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新课改一路走来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已实施了一个阶段,通过必修模块的学习,我感觉到新课程确实实现了从关注课程的“学术性”到重视课程的“社会性”的转变,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从“知识的系统性”到“多元能力培养”的转变。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是载体,情感与价值观是教育教学的最高目标,过程和方法是另外两个目标的纽带。 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是要求我们教师不再只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创设生动、真实、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际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也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真正地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以致“我会学”。从更高的意义上来说,教师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每节课都探究,每个知识点都探究,我们应该筛选出最有价值的内容,一章节中的重点内容去实施探究的过程。探究性教学是新课改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我们不能机械地应用,而是要领会其精神。所以新课改也不是全面否定我们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依然是必要的。 新课程现行的教材有几种版本,和原来的旧教材相比,内容新颖丰富、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点多面广,淡化了枝节内容,降低了死记硬背化学知识的学习要求,提供了很多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例如在教材中添设了“思考与交流”“资料卡片”的板块,内容涉及到化学史、科学与技术等等方面,令人耳目一新。内容设计理念为必修版本的学习中化学实验、元素化合物、化学基本原理、有机化学所有内容都涉及到了,但只是浅层次的学习,最终对每项内容涉及的知识都有所了解,然后在选修版本中再拓展加深,体现了覆盖面广、螺旋发展的特点。 所以,我在应用教材教学中,对如何把握新教材的“度”曾经非常迷惑,后来经过新课程培训,与新课改区教师的交流,才逐渐云开雾散,悟出了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真理。有些内容是为了培养兴趣,有些内容是为了积累材料,有些是供学生自学的,如果把这些信息都当作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一讲解,那课时肯定是不够用的,也是没有必要的。那就需要合理地使用教材、研究教材,通过反复学习,力求把握知识脉络,领会探究目的,然后结合旧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的增删、置换、重构、组合。这样,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对课本的再次开发,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整个过程体现在:学习领会、交流借鉴、深浅有度、难易适中、反思反馈。 这样一来,对老师的要求高了,原来“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先要有一桶水”,可是现在一桶水已远远不够,今天的教师需要具备的是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所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充分利用 各种途径查找课改资料,做好认识上和能力上的储备。不管哪位老师发现好的资料、课件,都要传给每位教师,集体备课时进行学习和讨论,最终定案,集体使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面对新课程,教学就是科研,不研究就没法上课,人人参与新课程研究,集体备课,教师积极查资料集体汇总,团结协作。新课程对老教师是挑战,对新教师是机遇,课改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的探索还不够成熟,但我们有信心继续努力将这项活动不懈地坚持下去。 作者单位:衡水市第二中学化学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ebf1330453610661ed9f4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