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时间:2023-09-08 05:35:0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案# 导语】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文档大全网为大家准备了《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一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教学力求体现这一理念。本教学以疑探为核心设计教学过程。首先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他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接着采用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当点拨,精讲,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朗读,以读导悟,悟其义、悟其情、悟其理,使学生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地球仪。

  2.准备地球的一些相关数据,地球遭破坏的图片。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关于地球和人类关系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升空了。好,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睁开眼,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

  2.播放太空行星运行的录像,地球逐渐清晰,最后定格。

  3.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大家认识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地球)大家喜欢吗?请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地球。(地球,你真美呀!地球,你好伟大!)

  4.揭示课文题目,引发质疑。

  今天学的课文的题目,不是“地球”,而是“只有一个地球”(板书:只有一个)。看了课文题目,你的脑海中一定涌出一个个小问号,快说说吧!(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想告诉我们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的情景,有了问题学生才会思考,才能有学习的动机,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愿望。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主动、大胆地围绕课文题目提出疑问。

  二、逐步引导,自学自探

  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整理出了今天的自探提示。

  1.出示自探提示: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用你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和词语。

  (2)一边读,一边注意自己的感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注上标记。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地球的?

  2.自主学习,寻求答案。

  设计意图:自主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

  三、小组合作,解难质疑

  1.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合作交流,逐一解决“自探提示”中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合探,交流感悟。

  (1)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出示生字,交流书写。

  ①在这些生字中,你认为哪个字在书写时要提醒一下同学们?

  ②学生自由说。

  预设:“蔼”和“竭”有一部分相同,可强化不同部分,以区别字形;要注意指导“莹、资、篮”和“滥”的读音。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地球的?

  (4)你能根据本文描述的地球的四个方面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学生尝试概括)像这种把每部分的内容合并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叫“段意合并法”。

  (5)文中有一句话把这四个方面都概括进去了,你能找到这句话吗?

  ①出示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②导读:这句话中,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请你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

  设计意图: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掌握了多种自主学习方法,这使得学生对识字、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识字、阅读中去,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读完之后又能在小组中与同龄人交流他们的收获、他们的情感,他们的自我学习价值得以体现,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他们的再次学习。

  四、“聆听”地球,美丽、渺小

  1.过渡:是啊,文字后面是地球母亲的心跳,是地球母亲的呼吸。我们默默地读,静静地听,就能听见地球母亲在跟我们诉说呢!我们先默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听听地球母亲首先会和我们说什么。

  2.学生认真阅读、倾听。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3.汇报交流。

  (1)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①你是从哪段文字听出来的?那我们一块儿来瞧一瞧吧。大家闭上眼睛,地球母亲正在向我们走来,看看,她长什么样?

  ②出示图片配句子教师范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③说说你看到的地球母亲。

  ④地球母亲如此美丽,你想对她说什么呢?

  (2)渺小。

  ①是从哪儿“听”到的?

  ②小结:是的,如果我们把地球跟太阳作个比较,一个太阳抵得上130万个地球呢!(生感叹)地球是渺小的。(出示词语:渺小)非常微小。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营造聆听地球母亲的情境氛围,既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真实、具体地感受地球的美丽壮观,从而拉近了学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五、课文回顾,质疑再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本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许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请提出来吧!(预设:地球为什么容易破碎?)

  设计意图:在学生感知地球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再次质疑,能激发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有的放矢地提出更有价值、值得研究的问题,为进一步挖掘文本打下基础。

  六、结合课文,拓展训练

  指出各句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B.打比方C.作比较D.列数字

  1.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

  2.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

  3.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4.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的形式感知课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从而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妙处。

  第二课时

  一、激情回顾,质疑导入

  1.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提出了好多有价值的问题,想想哪些问题我们没有解决,或者是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请大胆提出来吧!

  3.学生提问。(重点问题:地球为什么容易破碎?)

