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翻译# 导语】本文《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8课文翻译》由©文档大全网写作翻译频道整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有消息称科学家已经成功克隆了一只成年哺乳动物,一项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不可能的成就。这一传闻引发了每个人的想象。
克隆多莉(一只相貌无奇的绵羊)的实验过程,从理论上说也同样适用于克隆人类。
一个克隆人的世界突然间近在咫尺,
科幻小说变成了现实。
此消息宣布之后,为了一个未知世界,一个充满各种不可思议的可能性的未来,各国政府立即起草指导方针。
克林顿总统命令一个全国委员会研究克隆在法律和道德上的含义。
在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已禁止克隆人类,各国领导此时也开始研究克隆其他物种的道德含义。
就像相对论、原子裂变和第一次太空飞行一样,多莉的出现给科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们提出了一长串难以解答的难题。
关于克隆的奇怪问题不断涌现。
首先,为什么有人想克隆人类?
专家们考虑得最多的关于克隆人类的情形可以分为两大类:1)父母想要克隆孩子,要么是想为面临死亡威胁的孩子提供移植器官,要么是想代替那个孩子;2)成年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想要克隆自己。
是否可能克隆死去的人?
有位专家说,如果是刚死去不久,也许就可能。
所使用的克隆方法要求将一个卵细胞和一个含有被克隆人的DNA的细胞核相结合。
(DNA是一种含有我们的基因信息的狭长带状分子。)
这就意味着细胞核必须保持完整。
而人死之后,细胞死亡,细胞核就开始分裂。
但是,的确,至少从理论上说克隆死去的人是可能的。
克隆的人会和母本一模一样吗?
相同的基因不会复制出相同的人。任何认识一些双胞胎的人都知道这一点。
事实上,双胞胎相像的程度胜于克隆人,因为他们至少在母体内分享过相同的环境,通常也在同一个家庭里被抚养长大,等等。
父母可能克隆出一个面貌与第一个孩子相似的人,但是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这两个人的个性会有很大差异。
一出生就被分开的双胞胎,有时可能有相同的个性特征,但是这样的特征出现在克隆的儿子或女儿身上,却只能令人想起失去的孩子。
即使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克隆人也不会和“母本”一模一样。
比如,克隆人的细胞可能会有来自卵子而非被克隆人的能量加工机制。
然而,在母体和克隆体之间存在的身体差异大部分都很小,需要在设备精良的实验室里才能测定。
可能的例外就是生育能力。
成功地实施了克隆多莉的科学家们也不敢肯定多莉是否能生育。
他们会等到多莉到了生育年龄时再确认这一点。
如果父母决定克隆一个孩子以获得器官,那会怎样?
多数专家都认为,如果一个孩子感到自己只是作为一个器官捐赠者来到这个世界,那他的心理可能受到伤害。
但也有为了进行一些非致命器官的移植而生育第二个小孩的父母,对此许多专家也并不反对。
克隆可以将组织适配率从25%提高到将近100%。
如果把被克隆的动物用作器官捐赠体,那我们就不必担心为器官移植而克隆双胞胎了。
例如,猪的器官就和人类的差不多大小。
但是人体会排斥并破坏来自其他物种的组织。
为了克服这一障碍,一家公司正在试图改变猪的基因码,以避免猪的器官受到排斥。
如果该公司的技术人员成功的话,那么用克隆技术来繁殖这样的猪比用现行的方法更为有效。
克隆的人将如何称呼其DNA捐赠者?
称呼“妈妈”不正确,因为提供卵子并生下婴孩的女子才更有资格被称为母亲。
称呼“爸爸”也不对。
传统意义上的父亲只提供孩子身上一半的DNA。
朱迪斯·马丁在用笔名“礼仪小姐”撰写的著作里建议这样称呼:“尊敬的先生/夫人”。
为什么呢?
“不论他们用什么方式将你带到这个世界,”她说,“人总得尊敬自己的祖先。”
这样做还是留下了一些词汇上的难题。
一本词典的主编说,名词“被克隆者”听起来不错,但却不够明晰。
他更愿意用“母本”和“副本”。
克隆对社会还有什么其他含义?
