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及知识点

时间:2023-08-11 05:07: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案# 导语】《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意境壮阔,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文档大全网为大家准备了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及知识点,供大家参考阅读。

1.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诗歌语言,了解郭沫若诗歌风格及新诗特点;

  2.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联想,领略诗中所展现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3.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意象特征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赏析诗歌艺术特色;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人论世,体会诗人摧毁旧事物、创造新世界的热情与决心,感受“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二、重难点

  重点:把握诗歌意象的内涵和意境之美,体会抒情主人公的“巨人”形象,理解“力”的内涵。

  难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主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朗读导入,知识铺垫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首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诗歌

  1.这是一首五四时期的新诗,请同学们从这首诗中找出你觉得可以体现出“新”的地方。

  预设回答:“新诗”“新”在何处?

  ·句式长短不一;

  ·不讲究韵律;

  ·白话入诗;

  ·语气词的使用;

  ·感叹号的使用;

  ·感情直白强烈;

  ·选取的意象非传统意象;

  ……

  2.明确“新诗”与“自由诗体”的概念。

  【新诗】:新诗也叫现代诗歌、白话诗,是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的。一般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包括现代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等。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张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新诗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较大的影响,对新诗的艺术手法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从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一直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

  【自由诗】是新诗的一种,指在诗歌语言形式上不受格律限制的、较为自由的诗体。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的一项成果,与当时诗歌内容革命性变化密切联系在一起。这类诗运用现代白话写作,打破僵硬的格律要求,诗行长短不定。

  环节二:分析诗题,整体感知 

  1.提问:诗题“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能否换成“站在地球边上放号”?(联系“独立寒秋”)

  明确:不能。“立”比“站”更具有一种审美意蕴,能够让人联想到巍峨的山、肃立的士兵等,更能展现一种高俊挺拔、庄重威严的姿态,让人回味。

  2.提问:“谁”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明确:抒情主人公“我”。“我”立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向整个世界呼喊,“我”应当是一种巨人的形象。 

  过渡:跟着这个巨人的目光,我们看到了地球上哪些景象呢?默读课文,圈点勾画。

  环节三:深入文本,品味意象

  1.抒情主人公在“地球边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圈画出诗中的意象,并思考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写景集中在前四行。

  (1)白云:怒涌的白云。

  明确:“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白云给人的感觉总是高洁、飘忽、轻盈的,往往表达了一种思乡离别之情或是归隐心志。但在郭沫若笔下,无数的白云攒聚、堆叠在一起,使其具有了厚重感和动态感;用“怒涌”来修饰白云,使原本轻盈的白云也沾染上狂飙激荡的情绪,暗含着令人心惊动魄的力量,开启了一幅壮阔的景象。

  (2)北冰洋

  (3)洪涛

  (4)太平洋

  明确:三者都是与海洋有关的意象。

  在我们的古典诗歌中也有“海”的意象,例如“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这些诗句都没有对“海”本身进行具体直接的描写,海似乎是渺远的、神秘的、静穆的。古典诗中有的更多的是江河的意象,如“湘江北去”,或者是“滚滚长江东逝水”。那老师想问这里的意象换成大江大河可以吗?不也有滚滚洪涛吗?虽然它们的气势也是雄壮宏伟的,但还是不同于真正的海洋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江河总是有方向的,而大海是没有方向的,因为大海太过宽广,就像诗人所说是“无限的”,诗人正是利用海洋这一特点来抒发对无限自由的追求。“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这力量是从四面八方、铺天盖地而来,洪涛就是这种力量的具象化。

  2.结合创作背景,分析“洪涛”的象征意义。

  明确: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不久,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迅速席卷全国,就像洪涛在太平洋上滚滚而来,以巨大的破坏力,冲决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网,同时也带来了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

  环节四:深入情境,体会情感

  过渡:

  诗人所选取的景物都是蕴含着无穷的力量的。所以当抒情主人公看到这样壮阔的景象时,不禁对这样的力量开始感叹。后三行都是抒情,抒发对“力”的赞美。

  1.“毁坏”什么?“创造”什么?为什么“努力”?