  设计意图:创造性思维是从问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

  二、放手学生,引导自学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心聆听,感受到了地球母亲的心声,感受到了地球母亲的美丽与渺小。接下来,就让我们像上节课那样,默默地读,静静地“听”。

  2.出示自探提示:

  (1)默默地读第3自然段及以后的部分,静静地“听”,“听听”地球母亲还在向我们诉说什么。

  (2)你想到了什么?

  3.学生读书“聆听”。

  4.小组长组织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科学合理地组织小组学习,既能让学生感到强烈的个人责任,又能让他们认识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性。

  三、小组合作,交流解疑

  过渡:通过读文你能听到地球母亲在说什么?

  (一)自然资源的有限。

  1.地球拿哪些资源养育了人类?(讨论交流后板书:自然资源——矿产、水、土地、生物……)

  2.自然资源是无穷无尽的吗?(板书:有限)能举例说明吗?(指名交流:如,矿产资源的生成、土地资源的有限……)

  3.总结:这类资源来得不容易,我们把它叫做“不可再生资源”。这种资源真是“来之不易”。地球用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养育了人类,多么无私啊!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地球真是太可爱了。)正是由于她这么可爱,作者给了她一个怎样的称呼?(称她为“人类的母亲”。)地球的确具有母亲的情怀,你说地球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生口头填空,如“可爱的母亲”“无私的母亲”“伟大的母亲”“乐于奉献的母亲”……)

  (二)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根据各自所画的内容回答。

  2.第4自然段写人类对地球的破坏“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读到这时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指名交流环境问题和由此造成的灾难。)

  3.不光是这些,看看地球每天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4.母亲原先健康的身体已经伤痕累累,满头的秀发已经脱落,先前明亮的眼睛已经暗淡无光。你们能用一些词语说说母亲的现状吗?(伤痕累累、遍体鳞伤。)

  合同交流:

  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两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

  (三)在宇宙空间,“我”是你们的母亲。(不能移居。)

  1.你是从哪听到的?

  2.结合回答出示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3.还有谁也听到了这个意思?说说看。

  4.40万亿千米!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太远了!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地补充地球母亲每天发生的变化,即地球母亲每天承受的痛苦,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我们只有一个家园——地球,精心保护它吧!终于成了所有学生的呼声。

  四、感情诵读,深化表达

  1.我不由得想起了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文章——《田野里的哭声》。想听听吗?(教师感情诵读)

  东方欲晓,晨曦初露,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倾心交谈。

  …………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溪水像失去儿子的母亲似的在号哭,于是我问道:“甘美的溪水呀,你为什么哭泣?”它答道:“因为我不得不流进城里,但在那里,人们鄙视我,他们用葡萄酒代替我饮用,而用我去为他们洗涤污垢。不久,我这冰清玉洁的身体就会变成污泥浊水。我怎能不号哭?”

  随后,我侧耳细听,又听到鸟儿仿佛号丧似的在唱一首悲歌,我就问道:“漂亮的鸟儿啊!你们在为谁号丧唱挽歌?”一只小鸟走近我,站在枝头上说:“人将带着一种该死的器具,像用镰刀割草似的把我们消灭掉。我们正在相互诀别,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谁会幸免于难。我们走到哪里,死神就跟随到哪里,我们怎能不号丧唱挽歌呢?”

  2.出示填空,引导学生深入感悟:

  昨天,我们的母亲(  );今天,我们的母亲(  )。而伤害母亲的竟然是(  ),这才是最让母亲心痛的!

