生的体验过渡到对《周总理,你在哪里?》的解读中,学生就会更易于理解《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情感。 二、近距离:“现场”共鸣 看一场比赛或参加某种仪式等,在现场的体验是不在现场所不能比的,因此,教师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相似情境中,以产生接近现场体验的效果,有利于学生解读文本。常见的创设“现场”法有配乐朗诵,多媒体呈现相关画面,分角色朗读和演课本剧等,但是教师或学生声情并茂地描述现场是一种非常切合语文学科特点的“现场还原法”,却被不少老师所忽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ea543df50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