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选择题及答案-高三历史练习题及答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副标题:高三历史练习题及答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2024-05-20 20:42: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三#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推荐的有关高三历史练习题及答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一.选择题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A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C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2011年全国卷文综17)图5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

  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C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2011年北京市文综19)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B

  A.1946、1949B.1952、1956C.1966、1976D.1978、1982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办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B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据图5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B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A

  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用权D.土地的规模

  图5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C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D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

  (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

  (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4)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C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图6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苴接得益于A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D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经济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以推行为标志,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等地试办“”,改革开放向城市拓展。1990年,中央决定以上海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答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浦东。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C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图6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A

  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二.非选择题

  (30分)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材料二

  近代中国工业十分落后,农业机器主要依赖进口,表1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

  表1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

  单位:1000海关两

  ——摘编自章有义《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集》

  材料三

  2011年初,“十一五”、十二五”交替之际,农业部发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告别了以人畜力作业为主的时代,进入了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时代。

  ——摘自《加速中国农机化进程的强大推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七年纪》,《农民日报》2011年4月2日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8分)

  (2)指出材料二所显示的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状况,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10分)

  (3)结合材料三概括中国当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直接原因,联系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实,分析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趋势。(12分)

  答案要点:

  (1)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2)状况:由农机具在进口机具中所占比重低看出,农业生产已经使用机器,传统农具仍是主要劳动工具。主要原因:民国政府的倡导;近代化在农业领域的拓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人多地少;综合国力弱,农民购买力低下。

  (3)直接原因:政府重视“三农”问题,予以政策扶持;综合国力增强,农民购买力提升。基本趋势:①劳动者素质逐渐提高:古代、近代劳动者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当代形成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②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古代主要使用人畜力;近代开始引进和使用农业机器;当代普遍使用农机具,广泛运用农业科技。

  (27分)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刊》(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6分)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10分)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8分)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

  答案要点: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2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2分)中国内忧外患。(2分)

  (2)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2分)“一边倒”,学习苏联;(2分)底子薄。(2分)

  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2分)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2分)

  (3)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

  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2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分)

  (4)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高三历史练习题及答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js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