  3.其实我们什么都不必说了。面对地球母亲哀伤的眼神,作为她的孩子的我们又该如何应答呢?这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应该直面的问题。大家静静地想一想,然后写下来吧。

  4.学生思考、写作,然后全班交流。

  结合课文内容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在阅读探究之余,做到读写结合,既是一次小小的课堂练笔,同时也是一次自己心灵的舒展与释放。让地球妈妈从此不再伤感与流泪,让地球儿女们一起呼唤、呼喊——“只有一个地球”。从而激起学生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理解课题,回顾拓展

  1.同学们,千言万语,汇成这一句话——(在“地球”前板书“只有一个”)地球的明天会如何,就在于你我他,就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警示同学们,大声读——只有一个地球。

  2.作业超市。(任选一个)

  (1)科学考察活动:关于水、大气、森林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调查报告及治理建议。

  (2)配合世界地球日,到社区去作宣传,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3)创作环境保护广告语。

  设计意图:布置实践性作业,为学生搭建了实践平台,既有利于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又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促进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的统一。

2.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二

  设计说明

  本课精选了三首古诗,分别是《浪淘沙》(其一)、《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浪淘沙”是唐代曲名,刘禹锡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淘金者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江南春》这首诗中,作者杜牧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和忧国忧民的情感。《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作者因为恰当地用字,使平淡无奇的景象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院内清幽环境令人陶醉,门前的景物在诗人眼里是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赋予人的感情,“护”和“送”显得那么深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搜集描写春天的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借助课件,谈话导入

  1.(播放课件少儿歌曲《春晓》,学生倾听。)古诗是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我们从牙牙学语开始,《春晓》《静夜思》就一直伴着我们成长。今天,我找同学来背一背你知道的古诗。

  2.导入:同学们的积累真丰富。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一组古诗。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经历,他们眼中的景色也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歌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背古诗能有效地调动课堂气氛,通过古诗的积累感受古诗题材的丰富。

  二、学习古诗,复习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浪淘沙》(其一),在学古诗之前,我请同学来说一说学习古诗的方法。

  (1)解诗题(2)知诗人(3)明诗意(理解大意)(4)悟诗情(品意境,悟感情)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掌握方法,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有目标、有方法。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根据自学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学习。

  (1)根据注释解诗题。

  (2)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3)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4)根据注释和过去学习古诗的经验,用解词法、扩词法、想象法理解古诗大意。

  (二)集体反馈。

  1.说一说你对“浪淘沙”这个题目的理解。

  浪淘沙:唐代曲名。

  2.把你了解的“刘禹锡”和大家分享一下。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3.指名读古诗。

  纠音曲(qū) 簸(bǒ)

  指导书写“涯”左边是三点水,右边“厂”里边是两个土,上横短,下横长。

  4.交流理解诗意。

  (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①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

  ②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

  a.过渡:能根据注释和查阅资料来理解诗意真棒,不过老师有点疑问,“九曲黄河”你为什么不说千曲,百曲呢?真的是万里沙吗?引导学生了解古汉语中的数字一般是虚指。“九曲”意思是黄河曲曲折折。

  b.引出:这里是夸张的手法,自古以来黄河相传就有九曲十八弯的说法。

  c.提问: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的气势?(板书:雄伟壮观)

  交流回答:九曲黄河、浪淘风簸。

  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磅礴的气势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看到大家读诗这么积极,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请给老师一点温馨提示吧!

  预设:把字读准,声音洪亮。把“九曲黄河”“浪淘风簸”读重些,豪迈些。

  (2)学习第3、4句。出示诗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①全班齐读。

  ②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引导学生想象: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直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想象一下牛郎织女的家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想象、写实)

  预设: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优美。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③指导朗读。

  (3)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设计意图:通过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四步学习方法学习古诗,在理解古诗过程中抓住重点词朗读品味诗歌意境,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感悟黄河的雄伟壮观。不同层次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到师生互动。通过想象、作画、描述牛郎织女的生活,然后和淘金者的生活进行对比,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方法迁移,自主学习

  (一)解诗题。

  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知诗人。

  介绍作者: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三)明诗意。

  1.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3.学写生字“莺”,注意下边“鸟”字要占主体,但也要写紧凑。

  (四)悟诗情。

  1.前两句——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里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3)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的景象。

  (4)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2.后两句——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看到了什么。

  ①汇报:在远处,诗人看到了很多寺庙,他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提问: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诗人的心声,和他一起来想象,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你看到什么了?

