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的迷思》随笔 观水中心小学 许子玲 《家庭作业的迷思》是美国作家科恩写的,本书尖锐地提出了由于我们对孩子的不信任、对学习的一系列误解及对竞争力错误的关注,不仅使我们的孩子拥有越来越少的自由时间,而且使我们的家庭有了越来越多的矛盾。作者告诉我们应该反思孩子在学校及放学后的时间安排,以拯救我们的家庭及孩子对学习的热爱。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如书中所述,作业增加了父母负担、孩子的压力、甚至家庭冲突,并导致孩子有较少的学习兴趣和较少的时间从事其他活动。这些损失并没有换来学生的学业成就。书中作者提出了研究证据说明这一点,也借用了不少老师的经验,阐明不是不要作业而是要问怎么做才有效益。而问作业的效益时,问的不只是是否提高学业成绩,还有更核心的是孩子有没有兴趣,是否能巩固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具有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功能,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面对这种矛盾,我们应合理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以求实效性与趣味性。 结合读书所感,对作业的改革有如下几点体会: 1、作业应体现出差异性。 俗话说:十个手指,长短不同。首先,在作业内容的选择上,对程度好的学生,不必要求他将已经学会的内容反复抄写和联系,可以将常规的作业进行划分,学会的掌握的好的内容就不必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对于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们是没有办法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们和优秀生的。怎么办?硬性提高,事倍功半。选择放弃,这不可能。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这是我们万万不能够选择的办法。所以我们要把作业分层,针对学生对课上内容的掌握情况留一些适当的,针对他们必须掌握的内容的弱点,要求他们进行复习和书写。这也是我们常挂在嘴边上的因材施教。其次,作业内容上要做到少而精。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的作业,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要选择这种方法。这是一种折磨双方的不恰当的方法。英语作业不用多,只要我们找到每个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即可。这就是所谓的精。再次,在作业的批改上,也要体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们要尽量采用鼓励性评价语言,比如说:Good/excellent/Cool/Well done! 等等。即使有些学生的作业写得没办法用这些词来形容,那么我们教师也可选择尽量找到他的闪光点,先表扬后批评,并且批评的方式改用如果你能这样做就更好了,面对面的谈心和教育,而不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呵斥,扫尽学生颜面,最终导致学生破罐子破摔。付出总会换来收获的,哪怕收获的成果不是马上看得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极度的耐性,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这样我们的英语作业就会好批得多,成绩自然就能提高。 2、趣味性。 有人曾问我:“当英语老师这么多年,你觉得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不加思索地说:“兴趣!只有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了,才能让他们学好英语。”记得刚踏上三尺讲台的时候,幼稚的我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总是板着脸孔上课,学生一犯错误我就狠狠地批评他们,背不下来就罚他们抄作业。其实,我内心是多么希望他们能接受批评,奋发向上啊!可是事与愿违,他们渐渐地对英语失去了兴趣,也不那么喜欢我了。我望着这群本该活泼可爱、充满朝气又好学上进的学生,不知该如何是好? 后来,一个真实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终于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也彻底改变了我的教学观。我们班上一个叫唐涛的学生,连说话都说不清楚,更不用说读英语了,这样怎么能学好英语?为此,我在办公室大发牢骚。没想到语文老师却对他大加表扬。说他有一个优点,虽然记东西很慢但是只要他记住了,他就不会忘,语文老师就针对这一点加以表扬。没有别的办法,我就试了一下,没想到效果出乎我的意料。在课堂上,他开始发言了,作业也是越来越好,有了明显的进步。现在我已经教了他两年,每次上课他都将小手举得高高的。从此,我改变了对学生的态度,尽量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充分信任、尊重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发展优点,克服缺点。当他们取得成绩时给予及时、适当的表扬,并提出新的希望和更高的要求;当他们遇到问题和挫折时,向他们提出改进的意见,同他们共渡难关,激励他们从失败中奋起,让他们相信自己最后一定能成功。 3、实践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英语的目的就是为用而学。我们应该把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连接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是有用的,完成作业是快乐的。孩子们喜欢用学过的知识去实践。它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学生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如: 学习body时,让学生画画胳膊、画画腿等。 总之,家庭作业设计要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拓展作业的内涵,让英语家庭作业更富有人情味,让学生的家庭作业洋溢生命气息,才能使学生在作业中释放自我潜能,快乐成长;家庭作业才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f1a3bee58f5f61fb63666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