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水墨山水画|无示范儿童水墨教学的启迪

副标题:无示范儿童水墨教学的启迪

时间:2023-07-03 13:15: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天:感受水墨
赵曼丽老师在教学中.她一直用亲切的、生活化的语言向孩子们描述着如何感受生活,但却没有为孩子们示范一笔如何表现水墨。她认为 生动形象的语言会加深儿童对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有意思的谜语、引人入胜的故事、朗朗上口的儿歌和散文,能够使儿童对这个世界有更丰富的感知.成为他们思维的鲜活材料和组成新形象的重要储存。如“小雨沙沙”、 “春姑娘来了”、 “笨笨熊”、 “柳树大嫂”、 “害羞的月亮” ……
在第一天的课中.赵曼丽老师力求引导得轻松和简单只用语言简单讲解笔墨工具的特性,没有强调拿笔的姿势和要求,直接让孩子用毛笔蘸水和墨去寻找富有变化的线条.让孩子的注意力放在好玩儿与水墨落在宣纸上产生神奇变化的效果上,而不是如何拿笔及坐姿是否到位上。
她为什么这样教学.赵曼丽老师说: “自己在教学中一直如履薄冰,生怕会误导了孩子。”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教学观与学生观,在她的水墨课堂上看不到教师的范作,看不到水墨技能的具体演示教学。例如. 《线的引导》中,先让学生开眼:看看国画大师的点线面作品.让孩子们通过视觉图像对水墨作品有个初步印象,打破畏难心理。然后引导主题——线的寻找.让孩子了解生活中不同的线以及它们给予人的不同的感受,让孩子们在大胆画出第一笔的时候就要有情感的注入。课堂是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时刻会有很多“意外”等待老师去发现和解决。如何做到收放自如是教学的智慧和难点。让孩子们在变化中寻找到自己独特的表达语言,个性化的笔墨语言就慢慢地开始呈现了。
参加观摩的美术教师们似乎不明白这样教学的本质是什么,用赵曼丽老师的话来说: “如何更大程度地去保护儿童的纯真天性,让每一个儿童都能用艺术语言去自由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是我这几年的探索。”让美术老师们吃惊的是,1 0个孩子虽然过去没有接触过水墨画,但他们笔下的作业竟然是如此精彩

无示范儿童水墨教学的启迪.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ndF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