  预设:①很多很多的寺庙,很多很多的楼台在蒙蒙的烟雨中忽隐忽现。

  ②蒙蒙细雨的沙沙声,还有黄莺的叫声。

  ③寺庙旁边的花香、下雨时空气的清新、雨中还有草的味道。

  ④四百八十四座寺庙,是一座不多一座不少的吗?(这是一个虚数,告诉我们在江南,有各种各样的寺庙)及时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广建佛寺,想要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南朝统治者广建佛寺,想要依靠神灵永保江山稳固,这样的做法对吗?

  (4)小结:作者由古思今,今天的唐朝失去了昔日的繁华,统治者不思进取的思想和南朝统治者何其相似!这里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板书:忧国忧民)

  3.带着理解,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尝试背诵。

  4.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5.作业:依据《浪淘沙》(其一)、《江南春》这两首诗的内容,任选一首,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其配一幅画。

  设计意图:通过四步学习古诗的方法,感受《江南春》描写的景象,了解作者通过描写“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寺院”“楼台”“烟雨”这些江南代表性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思。另外了解“千里”“四百八十”都是虚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古诗。

  2.根据提示,写出诗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吗?这节课我们依然运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复习入手,导入新课,意在巩固上节课的学习的内容,同时自然引入新课。

  二、谈话交流,精准释题

  1.过渡: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

  2.介绍古诗背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江宁,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壁上。(书:题写)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资料,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为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做铺垫。

  三、交流资料,简介诗人

  1.交流资料。

  同学们,你对王安石有哪些了解呢?(师生活动、展示资料)

  2.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

  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元日》《梅花》等存世。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诗人,积累文学常识。

  四、诵读古诗,明了诗意

  (一)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畦”读qí,“闼”读tà。)

  指名读,读准字音,读清停顿。

  (二)再读,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反馈,重点引导。

  1.注释。

  长扫:指经常打扫。

  净:干净。

  苔:青苔。

  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排闼:推开门。“闼”指小门。

  2.理解诗意: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3.说说你听后的感受,再带着初步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全诗。

  设计意图:了解全诗大意、初步掌握古诗的感情基调。

  五、再读古诗,感悟诗情

  (一)(播放音乐)学生闭眼冥想画面: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清清的秀色送入眼帘。你眼前出现什么样的景象?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二)带着你的理解和感悟默读古诗,说说哪些词语让你和作者产生共鸣,说说你新的体会。(侧重于人物形象与情感的体会与感悟。)

  (三)汇报交流:

  1.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生活的情趣高雅,哪些诗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湖阴先生人品高洁、富有生活情趣,清静脱俗,朴实勤劳。)

  2.小结: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再读这两句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愉快的心情。(鼓励学生带着对湖阴先生的尊敬和赞美读一读这两句诗。)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你感受到了吗?

  (1)带着你的理解读古诗。边读边想,在作者的写作方法上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引导学生明确拟人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小结: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预设2: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小结:作者运用了对偶的写作方法,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样的诗句我们还积累过哪些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写了湖阴先生的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表现了湖阴先生的人品高洁。

  4.朗诵全诗,感悟诗歌内涵。

  5.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结合诗歌,想象画面,在感悟诗境的基础上,为《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配幅插图。

  设计意图:结合课外资料,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通过朗读、创设情境想象,感受湖阴先生的情趣高雅,品性高洁。通过温馨提示、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了解作者在语言上的写作技巧,了解作者借助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表达主题,文采斐然。

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三

  设计说明

  本课节选自铁凝的短篇小说《盼》。在本课设计中,应该着重从事例描写和心理描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我”盼望下雨的心情。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朗读和感悟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段落大意,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和感悟文中“我”兴奋——盼望——急迫——担心——喜悦的心理变化过程。在写作方面学习作者跌宕起伏的叙事方法,以及淋漓尽致的心理描写,指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提炼观点,善于从生活细节入手描写人物。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课文原声朗读,多媒体课件。

  2.小说《盼》原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查找生字词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对比引入,激发兴趣

  1.激趣:同学们,你们是喜欢下雨还是讨厌下雨?能说一说为什么吗?

