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审美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京剧的审美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京剧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自 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以来,京剧从形成到发展,以其丰富的剧目、华丽的服装、优美的动作、夸张的化装,以及它一辈辈杰出的艺术家,曾吸引了一代代观众,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曾与长城、故宫、圆明园并为中国文化景观的奇迹,成为中国文化的精粹和代表。 (一)写意性 中国传统京剧是以“虚拟说”为核心的“写意”艺术体系,这种“写意”反映在,它不拘泥于现实本身的模仿,不去制造观众的舞台幻觉,而是依照“以意为主”的审美原则“虚拟生活”。京剧写意性主要体现在它的符号化上,象征手法很好地在此运用。 第一,京剧的化装是夸张的,其中最能体现符号特征的是广为人知的京剧脸谱。通过不同的色彩和图案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红脸表现忠勇刚烈,比如刮骨疗伤的关公。白脸表现阴险狡诈,比如司马懿、曹操。蓝脸表现桀骜不驯,而歪脸经常表现人物的心术不正。第二,在京剧表演里,不同的服饰装扮有着严格的角色划分。对每个人物在每一出戏的每一场应该穿什么都有着精细的规定,否则就会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后果。 京剧界内有一条“宁穿破,不穿错”的规矩,它指的是宁可穿一件已经破旧不堪的戏衣即行头,也不能穿一件不该穿的完好的戏衣。比如,皇帝都要穿明黄色或正黄色的戏衣,而太子、亲王则穿深黄色或杏黄色的戏衣。而在剧中扮演乞丐或失意落魄的角色穿的戏衣却叫“富贵衣”。黑色的衣服,上面缝着一块块形状不规则的各色的绸子,来表示衣衫褴褛、满身补丁。这种充满象征意味的符号语言所传达的信息,对于台下的观众来讲,是不言自明的。第三,京剧的表演是程式化的表演,通过自己的一套规定的动作来表示一定的意义。比如,两三卒,千军万马;一两步,千山万里。京剧表演因为舞台大小的限制,不可能完全的写实,因此许多意义的传达都需要京剧表演者的动作以及使用的道具来辅助完成。例如,京剧舞台上,四个龙套就能代表百万雄兵,而他们在台上转一圈就表示已经走过了千山万水。第四,京剧中的道具是经过夸张和修饰化了的舞台用具,而在京剧表演里某些道具在使用时具有独特的象征性。例如,车旗(两块上面画着轮子的方布旗)可充做车辆。而马鞭,一根藤条,上缠丝线,再挂上三五绺彩缨,可代表马。更有趣的是,不同颜色的马鞭还代表不同颜色的马。如果演员执鞭而舞,就表示骑马奔驰;如果提着马鞭行走,则表示牵马而行。第五,在传统京剧中,舞台布景的使用,并不像在西方戏剧如话剧和歌剧 或某些东方戏剧如歌舞伎中那般重要,也即不讲究写实性。很多时候,全部的布景也就是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但这简单的陈设却可以表现丰富的内容。例如,京剧舞台上的椅子可以代表床、门。 椅背上挂上一幅白色的丝绸,就可代表一台织机。而桌子则可以象征墙壁、山峰、或是将军的将台。第六,京剧的音乐优美而讲究,不仅传递人物的情感,而且具有符号功能。例如,不同的场合要按照规定演奏特定的曲牌,如迎宾、宴请等。传统京剧在每出戏终了时用唢呐吹奏名叫尾声的曲牌,观众一听到它就知道戏已经演完了。而且京剧中水声的表达也是要需要音乐这个媒介的,不过江河胡海都是统一用一种声音来表现的。 (二)群众性 戏剧与话剧、音乐剧等都是在舞台上的即时表演,这种方式使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审美距离大大缩减,台上的表演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台下的观众。二三十年代,京剧发展的黄金时代,台下的观众不仅是京剧表演者甚至整个戏班的衣食父母,也是台上表演者情绪的主宰者。 京剧的繁荣与发展,与清朝历代帝后的偏爱与鼓励息息相关。有清一代,除偶尔的几个时段外,宫廷内的戏剧演出一直极为兴盛。京剧在在清廷里的频繁演出对于京城戏剧的影响,乃至于对中国戏剧整体上的影响,都有决定性的深远影响。可以这样说,清朝的皇室贵胄就是京剧表演的第一批群众。京剧诞生的时候,清朝的统治已经基本稳固下来。作为统治者,满清贵族在政治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但是他们在文化和美学上的成就却远远落后于汉族。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天朝的统治者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趣味越来越迎合主流趋向。京剧的诞生与发展,受到满清宫廷直接推动是毋庸置疑的。