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赏析

时间:2022-12-15 20:29: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务员考试# 导语】申论主要考查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今天®文档大全网为您推荐了2023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赏析,欢迎您的参阅。
149.jpg

1.2023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赏析 篇一


  中国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时代发展呼唤文化复兴,然而现今的中国却面临文化“失根”的风险。比如在城市建设追求高大全忽视了文化底蕴;文艺作品为追求经济效益,粗制滥造。国家之魂,文化铸之。要推动时代前行和民族发展,需要解决失根难题,树立文化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需要规范标准。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文化以其无声的形式诉说着先人的智慧和美德,融进影视作品中、潜在建筑地名里、藏在乡风民俗下。然而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千城一面、粗制滥造缺乏内涵、大操大办等现实问题。这些做法让文化变了味道,影响着城市的“气质”和“颜值”。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政府的领头羊作用未发挥好,对于此类问题睁一只闭一只,得过且过,缺乏统一的标准,更是对于此类现象听之任之。政府只有以刮骨疗毒的魄力转变思想,明确相关标准、发布通知、落实核查并做好公示,才能留住文化精神,涵养文化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需要媒体宣传。越来越多的国民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但是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中华文化。媒体对各地整治不规范地名问题予以公开;《国家宝藏》等良心节目通过创新形式留住传统文化内涵;xxx广播等广播电台播放公益广告延续民族优良品质;微博等新媒体通过头条方式让文化产品变成网红……尽管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各良心媒体传递的精神,发挥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约束不良问题,宣传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各个媒体也要向优秀媒体看齐,抽取部分黄金时间用作和文化相关的公益广告,以此传递正能量,留住文化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需要顺应民意。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延续者、传承者,文化的创新和传承需要充分发挥群众作用。政府对于地名的命名应该尊重民意,发挥好群众作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也离不开继承人;古诗词、书法、水墨等文化的延续也离不开公民。唯有在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充分尊重民意,才能让居民生活得更加舒服,精神更加充实,同时对于文化本身而言也是保护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化传承延续的过程中,诸如地名的修改、传统文化方式的要广听民意、善听民声。

  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以尊老爱幼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以长征精神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改革精神为代表的先进文化。而当下文化发展未来的路还很坎坷,只有通过政府标准的约束、媒体正向引导、民意的发挥,才能让文化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2.2023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赏析 篇二


  历史实践无数证明,创新是第一生产力。而面临当今国际严峻形势,单边主义,逆全球化,保护主义盛行,而如何打破僵局,屹立于世界舞台之林而不倒,更需要我们凭“新”而变,从“新”出发,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先机。

  凭“新”而变需要以高质量发展,闯出新路子。我国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对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品质更高。而曾几何时我们是代加工的代名词,是国际品牌的代加工厂,进而出现一些山寨伪劣产品,其实分析其背后不难发现,其根源就是创新力不足,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为此要不断增加优质产品的服务供给,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人民的需求,不断提高创新力,提供优质服务进而为高质量发展筑基。

  凭“新”而变需要以数字经济,谱写新篇章。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处于低迷下滑状态。而如何让产业复苏,市场回暖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数字经济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中国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各大品牌线上直播带货,导购变主播,转换销售场景,摆脱低迷困境;线上购物,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服务新模式,更带来极具温情的体验;而线上问诊,借助数字化手段,更是解决了看病难的社会问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无不彰显信息时代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又一次更新迭代,尽享信息时代的速度与激情。生逢盛世,共享机遇,未来更应以数字经济为共同富裕目标添砖加瓦。

  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十三五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领人民摆脱疾苦,而十四五新征程,巩固脱贫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更需要我们抓住机遇。

3.2023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赏析 篇三


  去年以来,我国就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理论,致力于让“稳”和“进”相互促进。以稳求进,以进固稳,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扭住“稳”的关键点。经济稳,人心稳、大局稳;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要看到,高质量发展是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宏观稳定成为稀缺的资源。开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我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市场供给总体充足,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支撑宏观经济的各项重要指标总体平稳。更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和强大的韧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些都是我们“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信心所在、基础所在。与此同时,稳市场、稳预期政策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有基础;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稳产保供守住农业基本盘有基础,外贸平稳发展有基础......中央“稳”的政策导向更加鲜明,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战胜当前的困难和挑战,完全有信心、有底气稳住经济的基本盘。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找准“进”的切入口。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了一些新亮点、向好趋势,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累积增长。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40.8%、24.3%、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创新发展态势持续;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3%,绿色转型稳步推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7%,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围至132个城市和地区,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政策上,在需求侧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举措,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在供给侧打出了保畅稳链纾困“组合拳”,大力稳定产业链大循环、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事实表明,我国经济不仅大盘稳定、总量扩大,更有结构优化、效益提升,“进”的动能持续涌动,必将为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合力。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认识和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法,坚定必胜信心,掌握发展主动。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宏观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

  实践充分证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稳求进、以进固稳,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智慧和魄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n7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