  明确:“毁坏”是毁坏旧世界、旧中国、旧社会、旧文化,荡涤黑暗与污浊;“创造”是创造新世界、新中国、新社会、新文化,创造新时代的文明。毁坏与创造需要以人的热情和伟力而完成,“不断的努力”是实现毁灭与创造的希望所在。

  2.如何理解最后一句“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明确:“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是力的形态,照应之前怒涌的白云、滚滚的洪涛等;“力的音乐,力的诗歌”是力的声响,仿佛让人听到滚滚洪涛拍岸的声音,“力的律吕”则是力的韵律,是内在所蕴含的一种积极进取、奋发昂扬的精神,以及摧毁旧事物的勇气与坚定。

  3.总结归纳“力的内涵”。

  明确:“力”是全诗的诗眼所在。“力”既是自然、宇宙之力,是自然界运转的动力;也是毁坏、创造之力,是人类社会革新之力。

  总结:这首诗的描写的巨人形象,不仅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也是当时无数致力于除旧布新、改变中国现状的青年志士们的化身。通过对于这种革新之力的歌颂,表达了五四青年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四、作业(二选一)

  试分析归纳本诗的艺术特色(不少于三点)。

  阅读郭沫若同时期作品《炉中煤》,从形式、内容和艺术手法上说说这首诗的特点。

2.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反思 篇二

  本学期我任教高二年级,今天的同课异构活动我是借班上课。由于教材新,借班上课学情新,第一次使用统编教材上课教法新,对我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挑战。而现代诗歌一直以来是高中语文教学避开的难点题材,如何在课程标准视域下解读这首新诗,又符合本校的学情,这是本节课必须解决的客观难题。

  考虑到是诗歌体裁,也考虑到本校的学生基础,认真研读教材第一单元的单元#教案# 导语和单元学习任务、厘清本单元对应的学习任务群后,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框架:意象——情感。单元#教案# 导语第三段一般是对单元教学篇目的教学提示,其中有很重要的一个提示是通过作品意象把握情感,契合单元教学要求。如何安排教学内容?联想到学生从小接触古典诗歌,于是我找到一个教学切入口:由古典诗歌意象的解读迁移到现代诗歌意象的解读,以古典诗歌意象作为理解现代诗歌意象的引子,让学生加深对诗歌意象的理解,为明确意象传达情感做好铺垫。

  从这个教学框架出发,课堂上我设计了四个环节:读、品、思、写。首先让学生诵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现代诗歌,和两首古典诗歌《静夜思》《咏柳》进行比较,进而掌握现代诗歌朗读技巧和方法,并进行了古今诗歌朗读方面的指导。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古典诗歌富有音乐美,那现代诗歌如何朗读?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在朗读方面的兴趣,课堂气氛得以充分调动。但不足的是,由于时间比较紧迫,对学生的情绪调动和个别字词正音指导不够。

  教学第二个环节——品意象,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两首古典诗歌的意象的解读,学生已经明白什么是意象。这里,我设计了一个任务:明确意象特点及选用目的。在这个任务驱动下,各小组迅速找出意象并归纳出意象特点,且能答出这些意象选用的原因,明确在“五四”运动潮流之下郭沫若渴望摧毁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决心,通过对“力”的礼赞来回应已经觉醒的年轻一代知识分子应有的使命。这个教学环节仍然是小组活动,由于在朗读环节中已经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这个活动完成效果较好。

  第三个环节,是顺承以上两个活动而来的。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对青春的吟唱,本篇又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觉醒的知识分子的赞歌。为此,课堂上,我以“思一思:责任担当”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当代社会背景下年轻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使命。这个环节由于是学生个人回答,学生不能完全放开,但旨在引导学生在新时代下如何做好人生规划,进行德育渗透,引发他们对青春价值的思考,还是有必要的。

  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写作环节,要求学生以《花样年华,诗意青春》为题写一首新诗。这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课后作业,通过掌握本篇以雄浑壮阔的意象表达热烈奔放的情感为章法,选择意象学写诗歌。这是单元学习任务,单元学习任务是学完本单元内容后的综合性任务。其实,单凭完成一首诗歌教学不可能让学生掌握其写作技法。因此,我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切入点很小,只要学生选用意象,不拘泥形式要求,尝试学写诗歌也就达到要求了。

  总体来说,这节课自我评价还是觉得值得肯定的:四个教学步骤环环相扣,小组活动热烈有效,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体现在课程标准下以任务和活动为主、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课堂模式。但由于时间仓促,还未认真研究对应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未落实在文化常识的介绍以及对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在新诗歌重要地位的介绍。另外,课堂上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方面也有所欠缺,需要再进一步改进与加强。

