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蜜蜂引路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三篇

副标题: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三篇

时间:2021-09-28 09:10:5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二年级# 导语】《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具有非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文档大全网为您整理了《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三篇》,供您参考。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结合重点的词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插图。

  2、了解列宁的生平,阅读列宁的故事。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感悟课文,识记本课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激疑:同学们,当我们想去一个地方,却不知道路怎样

  你通常会想什么办法呢?(学生交流),那你们听过蜜蜂也能当向导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读一个故事---------《蜜蜂引路》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4、游戏巩固识字:让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并让该生当小老师主持游戏,巩固识字。

  5、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三、研读

  1、引导学生寻找故事发生的起因。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节。

  2、组织学生读书,引导阅读交流。

  (1)边读边画,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相机理解“附近”的意思。(可以语言叙述,可以画画表示。)

  (2)体会列宁为什么要去找养蜂人?理解“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引导学生换词或造句理解。)结合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或者“为……是因为为……“说说列宁去找养蜂人的原因。

  3、联系事情结果,引发学生读书兴趣。

  思考: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从列宁的话里,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结合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节,体会故事情节的生动性。通过朗读理解养蜂人的“惊讶”。教师适时启发思考: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呢?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附近、谈、派、引、列、蜂”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如: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结合重点的词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并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课前准备: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写词语,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读写。同桌互相检查评议。

  2、指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讨论

  1、提出问题,引导读书: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合作学习:结合插图,想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想办法弄清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可以用语言叙述过程、画路线图、表演等方法。

  3、汇报交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

  如:学生用画画加辅助语言的形式,画出列宁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等景物,然后按课文内容进行叙述。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边说边指,理解课文。学生用语言叙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先……然后……最后……”等,把话说清楚。

  4、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感悟

  1、启发学生思考:你认为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强调抓住课文的相关内容,把自己的理由说得有理有据。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讶、敲”,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学生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注意重点笔画的指导。如:“敲”字应左宽右窄。注意右边“攴”不能写成“支”

  3、同桌互相评议。

  板书设计:

  26 蜜蜂引路

  (仔细观察)

  列宁家 养蜂家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附近:靠近某地的。

  常常:时常

  往常:过去的一般日子。

  惊讶:惊异

  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遇到疑难问题,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是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道理。

  2.能认读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蜜蜂、莫斯科的小资料。

  2.制作莫斯科、小山、蜜蜂、花丛、园子、小房子的彩图卡片。

  3.出示句子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围绕课题,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碰到过困难吗?(板书:碰到困难)

  2.是些什么困难呀?你是怎样克服的?说说看。(板书:克服困难)

  3.如果你不小心迷路了,你会请谁给你引路呢?(板书:引路)

  4.谁了解蜜蜂?蜜蜂有哪些作用?(出示彩图卡片蜜蜂、花丛)

  5.当你迷路时,蜜蜂还能给聪明的你引路呢。(板书:蜜蜂;形成课题:蜜蜂引路)

  二、紧扣课题,启发提问

  1.齐读课题后,引导学生紧扣课题提问题。

  教师帮助学生整理成如下问题:

  1)蜜蜂给谁引路?

  2)为什么他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3)蜜蜂又是怎样给他引路的?

  4)他怎么会想到让蜜蜂给自己引路的?

  2.小朋友真了不起,从小就养成了爱动脑筋提问题的好习惯!那么,我们一起来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并通过认真思考然后把问题圆满解决。大家说好吗?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仔细听老师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思考以上问题。

  .小朋友们,刚才你们一边听一边想,非常认真!还有很多小朋友非常可爱地托着腮,皱着眉在认真地思考呢。不过,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老师还得教给你们一个绝招,要不要?(要)那好,这绝招就是多读!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大家放开声音读课文,尤其要注意课文中的生字,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请问你们喜欢怎样读呢?

  老师适当介绍读书方法:

  1)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2)一边读一边想;3)对读;4)讨论读等。

  (三)学生自由读,生生互动。

  四、精读课文,展示读书成果

  (一)出示问题1),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学生回答是列宁以后,追问:列宁由蜜蜂引路找谁呀?养蜂人找到了吗?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把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说清楚?

  (二)出示问题2),讲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A.课件出示句子:1922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莫斯科的小资料。介绍时可以相互补充。

  2.讲解附近一词的意思。

  教师点拨:读准附近的读音,引导学生弄懂它的意思。

  1)你的座位附近有哪些同学?你住的地方附近有些什么?

  2)现在你们知道附近是什么意思吗?(离得很近)

  3)1922年列宁住在哪里?(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老师知道莫斯科的位置,(随即在黑板上贴图)。哪位同学能帮老师确定小山的位置?学生上台动手贴图。

  B课文还有一个地方出现了附近这个词语,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出这句话读给大家听?

  1).课件出示句子:列宁一边走--------园子傍边有一所小房子。

  2)老师顺着小山在黑板上简画出一条小路,然后出示彩图卡片蜜蜂、花丛、园子、小房子,让学生上台动手贴图。

  3)看贴图,练说话。

  请看黑板上的贴图,用上附近这个词说一句话。

  C.辨析常常和往常

  1)游戏激趣,引发争论。

  小朋友,这里有件很有意思的事:常常这个词语硬说往常这个词和它的意思差

  不多,肯定是它的同胞兄弟;而往常又死不想认。你们来当一当法官评判评判好吗?