  2.对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主人公对于下雨是喜欢呢还是讨厌呢?为什么本课的题目叫“盼”呢?(不要求学生回答,只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以便阅读更有兴趣。)

  3.导入:下面同学们就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看主人公对下雨是怎样的态度。

  设计意图:有对比才有发现,通过设置对比情境,让学生去发现文章的韵味。

  二、突破字词,扫清障碍

  1.挑选本课生字词,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2.教师检查学生读音情况,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比如,“甩”读shuǎi,不读suǎi;“唇”读chún,不读cún。

  3.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说出“窸窸窣窣”“嘟囔”“瞟”“不声不响”“逗引”“玛瑙”等词语的含义。

  引导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会应用。

  预设:

  窸窸窣窣: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嘟囔:指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瞟:“目”与“票”联合起来表示“目光轻快地扫过”。本义:扫人一眼。

  不声不响:没有一点儿声响。形容做事谨慎,不张扬。

  逗引:指用言语、行动逗弄对方借以取乐。

  玛瑙:一种玉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有各种颜色,多呈层状或环状,质地坚硬耐磨,可用作磨具、仪表轴承等,也用来做贵重的装饰品。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内容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写生字。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好“袖”“缩”“甩”“嚷”“酱”“唇”这几个字。

  比如“袖”“缩”“嚷”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边部首要写得细小一些;“甩”是一个独体字,书写时一定要把它和“用”字区分开来;“唇”“酱”是上下结构,“唇”字书写时要注意上大下小,而“酱”字书写时正好相反,要上小下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加上课堂上老师的指导,基本上可以将课文中的生字部分突破,为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也为下面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三、粗读课文,弄清原委

  1.学生快读课文,为每个自然段标上数字,思考:文章的标题为什么叫“盼”(板书)?全文一共描写了几件事?注意引导学生破题,激发兴趣;同时理清课文脉络。

  提示:“盼”是文章的感情基调。全文围绕这个“盼”字一共写了五件事:

  第1、2自然段:妈妈给“我”买了新雨衣。

  第3自然段:“我”盼着变天。

  第4~15自然段:雨天“我”想穿雨衣。

  第16、17自然段:“我”担心明天雨停。

  第18~20自然段:“我”终于如了愿。(适时板书)

  (对于第一个问题不强求学生回答准确,也不必浪费过多时间进行讨论分析,这里教师可以直接点明“盼”是全文的感情基调。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很可能不能完整或者准确地表述故事脉络,只要能够把事情的发展说清楚就行。)

  2.过渡:通过阅读,我们对故事情节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作者围绕“盼”描述了五件事,大家想知道为什么主人公见到妈妈送她的雨衣后那么兴奋吗?

  设计意图:课文主要是通过事例和心理两方面描写来衬托“盼”的,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就是从事例方面入手,看看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从而也帮助了学生解答课后的第一个思考题。

  四、拓展阅读,加深理解

  1.教师展示铁凝《盼》的原文,让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收到妈妈送的雨衣很兴奋。

  预设:

  生1:因为“我”讨厌下雨,而六月里经常下雨,一下雨我们就只能挤在教室里而不能出去玩。

  生2:有了雨衣“我”就不怕下雨了,上学放学的路上不会淋湿。

  生3:因为“我”的雨衣有袖筒,所以“我”特别高兴。

  2.总结:大家说得都很好,正因为有大家说的这些原因,所以主人公非常盼着下雨,盼着在雨天里不必躲闪尽情玩耍。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让学生加深了对课题的理解,也为下节课分析文章的感情脉络打下了基础。