从道光年间宫中开始有“侉戏 ”即昆弋之外的剧种演出,咸丰年间大量的徽班和秦腔戏班艺人被召进宫演唱乱弹、梆子剧目,直到同治年间,两宫太后主持朝政、尤其是其后慈禧专权时代,渐渐成型的京剧终于成为宫中演唱的主体。慈禧太后执政的时代,京剧更因备受宫廷宠爱而声誉日隆,慈禧本人就是一个京剧迷,在她多次举办的寿宴上,每每都有京剧戏班在宫中的演出。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京剧因为统治者的提携和宠爱很快在民间形成一股旋风。京剧从底层形成,尔后由上层统治阶层的尊崇而盛行开来,经历了雅俗的完美蜕变。京剧打破了阶级的限制,受众人不再仅限于统治阶级。京剧的盛行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京剧表演者的增加,戏班的增多,舞台数目的增多。如此,下至一般的贫民百姓都有机会欣赏到京剧。当然,不断扩大的观赏队伍也为京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力量支撑。票友和票房的形成就是京剧盛行下的一个产物。二三十年代是上海京剧的黄金时代,特别是海派京剧的代表人物周信芳唱红之后,京剧爱好者越来越多,票房也由此进入一个黄金时期。票友主要是指那些富裕的有闲阶层,他们不满足像一般市民一样只是看戏、消遣,他们不仅要看戏,还要懂戏、研究戏、演戏。票友和票房的存在亦是京剧群众性特征的体现。 具体而言,在一个特定的剧场,京剧表演者的表演效果直接由台下的观众当场给出评价。如果一个表演者演出非常成功,台下的观众立马就会给出掌声或喝彩声。反之,台下的观众直接给以嘘声或喝倒彩。在某种程度上看,台上的演员能否顺利地完成演出,主要取决于观众的反映。在这里倒真正体现出“顾客是上帝”这一俗语。 (三)娱乐性和教化 京剧主要取材于中国的古典小说、文学名著和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这对于大众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通俗易懂的。而且京剧的表现方式也特别注重趣味性、通俗性,比如常常会用一些插科打诨的手段,选取一些情节性、故事性比较强的片段,增强戏剧的喜剧性、滑稽效果和表演性。在增强京剧的娱乐性方面,表演者在动作、服装方面也精益求精,追求新颖性和独特性。京剧表演形式方面呈现出来的都是直观的视觉效果,有趣与否,是否得当,观众都是看在眼里的。来看京剧的普通大众一般都是为了消遣娱乐,所以京剧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必须照顾到观众的审美心理和视野期待,否则观众便会觉得索然无味。 京剧在为受众者提供娱乐的另一面,却也承担着教化工具的功能,而且京剧的教育功能甚至比娱乐性更为重要。京剧大度延续着儒家的道德标准,戏剧里所有角色、故事都是遵照这一价值尺度来演绎的。比如取材于《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在京剧里刘备依然是仁德的正人君子的形象,而曹操则是白脸的奸邪小人的形象。当然这都是对正统思想的沿袭。而且京剧选取的故事都是一些扬善惩恶、宣扬忠义仁信等传统的价值观念的典型。比如取材于《西游记》、《宝莲灯》等名著里的京剧故事,一方面这些故事都是家喻户晓的,人们理解起来并没有什么困难,另一方面通过简单的形式传达较大的思想更易激起观众的情绪,使观众与剧里人物产生共鸣,增强人们对正统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京剧里的人物大都是性格单纯的,人物之间存在一个忠奸、好坏的尖锐对立,如果套用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对小说人物的评价,则为扁平的人物。人物的好坏、善恶,都是非常绝对的,好人都是毫无瑕疵的,而坏人则是恶贯满盈、十恶不赦的。这种直观、明了的角色划分更加增强了真善美对人的感染力,在某种层面上看能够净化观众的心灵。 京剧在宣扬真善美以外,还在团结社会各阶层力量上起了重大作用。特别是抗日战争的特殊时期,京剧在演出时结合时事,表现侵略者的罪恶行径,卖国贼、汉奸的可恨丑陋,赞美革命者的爱国精神等。这极大地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统一了全国上下的爱国思想和价值观。 京剧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集中表现,它是伦理的、又是审美的,它是经验的、又是理性的。现代艺术的创作常常从京剧中汲取灵感和素材,张大千的泼墨山水画即来自观赏京剧的美感。最为普及的电视剧音乐中也借用京剧的锣鼓、道具,甚至流行歌曲也借鉴了京剧的演唱风格。中国著名导演李安认为中国的武打电影中的武打动是从京剧武行中来的,而恰恰是武打电影首先走向世界, 其中所蕴涵的正是中国文化的元素。京剧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在当今时代,宣扬京剧文化,继续挖它的审美特质是必要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f22dcacd0d233d4b14e69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