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刚:父与子的游戏 张绍刚在圈内有这么一句话:你说我不是个好主持人,我认;你要说我不是个好爸爸,打死都不认。事实上,他的确是个称职且优秀的父亲,最擅长的是陪儿子玩,他甚至自己做了一本名叫《与儿子的游戏》的指南手册。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名嘴张绍刚是怎样陪儿子游戏的吧„„ 游戏一 地下车库探险 和小朋友在一起做的游戏,一定要本着省钱经济的考虑,如果说一个游戏需要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代价和前提,就变成花钱买娱乐,失去了爸爸妈妈跟小朋友一同快乐的初衷。 话说某天,酷暑、烈日,家里闷热到死,不能老开空调,到外面怕儿子中暑,在屋里又无聊到一个极致。我的大原则是不愿意让他老在家里呆着,所以先把他弄出去再说。一到外边发现真不行,该干点什么呢? 突然想到,小区地下车库相当凉快,加上我家的车一直是停在地上,儿子从来没有去过,于是问他:“要不要跟爸爸去探险?”因为几乎每个地下车库都有多个出口,便于业主就近回家上楼。这样的设计对于孩子来说是不是新鲜的体验呢?听说是探险,儿子爽快答应。 为了营造探险的氛围,从地下车库门口开始,我就蹲下来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不能大喊大叫,因为我们在探险,到了下面爸爸再告诉你寻找的目标。”我一直用大人之间交流的语言跟儿子沟通,很少在意某些词汇对于他来说是否能够立刻听懂,而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的词汇 通过你说话时候的表情。语调来了解,个别情况他会问这是什么意思,耐心讲解过后,没多久他就能够自由使用了。 讲到地下车库,儿子两眼放光,小心翼翼,碰上开进开出的车辆,我带着他躲到柱子后面,防止被发现:既然是探险,就得做出架势。终于到一个出口,领着他拾阶而上,左拐右绕,在上到地面的瞬间,我先做出惊讶、震惊、喜悦的综合表情,大声说:“哦,这是哪里啊?”因为跟入口已经不同并且有着相当的距离了,对于孩子来说,他根本无法想象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所以在儿子的脸上,我看到的是自己做出来的表情的真实翻版,伴随迷惑和尖叫。 我问他:“要不要再来一次?”答案当然肯定。提前交代:“还是爸爸找出口,再帮你找一次,下次你自己来。”下去再来,如法炮制。儿子以为这一切实在太神奇了,兴奋在不断升级。 第三次,告诉他该你给咱俩找出口了。告诉他出口的标识,这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意犹未尽,几天以后,无聊了还会说“爸爸我们去地下停车场探险吧”。 现在很多小区都有地下停车场,所以这个游戏进行起来难度不大。需要有几点注意事项:一、地下往往阴冷,所以下去之前要把孩子头上的汗擦干,带上一件小衣服,方便在需要的时候披在身上;二、不要在上下班高峰期进行,注意过往车辆;三、虽然叫做“探险”,但是不能躲起来吓唬小朋友,这是父子一起的探险。 游戏二 博物馆寻奇 想到这个玩法,最初也是拜北京夏天闷热到让人发疯、冬天冷的瑟缩的天气所赐。 不能老去车库,所以浮现在我脑海当中的空旷、可以奔跑、冬暖夏凉的地方就是博物馆了。 因为儿子喜欢各种特种车辆,所以首先是军事博物馆。坐地铁到军博站,出来就是,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早八点半到晚五点,带身份证随时领票,免费。 进去以后,儿子首先被院子里的导弹吸引,研究运输导弹的车辆的轱辘研究了十几分钟。展厅里面,,酷爱一楼的坦克车,使劲问它们的轱辘在哪里? 不过要论地域开阔,还得说是大山子的中国电影博物馆。占地面积极大,四层楼,每层都有不同的电影主题,尤其值得儿子投入精力的,是又高又长的环形坡状走廊,贯穿每一层,并且变换不同的颜色。对于中国电影的历程,儿子丝毫没有表现出兴趣,不过三楼有个电影人物泥人展,活灵活现,虽然他不知道谁是谁,但看见一个个小人儿站在玻璃房子里,很是讶异,现在已经能够分辨李双双和江姐的不同了。 每天上下午各有一场老电影,票价两块。两块钱的票价让孩子体验电影院里的观影感受,极佳。我们已经看过了《乌鸦与麻雀》和《小花》,每次儿子坚持的时间十分钟到十五分钟不等。 第三个好去处,首都博物馆。此地需要提前在网上预订,如果没来得及订或者临时起意,则需要购买二十元一张的门票。这里经常有各种不同主题的展览,尤其推荐一楼大厅右侧的展览,这里幽暗的光线非常适合捉迷藏,可供孩子藏身的地方很多,当然前提是我的双眼绝不能离开他半下。二楼的数字电影厅,四楼的老北京风情展都是儿子喜欢的主题。 此外,值得推荐的还有美术馆、梅兰芳故居等等。 每次到一个地方,我遵循的宗旨是:永远不停嘴地告诉儿子他现在看到的是什么。我说着,他听着,然后提问,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也有相当多的时候,我说着,他也说着,两条道路似乎没有交集的地方,那又怎么样?反正我坚信,说八百句总有一句能入儿子的法耳吧。 没想过让他受什么熏陶,这是自然而然的游戏。我的诉求低,把这些地方都当做儿子奔跑的场地,只要他跑得开心,就是游戏的收获。 游戏三 信马由缰坐公汽 现在几乎每家都有车了,孩子们出行更是车接车送,于是,公共汽车就成为了儿子心中最向往的交通工具。 他经常在进出小区的时候,表达自己强烈的愿望:“坐公共汽车吧。”所以,我就制订了公共汽车出游计划。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的某早晨,在错过了上下班高峰的九点半以后,领着儿子信步到车站,望着来来往往的公交,问:“你想坐哪个?”把选择权交给他,免得等一会儿他叨叨“我想坐那个”。 第一次,儿子选择了双层巴士,抱他上车,爬上二楼,实现良好,不停的指着窗外的过往车辆点名,如“扫马路车”、“水泥搅拌车”等等,乐趣十足。上来之前,我们根本不知道这辆车的起点终点,听着售票员报站,发现是往中关村开的。 到站下车,给他讲述电脑行业的发展,展现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前景,一路边走边玩,我对那块地盘原本就不熟,根本不知道走到哪里了。抬头,地铁站牌赫然在前方伫立,于是趁机问儿子要不要进地铁? 当然,儿子的兴趣极为浓厚。五号线,地铁呼啸而过之时,儿子叶公好龙的本性暴漏无遗:平常在家整天摆弄各种车,整天说要坐地铁,真等来了,发现声音大,人头多,顿时心生畏惧。上车没坐几站就强烈要求下去。在这样的问题上我不坚持,本来就是玩儿,不愿意了就收工。上到路面上,再找车回家。 用这种方法,我俩到过植物园、香山、动物园、各种大中小型街道和批发市场,惊喜连连。 我在这种游戏上的原则是随意压倒计划:没有人知道我们会上哪辆车,没有人知道我们会去向何方,大人孩子共同未知,我们真诚地面对答案的惊喜成功传递到孩子身上,是极佳的沟通游戏。 以北京来说,本游戏花费成本极低,公交卡在手,任意畅游。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f804a02f78a6529647d5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