  五、结合课文,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积累本课优美的词句,用“窸窸窣窣”“嘟囔”各造一个句子。

  3.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找一找课文里的哪些词句说明“我”非常兴奋。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生字词,运用重点词语,有助于夯实基础知识;让学生试着通过片段分析既可以帮助理解课文,也能为今后的写作提供借鉴。

  第二课时

  一、问题切入,导入新课

  1.问题切入:结合上节课的作业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课文里的哪些动词说明“我”非常兴奋。(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走来走去,戴上雨帽,抖抖袖子。)

  2.导入新课:从这些动词我们可以判断出主人公对这件新雨衣非常喜欢,而且迫不及待地想在雨天里穿上,那么她到底能不能如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设计意图:从作业检测入手,切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一举两得而又顺理成章。

  二、研读课文,把握主线

  1.教师引导学生分层次解读全文。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提问:上节课我们理解了为什么“我”收到妈妈的雨衣后异常兴奋的心情,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和主人公一样或类似的事?当时的感受如何?

  提示: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真实例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后面一系列的心情变化。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无论举什么事例,只要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行。

  (2)从主人公收到雨衣后“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走来走去”“戴上雨帽”“抖抖袖子”等一系列动作,以及直到妈妈的一声喊才赶忙脱下了,而此时的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充分说明了主人公收到雨衣后的兴奋心情。(板书:兴奋)

  (3)请大家用“直到……才……”说一句话。(通过造句,熟悉“直到……才……”这一句式。)

  第二部分(第3~17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体会“我”盼望变天的心情。

  (1)课文中一开始就提到“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在这里,作者用“可是”一词说明了什么?(说明事实和“我”盼着变天的愿望恰恰相反。)(板书:盼望)

  (2)于是“我”每天放学就有了什么想法?(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3)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天空长了云彩才能下雨,“我”才有机会穿上雨衣。)

  学习第4~15自然段,体会“我”想穿雨衣的急切心情。

  (1)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提示:可以由老师来演妈妈,两个学生演主人公蕾蕾,一个读对话,另一个读旁白。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提醒学生揣摩角色心理,注意朗读语气的变化。

  (2)提问:这一部分有没有描写主人公心理的句子?有的话请画出来。

  预设:“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3)讨论:主人公为什么会觉得“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提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只有雨点儿打在头上,“我”才可以有理由回家穿上雨衣,感受雨中嬉戏的快乐了。

  (4)课堂讨论:“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表达了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提示:让学生展开想象,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学生从“嘟囔”一词的含义入手,结合前后语境理解主人公想穿上雨衣出去玩,而妈妈没有注意到外面下雨的情况,不让她出门时她内心的急迫。(适时板书:急迫)

  学习第16、17自然段,感受“我”内心的美好憧憬。

  (1)课堂提问:用一个词语概括第16自然段主人公的心情。

  只要学生认真阅读,很容易找到反映主人公心情的词语——担心。(板书:担心)

  (2)讨论:结合课文,说说:“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一句中的“珍珠玛瑙”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提示:“珍珠玛瑙”指的是雨点儿。主人公想象着自己穿上雨衣站在街上,雨点儿打在雨衣上水珠四溅,那种快乐的心情比看见珍珠玛瑙还要高兴。

  (3)学生大声朗读:齐读课文第17自然段,和文章中的主人公一同感受雨后街景的美丽,体会文章中的主人公内心的美好憧憬。

  第三部分(第18~20自然段):

  (1)课堂提问:快读课文第18自然段,为什么主人公觉得雨点儿是“甜丝丝”的?(只要学生结合前后语境,能从主人公的心情分析就行。)

  (2)从大家的回答我们知道主人公是因为内心激动和喜悦,所以才觉得雨点儿是“甜丝丝”的。(适时板书:喜悦)

