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卷1,2017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现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副标题:2017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现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时间:2023-10-19 11:26: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外交方针: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外交成就:①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②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中国外交走向成熟。(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1954年,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中、苏、美、英、法等国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
  ④1955年在万隆会议(亚非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会后更多亚非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5年,亚非29国政府首脑在印尼万隆举行国际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大。
  原因有:①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最主要)。②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2)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定上海《中美联合公报》。
  1978年中美签定《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4)中美关系正常华和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揭开了中国与美、日关系的新篇章。
  有利于中、美、日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3、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及作用
  在联合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作为发展中国家为积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加强与东盟和欧盟的合作;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性和地区性组织,扩大并深化了多边外交关系,为中国在新世纪拓宽发展空间奠定了良好基础,赢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国际信誉,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2017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现代中国的对外交往.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ndb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