最让人担心的不是克隆本身,而是基因工程──即根据特定的要求故意改变基因来创造人类。
具体地说,有些专家担心会出现一个新的(和不被尊重的)社会阶层,即“克隆阶层”。
有位专家相信,这一情形类似于16世纪时的一种情况,当时的欧洲人对如何对美洲的陌生居民进行归类感到困惑,并无休止地争论他们究竟是不是人类。
问题不胜枚举,而人们只是刚刚开始探询克隆技术出现后的世界的未来。
+++++++++++++++++++++++++++++++++++++++++++++++++++++++++
上星期的新闻报道说,科学家已经克隆了一只绵羊。这一消息引起了学术界和公众的恐慌,他们预想下一个就轮到克隆人类了。
这种反应是可以理解的。
克隆向生物学最基本的规律发起了一次根本性的挑战,因此有理由担心这或许是威胁人类社会和人类尊严的活动的序曲。
然而,这种道义上的反对大多出自一种本能的、未经思索的厌恶。
这种拒绝对此问题作理性思考的行为,甚至使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和其他专家也难以看清这件事的实质。
虽然克隆人类可能不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好处,但也没有人能提供有力的论据证明它会带来真正的危害。
保守派的宗教领袖宣称,克隆人类是对人类尊严的一次重大挑战。
假如克隆的人被当作一种次等动物,权利小,地位低,事实就会的确如此。
但是为什么会想到保护人类权利和尊严的法律不适用于被克隆的人呢?
一名权威律师提出,克隆将会违犯“基因身份权”。
他从何处得来这一权利?
未经通知并征得本人同意,成年人有权不被克隆,这是完全合理的。
但是,如果事先得到允许,那又会侵犯谁的基因身份“权”呢?
有关克隆人类前景的科幻小说所发出的种种真切的警告,仔细想来,却变成了无稽之谈。
例如,有人担心,父母克隆孩子是为了“备用器官”,以备原来的孩子器官移植之需。
但是,同卵双胞胎的父母并不会把一个孩子看作另一个孩子的器官作坊。
为什么克隆孩子的父母会有所不同?
另一个让人不安的想法是,克隆会使人们致力于培育具有理想基因特质的个人(如数学天才、足球运动员等)。
这样的想法很令人反感,不仅仅缘于一种下意识的厌恶,还因为纳粹分子以优化种族之名实施的恐怖行为。
但是,某些团体实施的培育项目和在民主社会里已有先例的更为无害的培育方式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前者迫切地培育某类人因而对其余的人进行毁灭,而后者,比如说律师,则是通过自由地选择与别的律师发生性关系得以实现。
已经有了贮存天才的冷冻精子的精子库,但它们还没有生成一个优等种族,原因是很少有妇女排队等候以这种方式怀孕。
为什么我们要认为克隆人类是与此不同的呢?
那么谁可能从克隆技术中受益呢?
也许是濒临死亡的孩子的父母。
这在心理学上似乎不可信。但是,和一个正常生育的孩子相比,被这样的可疑的父母所克隆的孩子,被关爱或被抛弃的机会却是完全一样的。
患不孕症的夫妇也可能求助于克隆。
这样的夫妇当然也有其他选择(人工授精,或收养孩子),但这不能作为剥夺他们克隆权利的借口。
或者不妨考虑一下理查德·波斯纳法官举出的例子:有一对夫妇,丈夫不幸有某种基因缺陷。
目前,如果这对夫妇想要一个具有自己遗传基因的孩子,他们有四个不甚令人满意的选择。
他们可以自然生育,但却要冒着把疾病遗传给孩子的风险;
他们可以去精子库,冒险尝试不知名的基因;
他们也可以人工授精,然后在将受精卵植入母体之前,或在生育之前,放弃有遗传缺陷的胎儿──尽管这也可能引起反对;
或者,他们还可以请孩子父亲的某位男性亲戚捐献精子──如果有这么一位亲戚的话。
在这个例子中,就连不愿意在显微镜下创造孩子的人也可能认为克隆不是最坏的选择。
即使克隆人类不会给人类提供任何明显的好处,为什么要禁止它?
在民主社会里,除非有证据证明某件事确实或可能产生危害,否则我们通常不会立法禁止它。
在我们尚未继续前进之前,是先要求暂时停止克隆人类的研究,以便系统地研究它所引发的深刻问题。
当克隆研究重新开始时,克隆人类应该仍然会是一项历时长久的研究活动。
而且,如果试图研究,它就应当──而且毫无疑问地将会──在谨慎的检查和层层的法律监督之下进行。
最重要的是,约束人类克隆行为的,应当也是现在保护人权的同一法律。
对于克隆人来说不安全的世界,也会是一个对我们其他人同样不安全的世界。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8课文翻译.doc正在阅读:
新视野大学英语3读写unit8课文翻译: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8课文翻译03-03
2023年北京轻工业展览中心招聘公告(报名时间即日起至5月24日)03-24
浙江2018年中考英语听力成绩查询入口05-13
2020贵州会计硕士调剂基本条件03-22
端午节活动主持人开场词5篇06-01
2018年甘肃期货从业资格成绩查询入口即日起已开通05-21
山东2016年12月英语四级报名常见问题03-01
2020年乡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乡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开头五篇10-08
致敬我的老师作文500字07-03
7年级上册英语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