  (3)写作指导:当主人公第二天去上学发现又下雨时,不仅感觉雨点儿是“甜丝丝”的,还感觉自己的心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于是“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这里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同学们要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学会运用各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2.整体把握文章结构,梳理概括感情主线。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培养概括能力。

  (1)让学生再次快读课文,并用几个词语概括每一部分主人公的心情。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兴奋。

  第二部分:第3~17自然段——盼望、急迫、担心。

  第三部分:第18~20自然段——喜悦。

  (学生发言不必要求简洁准确,只要能表达出主人公的心情即可,如果个别地方表达不准,教师再做引导,不用深入分析。)(补充完善板书内容)

  (2)升华主题:从全文的感情脉络可以看出,主人公从收到雨衣后的兴奋,到盼望下雨的急迫,再到不能到雨中玩耍的失意和担心,直到最终如愿以偿,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美好的愿望支撑我们快乐成长。

  (板书:有希望,就会有快乐)

  设计意图:从分析每层的故事情节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段,从而找到主人公的感情线索,并适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升华文章的主题。而借鉴课文中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

  三、设置作业,课外延伸

  1.画出课文中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语句,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课外阅读《盼》原文,说说当“我”终于穿上雨衣后又发生了哪些故事。

  设计意图:这两项作业意在引导学生感知心理描写的巨大作用和增加课外阅读量,体会原著的魅力。

4.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四

  设计说明

  本课是节选自梁容若的《夏天》一文。在本课设计中,要努力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注重提升朗读、感悟的水平。教学时,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作者语言描写的特色,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升华和拓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学生在不断探究中提高求知欲。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走近文本,让学生感受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人也要珍惜时间,趁着年轻奋发努力,不要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生字卡片,搜集相关植物的照片和影音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资料理解文中引用的谚语的意思。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兴趣引导,揭示文题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板书:夏天)古语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般是指农作物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同学们想象一下:都有什么会在夏天里成长呢?(在这里学生只要能列举出在夏天里成长的动植物即可,不必拘泥于课内课外,以及是不是在当地生长。)

  2.揭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来共同体会一下“夏天里的成长”。(补充板书标题:夏天里的成长)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初步感知夏天,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热情。

  二、自读课文,突破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标记下来。

  2.借助工具书,正确标注生字读音,同桌之间互相听读,检查字音。

  3.教师检查学生读音情况,及时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比如“蔗”字读zhè,不读zhé。“增”字是平舌音。“缝”字是多音字,在本课读fènɡ。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内容为课文中出现的9个字,让学生练习写字。

  5.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汉字拼写比赛,看哪个小组自主学会的字最多。

  6.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好“蔗”“缝”“瀑”3个字,尤其是“缝”字的笔顺。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

  比如“苔、藓、蔗”3个草字头的字都是上下结构,“缝、瀑、坪、谚、棚”都是左右结构;“缝”字尤其要注意右侧“逢”字的书写顺序。(动漫展示“蔗”“缝”“瀑”3个字的笔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在学习之初将课文中要求会写的字部分突破,打破阅读的障碍,也为下面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听课文朗读录音),请同学们聆听课文内容。

  2.再次大声朗读课文,然后说一下自己的读后感。(让学生自由发言,既可以是对课文中句子的理解,也可以是对课文段落意思的概括,还可以是联想到的生活感受,教师不做点评。)

  3.小结:同学们通过认真阅读,都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还有的同学想到了自己夏天里的故事,大家说得都非常好。

  4.过渡:通过阅读,每个人对夏天里的成长都有了自己的认识。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本文的作者是怎样理解夏天里的成长的。

  设计意图:课文的阅读要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既可以先从自然段的阅读分析进而上升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也可以通过先整体感知进而逐步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题。这里采用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整体感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主题,然后逐步深入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然后试着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一下你对夏天的认识。(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句)

  2.细读课文,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意思?作者是围绕夏天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的?(板书: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以点带面,理解“万物”。

