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三考点总结

时间:2023-02-14 01:03: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一# 导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文档大全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语文必修三考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5.jpg

1.高一语文必修三考点总结 篇一


  1)判断句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是寡人之过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被动词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吾属今为之虏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省略句

  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亦以(之)明死生之大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则思三驱以(之)为度

  大王见臣(于)列观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

  拔剑撞(之)而破之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

  从而誉之,谓之(为)义

  4)特殊句式。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状语后置句)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句)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虽董之以严刑(状语后置句)

  将崇极天之峻(定语后置句)设九宾于廷(状语后置句)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句)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

2.高一语文必修三考点总结 篇二


  1、华冠丽服:形容衣着华丽。

  2、敛声屏气: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3、顾盼神飞:左右顾视,目光炯炯,神采飞扬。

  4、有天无日:比喻言行肆无忌惮。也比喻社会非常黑暗,没有公道。

  5、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

  6、寄人篱下: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7、小家碧玉: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8、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9、沸反盈天:声音象沸水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10、天有不测风云: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不测,料想不到。

  11、安分守己:规矩老实,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12、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

  13、皮开肉绽:皮肉都裂开了。形容伤势严重。多指受残酷拷打。

  14、胆战心惊: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15、赤手空拳:两手空空。比喻没有任何依靠。

  16、地崩山摧: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17、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18、磨牙吮血:磨利牙齿,吮吸鲜血。多形容像野兽一样嗜杀。

  19、千呼万唤:指呼唤多次,再三催促,形容不轻易出面。

  20、切切私语:指在暗中小声说话。

  21、珠盘玉落: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十分动听。

  22、整衣敛容:现指整理衣服,收起笑容,脸色严肃起来。

  23、秋月春风:比喻良辰佳景、美好岁月。

  24、暮去朝来: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25、门前冷落:形容来来往往的人极少。也作“门庭冷落”。

  26、杜鹃啼血:本指杜鹃啼鸣,形容鸟类啼声的悲苦。

  27、司马青衫:司马的衣衫都被泪水浸湿了。形容十分悲伤。

  28、弃甲曳兵: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29、五十步笑百步: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轻重的区别。

  30、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31、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2、席卷天下: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33、追亡逐北:追击败走的敌军。

  34、因利乘便:凭借有利的形势。

  35、云集响应: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36、斩木揭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37、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38、同年而语: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39、瓮牖绳枢: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40、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41、众说纷纭:各种各样的说法很不一致。

  42、各执己见: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看法。

  43、好大喜功: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些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44、茫无际涯:辽阔浩渺而无边际。

  45、人才济济: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的样子。

  46、撒手人寰:指离开人间,即死亡。

  47、在所不辞:表示处于某种情况,决不退缩、推辞。

3.高一语文必修三考点总结 篇三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

  (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4)是亦走也

  (5)非我也,兵也

  2.疑问句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代词,与“也”连用,表疑问)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疑问代词“何”在此表示反问)

  3.省略句

  (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语“士兵”)

  (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当于“因此”)

  (4)(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省去主语“梁惠王”)

  (5)(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省去主语“孟子”)

  (6)(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

  (7)(王)则日:“非我也,岁也。”(省去主语“王”)

  (8)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

  (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倒装句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

  (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

  (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4.高一语文必修三考点总结 篇四


  一词多义

  (1)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2)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

  数罟不入洿池(密)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扶苏以数谏故(屡次)

  (3)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

  (4)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5)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

  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百发百中(发射)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5.高一语文必修三考点总结 篇五


  虚词

  1.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3.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5.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6.高一语文必修三考点总结 篇六


  古今异义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今:泛指河流)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谷物收成不好;今:凶恶,厉害)

  (3)弃甲曳兵而走(古:跑,逃走;今:行,走路)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保养身体)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今:表示同意,认可)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然意为这样,而意为却;今:转折连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h67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