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父母给孩子的话:亲子书库:《父母给孩子的七堂人生课》

副标题:亲子书库:《父母给孩子的七堂人生课》

时间:2024-06-06 11:29: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 导语】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以下内容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准备的《亲子书库:《父母给孩子的七堂人生课》》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迪帕克·乔普拉著

  叶欣译

  中信出版社

  传授纯真:七大精神法则

  在心底深处,家长都渴望看到孩子拥有成功的人生。但又有多少家长能意识到精神之路才是人生成功的正途呢?当今社会的做法几乎背道而驰,我们通常不会把成功与精神相提并论。我们教育孩子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如何自我保护、如何与他人竞争,以及如何面对失望、困难和挫折。尽管宗教信仰常被看作美德,但精神信仰一贯被视为与人生成功无关的事情。

  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成功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所以常以金钱、名望或财产多寡作为衡量标准。当然,这些有助于成功,但它们并不能保证成功。我们期望的孩子们的成功还应体现在许多非物质的层面,包括拥有爱的能力和慈悲心、感知并传播快乐、确信生命存在的意义并最终感悟到自身与宇宙创造力的联结。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人生成功的精神层面,能给人以内在的成就感。

  因此,家长的职责是把孩子引向精神之路。这是确保孩子获得成功人生的选择,远比给他们金钱、安稳的家甚或爱与关怀更重要。

  我们应该使用不同于成人的语言来教导孩子这七大精神法则,不要那么抽象。幸运的是,我们能够重新表述这些法则,这样小孩子也能很容易牢记于心。

  法则一:一切皆有可能。

  法则二: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法则三:选择改变未来。

  法则四:不要放弃,顺其自然。

  法则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法则六:享受人生旅程。

  法则七:你的存在必有意义。

  我当时写下这些简单易懂的句子时,并没有停下来思考很多,但过后的回想让我有很大触动。如果我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教导过我这七句话,我的人生肯定会与现在大不相同。我会在懂得一些宝贵道理的同时,也能实际运用这些道理。

  接受过精神技能教育的孩子,就能够回答“宇宙是如何运行的”这一根本的问题;就能领悟自身和外在创造力的源泉;就能践行没有偏见、悦纳他人和诚实法则,这些都是我们与人交往中最宝贵的技能;就不会对生命的意义产生严重的恐惧和焦虑。

  精神的哺育是你能给予孩子的哺育。我说的不是强制孩子遵守一成不变的规则,要求孩子做听话的好孩子、一做错事就要惩罚。七大精神法则中的每一条都不能被异化为一条规定或是死板的教条,而是你对生命独有的理解和看法。身为家长,你的行动比话语对教育孩子更有效。这本身就是精神养育的一部分。

  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精神意义上的生命。这是因为每个孩子生来就具有精神上无穷的创造力和纯粹的感知力,但不是每个孩子都相信这一点。精神必须加以培育、滋养和鼓励,果真如此,一个孩子的纯真精神就会茁壮成长,足以承受来自这个非精神世界残酷现实的考验。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第七条精神法则说,“你的存在必有意义”。一个孩子存在的意义可用简单的日常用语表述如下:

  我今天有什么进步?

  有没有发现自己的某种天赋?

  我得到了什么?

  我做了哪些让别人感到与众不同的事?

  这些都是基于基础问题“我为何存在”所作的一些简单的变换。我们小的时候都自问过这个问题,但当我们发现连家长和老师都没有明确的答案后,我们就放弃了提问。

  一个人若在孩提时没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寻找生命的意义,终有一天不得不在更艰难的环境中找寻生命的意义。通常我们都会在青春期后期或二十来岁时才开始这种探寻,有的人甚至要到中年以后才开始,不幸正赶上人生发展最起伏不定的阶段。无论是青春期后期典型的叛逆和波动的情绪,还是人到中年后越来越多意识到死亡终将来临,“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都难免令人困惑。

  实际上,若孩子在三四岁时就开始学习“你的存在必有意义”精神法则,孩子未来的人生将会大不相同。此后孩子会认为在精神层面找寻生命的意义是件很平常的事,就如同孩子学习123一样普通。因此就不会耽误时间,而在未来的生活中承受内心绝望的煎熬。“我为何存在”就不再会是一个令人恐惧的思考存在意义的问题了。这是一个人所要完成的最快乐的探索,我们把这些法则尽可能地传授给孩子们,正是对孩子们作出的奉献。相对于只把“精神”和“神”永远锁在抽象世界里的无数成年人来说,一个孩子哪怕只学了其中一条法则,也将会获得远比他们丰富的人生——一个更加完满的人生。

  真正的精神成长是在矛盾中改变一个人,它既让人们领悟,又保持人纯真的本性。刚刚为人父母,我们就迫切地告诉自己我们不再是孩子了。这么做似乎很了解人生,实际上我们只是生活经历多一点点而已。从精神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是纯真的。孩子与成人的精神纯真仅有一点区别,那就是成人的纯真是有领悟的纯真,这正是我们所要传授的,即在学习真正知识的过程中保持纯粹的、新鲜的和质朴的纯真本性。

亲子书库:《父母给孩子的七堂人生课》.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ilS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