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父与子》 ——读卜劳恩经典漫画 江苏省兴化市张郭中心校 赵冬俊 225722 喜欢买书,买得最多的是《父与子》,前前后后珍藏过五种版本;喜欢送书,送得最多的是《父与子》,断断续续,送出足足七十多本。 第一次读到《父与子全集》,是初为人父的2006年暑假。轻轻松松翻完全集的那一刻,其实,内心并不轻松,而是愤愤、沉沉——恨相见太晚,亦恨孤陋寡闻,枉为人师——居然卜劳恩都不知何许人也! 《父与子》的妙处,我实在无法用三言两语来介绍,更无力用一个词语或一个标题来概括。《父与子》实在是经典中的经典,它属于永恒,也只能用“永远”聊表我对它的感念。 《父与子》,书名朴实。不是先有耳闻或无意邂逅,恐怕鲜有人去主动翻阅。卜劳恩,不像有些作家,追求炫目的书名,以倾销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作品,他追求的是货真价实。不过,光货真价实,能畅行于今天的读者群吗?我突发奇想,如果,用夺人眼球的标题促销经典《父与子》,会如何?我会用上这样的副标题——今天我们怎样做一个称职的父亲。 《父与子》最让人感动的,或许正是漫画中没有严格界限的父子,更多时候,他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伙伴。他们一起淘气,甚至合伙干点“坏事”。比如,将儿子身上套一大箱子,以逃过检票员的眼睛(《会走的箱子》)。比如,父子塘边偷偷垂钓,被关进河边小屋。他们居然还将鱼杆伸出窗外钓起鱼来(《无可救药》)……有人说,一起做好事的,未必记得,可一起干“坏事”的却永远难忘。父亲,不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而是以游戏者的形象融入孩子的生活,这样,才可能“多年父子成兄弟”,父子,也才可能成为“没有代沟的铁杆”。 父亲,是一个伟大而辛苦的职业。可从事这个职业的父亲又有多少是尽心尽责的呢?一次语文测试,作文要求学生“从父亲身上找一个表示父爱的动作,将这一动作放在一件具体的事情中写下来。”一学生写道:“从那开始,爸爸开始以事业为主,冷淡了我。他每天都在外忙碌着,有时,连我的生日都忘了,我的生日很好记,是端午节,别人都记得,可是我的亲爸爸竟然忘了。庆祝我生日的饭桌上,就差一道我最喜欢的——‘爸爸’”。 这是标准的走题作文。可不走题,孩子又能如何? 父亲“玩忽职守”,灾难却总是降临到孩子头上。我敢断言,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着的父亲。张晓风女士曾提出“关于爸爸这种行业的考核制度”,颇有意思,其首条要求便是“爸爸应该有一定的出席率”。可更多的父亲,忙于公务,对于父亲一职,(当然,有些父亲不得为生计而奔波)只挂1 名,不做事。“父亲”不应只是一个骄傲的称谓,一个让人心动的名词。它更应是一个动词,“父亲”,就应与儿子“亲”起来啊!《父与子》中的父亲出席率之高,“亲子”之深,让人惭愧。《假期第一天》,孩子还在睡梦中,父亲悄悄地将儿子连床,搬运到一个空旷的草地。然后,隐身树丛,静待儿子醒来。儿子睁开朦胧睡眼,眼前,旭日初升,绿草地上一片灿烂。空中好鸟相鸣,地上牛马成群,小鸡、小兔惊奇地注视着小床上的儿子。此时,儿子一定以为自己还在梦中呢!这种游戏性质的亲子活动,犹如一颗顽皮的石子落入池塘,让孩子的童年泛起道道诗的涟漪。这是一个父亲的伟大创意。父亲之伟大就在于此。童年的美梦与惊异,决定了他人生的浪漫与诗意。这必不可少的因素,便是“父亲”。 可以说,没有合格的父亲,孩子的“美好童年”将是空中楼阁。 为满足儿子打水漂,父亲用车推来满满的石子(《这下足够了》);帮儿子捡回踢进窨井的足球,儿子误踢了父亲的光头,儿子不忍痛哭,父亲微笑着安慰(《误把光头当足球》);陪儿子玩游戏,儿子将父亲裤上的钮扣全押上了,最后父子狼狈地提着裤子回家去(《全部输光》)……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漫画,其实就是他们的生活。可是,更多时候,我们将这样的生活拱手相让了。学球,找教练;要玩,打游戏;生日,上饭店……其实,哪个家庭没有《父与子》?哪对父与子没有这样的故事呢? 儿子曈曈要看动画片,我规定看二十分钟,然后调好了手机闹铃把手机交给他,约定“铃声一声,关掉电视,上楼看书”。可是,都二十五分钟了,曈曈还没有上来。我下楼查问:“手机响了吗?”“没有啊!”“怎么回事,把手机给我。”曈曈掀开被子给我找手机。原来,这小子将我的手机藏在被子里,还在外面加裹了一条,以求“无声”呢! 如果,我有卜劳恩的那支画笔,我一定也能画出可读的漫画。 《父与子》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副标题?或许我会用上“顽童父子”。 顽皮是孩子的天性。可我们却常常愚蠢到以天性为敌人的地步。一拨一拨的书,企图以理服人,泯灭孩子的天性。而《父与子》更多地表现生活中的本真一面。孩子顽皮,往往会犯错,而错误往往容易产生滑稽、幽默。孩子在接连不断的笑声中发现自己,从而获得心灵的安顿。真正经典的童书,都是解放孩子,教育大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父与子》是一部伟大的童书,伟大的教育学专著。且看开篇,足可见其浓浓的教育哲学气质。这幅漫画,版本一标题是“帮倒忙”,版本二是“差透了的家庭作业”——父亲一旁看儿子完成家庭作业,儿子冥思苦想不得其解。父亲拿着笔直接代儿子写了(那些题太超纲了,我也替过)。第二天,老师检查作业,那份父亲代写的作业错得一塌糊涂。老师随即家访,摁响门铃后,将父亲按在板凳上一顿猛揍。我相信,每个孩子看到这儿,都会开怀大笑——这对孩子来说,便是一种解放。同时,孩子会发现——爸爸也有笨的时候啊,无形中多了一份自信。每个父亲看到这儿,都会羞涩一笑——真是糟糕,怎么帮了倒忙?我得加紧学习,不然太没面子了。每个如我一样的老师看了,是不是应该多一份对儿童的理解与尊重。孩子作业不完成,或者完成得牛头不对马嘴。我们是不是大发雷霆,劈头盖脸地2 将孩子一顿猛批,甚至动用更为严厉的惩罚?其实,家庭作业理应由“家庭”承担的,为何让一个孩子承担如此重担呢?该谁的责任,就应当谁来担当,这是一种常识。可是这种常识,不经由卜劳恩之笔能恢复它的常识面目吗?因而,从教师的角度,我更欣赏《差透了的家庭作业》这个标题。因为,当我们遭遇“差透了的家庭作业”的时候,或许我们能够想到这幅画。 今年,第三次教一年级,每次遇到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我总会保持一份让同行羡慕的冷静——拨通手机,打个电话给家长,或询问或问责。 卜劳恩,这寥寥数笔,超越了多少教育学著作。 《父与子》构图简洁,表达丰富。不着一字,竟能表现如此丰富的生活与人物内心。它跨越了语言障碍,可让全世界读者共享;它消弥了年龄界限,可让三至一百岁的读者共读一册。 画者已去,但漫画永存。愿更多的人捧起《父与子》,享受人类共同的艺术遗产。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f0c1d7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