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张衡三年级|小学三年级语文《张衡》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副标题:小学三年级语文《张衡》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1-06-28 13:24: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年级# 导语】《张衡》一课是一篇人物故事,讲的是我国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张衡》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张衡》原文

  东汉时期,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名叫张衡。

  那时候,经常发生地震。每发生一次地震,都会影响到很多地区。不仅城墙、房屋大量倒塌(tā),还会死伤许多人畜。

  当时,人们把地震看做不吉利的征兆,认为是得罪了上天的结果。张衡却不这么看。他认真记录(lù)、研究地震现象,经过细心考察和分析,发明了一种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地动仪用铜(tóng)铸(zhù)成,形状像大酒坛(tán)。顶上有凸(tū)起的盖。四围铸有八条龙,龙头对准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着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着八只铜铸的蛤蟆(háma),仰着头,张着嘴,对准上面的龙嘴。要是哪个地区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就会张开嘴巴,吐出铜球。铜球当啷(dānglāng)一声,正好落在蛤蟆的嘴里。人们听了,就知道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

  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动仪正对西方的那个龙嘴突然张开,吐出了铜球。按照张衡的设计,这就说明京城西部发生了地震。

  可是那一天,京城洛(luò)阳的人们没有一点儿感觉,也没有听说附近有哪儿发生了地震。大伙儿议论纷纷,都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piàn)人的玩意儿,甚至有人说他造谣生事。

  过了两天,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tíng)报告,说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金城、陇(lǒng)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还发生了山崩(bēng)。大伙儿这才信服了。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他的发明创造,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zhuó)越的贡(gòng)献。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张衡》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鼓励学生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地震电影片断,问学生这是什么现象,面对这样的现象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刚才播放的就是地震,这是一种令人十分恐惧的自然现象,它对自然界的破坏相当厉害。在距今2000年左右的东汉时期,人们还不能正确的认识它,(出示地动仪图片)张衡经过研究,发明了一种用于地震的仪器——地动仪,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人们对地震有了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张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课前你收集了哪些资料?向大家汇报一下。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梳理问题。

  [让学生观看地震的现象,对地震有一个认识,对体会古人类对地震的看法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前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收集资料的能力。]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他们。

  出示生词、生字,检查交流。交流识字方法。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

  说一下,本课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这个环节设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细品课文,读中感悟。

  本课写张衡发明了地动仪,那么哪段话主要写了地动仪。我们就先来学习地动仪。

  1、学习地动仪样子和作用。

  自由读第四段,想一想这部分写了什么?指名读这一部分,其它同学体会地动仪的样子和作用。

  自由读这一部分后,汇报交流地动仪的样子和作用。

  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得这么好的?他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体会写作顺序。再读这一段。

  [设计思路]对地动仪的样子和作用进行透彻的学习和探究,通过正确理解课文,朗读体会,准确把握地动仪的样子和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爱科学,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后面仿写这一段起到了铺垫作用。

  2、体会发明的过程。

  这么精制的地动仪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读第2、3段。

  当发生地震时,当地的人们有什么表现,会怎么想,怎么做?

  但是,张衡却没有这么做,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研究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做的?

  [设计思路]通过让学生走进文本,在阅读时,把自身沉浸到文本的情景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去感受文中的情景,揣摩文中人物在此情此景下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从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设想当时人们对张衡的看法,体会研究时遇到的困难和他的做法,正确认识张衡,体会他对科学的`态度。

  3、学习地动仪的作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出来的地动仪管用吗?人们对这个地动仪有什么看法?

  是什么改变了他们的看法?读读第7自然段。这个时候大家会怎么说?

  你觉得张衡是个怎样的人?请你对张衡说一两句话。

  [设计思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作品思想内容,能结合体验,结合自身的思想,真正从内心领会作品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从而获得情感熏陶和精神契合。这是阅读所追求的境界。由文章中的作者到自己,将张衡的爱科学的思想转化动力,使学生真正受到爱科学教育

  四、从读到写,提高能力。

  1、回顾第四段的写作方法。

  2、仿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写完后交流。

  [设计思路]第四自然段是一个写物的好例子,文章按照先介绍样子,再介绍作用的方法来介绍,在介绍样子时按照先总体后部分,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非常值得我们来学习。因此把这个训练放在这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张衡》教学反思

  《张衡》一课是一篇人物故事,讲的是我国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讲这一课时,我是紧抓本单元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写了什么,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和本课教学目标:读懂课文,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仿写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组织、设计教学。通过教学的过程和学生的反馈情况看,有以下几方面感受:

  1、课前没有让学生朗读课文直接齐读课题后就问学生读了课题后想到了什么?由于学生对课文没有复习回顾的过程,学生当时好像无从下手,我的目的是让学生回顾一下课文的内容,但学生说的内容却漫无边际抓不住课文内容。

  2、教学的内容设计太多,为了在40分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整个教学环节训练的不扎实,有些急躁,走过场现象严重。

  3、仿写的指导练习中选取的粉笔盒、黑板没有特色,指导学生说话不生动,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4、课后链接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应该在朗读后体会到张衡的贡献,引导更多的课外阅读。

  5、课后让学生说想说的话,时间太紧没有给学生评价,也没有激发出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感情。

  6、整堂课指导朗读不到位,重视的学生的理解感悟,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朗读,三年级学生还是以读为主,在熟读的过程中体会会更加深刻。

小学三年级语文《张衡》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i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