  学生辩论。

  2)出示句子,启发辩析。

  a.当地有个养蜂人,列宁(常常)派人请他来谈天。

  b.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

  3)练习巩固。

  设置情境: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往常、常常、经常、时常、平常,学生把词语卡片摘下来放在下面句中,再读一读(注意答案的灵活性)。

  ①放学后,他( )到操场打球。

  ②班长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他( )得到老师的表扬。

  ③我们学校的校车( )都是一个男司机开的,但最近却( )由一个女司机开。

  ④他( )就很爱运动,所以在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

  D.扫清障碍,回归问题2。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用上因为----所以---来回答问题2。

  2)师生小结:

  因为列宁想( ),可是( ),所以列宁就( )。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1.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找到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教情服从学情:如果学生会提到开门的果然是那个养蜂人这句时,随机讲解果然一词的意思。

  教师点拨:列宁敲门时会怎样想呢?(这房子应该是养蜂人的吧)引读开门的果然是那个养蜂的人。

  1)果然是什么意思?

  2)生活当中什么情况下能用上果然这个词呢?

  2.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导朗读。

  1)教师点拨;惊讶一词的意思。先让每个学生都做一做惊讶的`表情;再问惊讶的意思;最后指导朗读对话:谁读得越惊讶,笑着说越自然就可以上台来演。

  2)学生练读

  3)分角色练读

  4)演一演

  a看插图,想场景:列宁和养蜂人可能还会说些什么?

  b模拟表演:一生演列宁站在教室门外;一生演养蜂人.

  3.品读列宁的话,问向导是什么意思?蜜蜂真的会引路吗?

  (四)出示问题3,精读第三自然段。

  1.出示句子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

  A请问,你们读懂了什么?

  b师生小结;列宁之所以能找到以前自己从未到过的养蜂人的家里,靠的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c生字教学与说话教学整合训练.

  1)出示训练题1)我一边仔细观察课后的生字,一边认真思考,发现了( )这个生字的特点是( )。

  2)再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2.出示句子他仔细观察------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

  1)指名读句子,出示课件,一边指黑板上的贴图一边引导学生说。

  列宁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 ),他想蜜蜂采了蜜要飞回( ),而( )往往住在蜂房附近,只要我(
),就能找到( )。

  2)出示问题4,用上果然一词回答。

  五、拓展延伸

  1.蜜蜂为什么会引路?这跟列宁有什么关系?小朋友们以上这些问题解决了吗?学了课文,你的收获一定不少吧?说来听听。

  2.师生小结:在生活中遇到疑难问题,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同学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你是怎样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动脑筋把事情办好的?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遇到疑难问题,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是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2.初步掌握一种学懂段的办法: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连起来说说。

  3.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看拼音写词语:

  pái cǎi mì jīng yà

  ( ) ( )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离得很近——(附近)

  3.请用“附近”说一句话。

  4.字形:读题,蜜蜂引路(正音课题出示)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1课《蜜蜂引路》。蜜蜂给谁引路?——列宁

  二、带读第二段(读懂每一句话,以理解段意)。

  列宁为什么要让蜜蜂引路呢?(请学生口答)

  1.答案从课文的哪一段里面找?

  2.请同学们根据问题来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

  ①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

  ②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

  ③最后一句是说(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

  3.反馈。

  (1)第一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谁来说?

  ①读这句话。“那个人”指谁?

  ②这一句话在说什么?(在黑板上划下来:列宁想找到养蜂人。)

  ③读句子,说主要意思。

  (2)第二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

  ①读第2句话。“经常”是什么意思?(过去的时间里)

  ②“他”指谁?

  ③这一句话是说什么?大家读第二句,谁来说第二句话写什么?

  (3)最后一句,也就是第3句,谁来读读?

  ①这一句话是说什么?(让学生说)住得不远什么意思?(附近)代进去读读。

  ②在句中用“——”把主要词语划下来。

  (4)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呢?(即把第二段意思连起来说说。)

  因为列宁想( )可是( )所以列宁就( )。

  三、研读第三段。(用第二段的学法学习第三段,巩固学懂一段话的方法。)

  1.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他是怎么找到的呢?课文第二段具体写了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能不能像学习第二段那样来学习课文的第三段?。

  (1)第三段有几句话?

  (2)每一句话写什么?(用“——”划出主要的词语,连起来说说)

  (3)用自己的话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请自学课文,边读边想边说。

  2.反馈。有几句话?(口答)

  (1)读第一句,这句话是说什么呢?

  理解“发现”“许多”的作用。这句话该怎么读?

  (2)读第三句话,这句话是说什么呢?

  列宁找到了那个养蜂人。

  把第三句话读完,紧接着说,这句话写了( )。

  3.“开门的果然是那个养蜂的人。”为什么要用“果然”?

  4.列宁原来是怎么想的呢?(即连起来说说列宁是怎么找到)

  四、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

  2.选做一个问题: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1)列宁为什么要亲自找养蜂人。

  (2)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

  (3)第2题用图配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fsv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