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社会学去思考》读后感2000字

时间:2023-05-11 13:28: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们与陌生人之间

——《通过社会学去思考》读后感2000

“陌生人不仅仅是一个不熟悉的人,而是指我们没有很好地了解的任何人,我们对他根本不了解,或是不知道。”英国社会学家齐尔格特鲍曼这样告诉我们。

首先,陌生人是很不经意就闯进我们的生活的,他们是不速之客,不请自来。这个,我们在生活中处处可以体会得到。他们就处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他们作为我们生活的背景,与我们共处一地,也许天天都见面,就像你每天搭公交车经过的路上,那些数不清的行人,那些街道两边的商铺主人,那些在公交车上的乘客。我们经常与他们相遇,但却不是我们刻求,对于我们而言,他们就是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就是与我们几乎没有交流的陌生人。这其中,也许有些人你认得他的样貌

的同时,你又不能与我隔得太远,相反很多时候你就在我的身边,我们靠得很近。这样,只要你不闯进来,我就感觉安全。若即若离,有一种距离感,既不被侵犯,又不被抛弃,这就是我们与陌生人之间的取舍矛盾。

这种矛盾,既是对立的,又是互取的,不但表现在我们和陌生人之间的取舍关系,更表现在陌生的对立面的位置是否站对了。因为我们人类社会总以各种各种约定俗成的规定去评判事物,不符合这些规定的,就是错的,就会给人一种不和谐感,使人排斥。就比如对于纯粹的物体,一双牛皮鞋很好看,很高贵,但是你把它放在餐桌上,放在垃圾堆旁,就会显得很肮脏。 你只有把它放在精美的橱窗里,穿在干净的脚上,它才能显示出应有的价值。因为它站对了地方。

物体是这样,人们之间也是这样。认定一个人是不是陌生人,是不是陌生团体,我们往往有很多身份的区别,用来界定我们与非我们,也就是我们与陌生人之间的不同。这种界定,是为了给一个群体内的人们提供某种热心的保护,并吸引同类人集聚一起。群体与群体之间,也是我们与陌生人之间的一个界限,属于群体内的人,就不是陌生人,反之则是,会遭受这个群体的排斥。就比如一个个协会,只要你不具备入会的资格,这个协会就怎样都会拒绝你的加入,你被他们排斥在外。对于他们而言,你就是毫无相关的,你的出现和加入只会让他们感觉不适,甚至是威胁。

这是从小的方面来说。一个小团体,往往有能力杜绝外来事物的入侵,以及内部人员的反叛,从而保持这个团体的相对独立的性质,保持自身与外在的陌生关系,保持他们与陌生人之间的取舍关系。然而,对于一个大集体,面对大规模的新来者的报到,则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排斥的。就比如每个城市会有每个城市一定的生活习惯和相对固有的生活模式,我们会因为大量新来者的移民而感到紧张。因为大规模的移民,往往就是一种新文化、新的生活模式的植入。这样会破坏我们固定的生活模式。

这种新来者,就是陌生人。而他们所带来的,就是陌生的价值观和生存方式。就比如我们过历史上多次移民,就比如元朝初期,大量内地人迁往边疆,边疆居民迁往内地,由“汉人”取代了“契丹人”“女真人”。这就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们在强势的陌生人面前显得措手不及。而我们,往往不愿意改变自身固有的模式,去接受一个陌生人带来的东西的。特别是一些有着原始传统的民族,他们是不可能放弃他们的信仰,加入所谓的文明植入,必然会与他们的原信仰发生冲突,为此有可能会给对立的双方带来激烈的战争和悲惨的下场。清朝时清兵入关,宁杀头不蓄辫子的惨烈史实就是这样。

因此,从种种方面可以得到思考,我们与陌生人之间,是扯不断的一种关系。各自有着各自防护域,不管是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都是一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f4d1c43ac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