3.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知识点 篇三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字鼎堂,四川乐山人。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1923年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编辑《创作周报》《洪水》,提出“革命文学”主张。1928年起旅居日本,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出版诗集《女神》《瓶》《前茅》《战声》《凤凰》等。

  生命意识

  郭沫若汲取了西方自古典人道主义至柏格森、弗洛伊德等纷繁的现代生命哲学的精髓,以律合自然界奔腾不息的生命流动的进取之道,从涵养一个圆满的自我人格开始,热切地呼唤着一个尽善尽美的社会秩序的到来。从《日出》等作品中,都可以体会到一种奔腾不息的力量,无论是喷薄而出的新生的太阳、如烈火一样燃烧的天狗、涅槃的凤凰,还是大都会的脉搏、无限光海中孕育的生命的情调等等,无不洋溢着强有力的生命冲动,燃烧着生命之火。可以说郭沫若的创作就是一部部由作者的自我冲动向外扩张以唤醒宇宙万物生之律动灵之共鸣的生命交响曲。主体精神的无限扩张,使自我超越于自然之上,成为无限的存在,宇宙不朽,人的主体精神在向宇宙的无限伸展中必然导致人的不朽,他的作品洋溢着的对力、生命力、创造力的崇拜和赞美,向读者展示了郭沫若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他用生命现象所显示的生命冲动和新陈代谢的自然法则,来否定现存的不合理秩序和制度,用对完美的人生理想的追求来表达对生命发展进化的追求。

  泛神论思想

  郭沫若对人和自然永恒关系的探索与构想,对表现自我的审美方式的选择,吸收、融合了泛神论思想的某些观念似乎已成定论。而“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的命题的生发,更是他泛神论思想的宣言。他以斯宾诺莎为代表的泛神论从肯定神出发,最后归结为对神的否定,认为神即自然,无所谓超自然的创造一切的拟人化的神或权威存在。郭沫若宣称“泛神便是无神”“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作为神之表象的“自我”与自然万物一样有生有死,人只有到了“无我”,即去掉一切“私欲”之后,才能与创生万汇的本源天、地以及周围存在着的“生动着的力”即宇宙本体相暝合,才能达到“永恒”。郭沫若认为人要超越自我,将自我的生命、精神、人格、情感具象化到每一件事物和整个宇宙,把宇宙的本质看作是自我的本质。在这宇宙与人的同一中,感性的个体,有限的自我从而获得时间的永恒与空间的无限,这样生命哲学与泛神论两种学说在郭沫若这里得到天衣无缝的糅合,生命哲学所竭力张扬的生命力“生动着的力”,便是泛神论创生万汇的“实体”“神”,强烈的生命意识促成了他“我即是神”以及“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等命题的生发 。

4.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知识点 篇四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5.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知识点 篇五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这是一幅惊心动魄的力的画图,力的颂歌。写作这首诗的时候,作者正在日本福冈的九州大学医学部留学,那是在中国的“五·四”运动爆发不久的时间。“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的“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动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年轻气盛的郭沫若,使他的如椽之笔,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机。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再推开一层说,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正如滚滚而来的洪涛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坏力,冲决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网,同时以伟大的创造力建树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五·四”运动所展示的中国未来,是光辉灿烂的图景。从第二个更宏观的思想层次说,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也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日本,冲向中国,并且势将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这是历史前进的不可阻挡之势。诗中所描绘的全部力的形象,同样可以看作是新兴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的强起奋进图。诗人在同年写的《笔立山头展望》一诗中曾以极大的热情歌颂这种新兴的生产力:“一枝枝的烟筒都开着了朵黑色的牡丹呀!哦哦,二十世纪的名花!近代文明的严母呀!”互相参照印证,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

  这首诗堪称为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代表作之一,从其诗歌中最能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据作者说,在那段时间里,“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暴飙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我的作诗的经过》)阅读这首诗,读者最突出的感受正是这种惠特曼式的“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它是在感情激荡时一气呵成的,是火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其气势汹涌,灼热逼人,使得后代的读者也感同身受。郭沫若一向主张,诗不是“作”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作”有造作之意,而“写”字在古汉语中可以和“泻”字通用。郭沫若的早期诗歌,很多都是灵感到来一泻直下的产物。读这样的诗,读者会感到作者就站在读者面前,他的火热赤诚的心,澎湃激扬的热情,一下子就把读者全部感染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lFv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