  3.让学生边读边画,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把它标记下来,待下节课再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发现和总结提炼全文主题,就为下一步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从文中熟悉的事物入手,也为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五、结合课文,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积累本课优美的词句,试着品读课文。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夏天里还有哪些生物在成长。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生字词,是对基础知识的夯实,而积累优美的词句和拓展思考既能丰富文学素养,又能帮助对文章的理解,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启发思考

  1.复习检测:结合上节课作业内容,让学生说说夏天里还有哪些生物在成长。

  2.新课导入:从上节课我们知道,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作者围绕这一中心分别从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一直写到人的成长。那么,万物到底是怎样“迅速生长”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新旧知识自然衔接过渡,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兴趣。

  二、研读课文,感受生长

  1.课堂交流。接下来,大家把上节课标记的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进行相互交流,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理解的。(通过交流,同学间相互学习,活跃了学习气氛,老师也更容易发现共性的问题,以便课堂上集中解决。)

  2.讨论发言。谁能说一说在夏天里,万物的生长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发言只要能体现生长的特点即可,不必苛求语言的精炼和准确。通过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一方面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借助这一读书交流的平台,为学生打开一扇解读文本的窗口,提高自身的阅读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在发言中逐步发现问题的答案,最终找出各种事物的生长的特点——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适时板书: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

  3.朗读指导。提示学生“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应当读出节奏感,语速稍快。

  4.分段解读。

  第2自然段:

  (1)从课文中哪里能看出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植物:瓜藤、竹子、高粱、苞蕾—鲜花—果实。

  石头——苔藓、黄泥——草坪。

  动物: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提示:让学生列举课文中所提到的植物和动物,引导学生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夏天动植物成长迅速的特点。比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句中的“昨天……今天……明天……”。

  (2)写作指导: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物,通过抓住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展开描写,往往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夏天还有哪些生物生长迅速,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通过列举,加深理解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第3自然段:

  (1)分析比较下面的三句话,从句式上来看有什么特点?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提示:句子结构相同,这三句话构成了排比句式。

  (2)讨论:从内容上来看,上面这三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草,树——山(丰满);稻秧,甘蔗——地(高起来);水,瀑布——河(变宽变深)。(适时板书)这三个相同句式的句子告诉我们:正是由于“草,树,稻秧,甘蔗,水,瀑布”这些具体事物的生长,经过“一天一天”的积累,才最终使得“山变丰满,地变高,河变宽变深”。

  (3)分析俗语“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引用俗语是为了揭示万物夏季迅速成长的原因。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总结:夏天太阳威力大、温度高,促进了万物的生长。可以用课文中铁轨、柏油路的例子来补充例证。

  (4)分析语言特点。通过分析“活生生的”“个把月”“收成”等词语特色,帮助学生理解本文作者在语言表达上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

  第4自然段:

  (1)过渡: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大家想想我们是不是也在长?(从万物的成长联想到人。)

  (2)让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发表对“六月六,看谷秀”和“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理解。

  提示:“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高、秀出穗的谷子了。“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只能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割掉喂牛吃了。

  (3)课堂讨论:从以上两句谚语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着重还是要让学生理解谚语的意思,尤其是“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这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寻答案。

  提示: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板书: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4)重点语句分析: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引导学生明白:这是由物到人,升华主题。

  时候:这里是指时机,就是说我们要抓住机遇。

  热天:在这里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提示: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的道理。

  (5)大声朗读: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深刻体会人要成长的道理。

  设计意图:从分析句段让学生深入感知夏天万物生长的特点,进而由物及人,自然转到人的成长方面,再通过谚语的引入突出时间的重要和紧迫,从情感上激励学生珍惜时间,努力成长。

  三、拓展阅读,升华感受

  1.阅读梁容若的《夏天》原文,读完后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

  学生可以从内容、词句、段落等多个方面谈自己的体会,只要有收获就行。

  2.原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使用的语言都是我们熟悉的语言,浅显易懂,生活气息浓厚,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3.活动设计:说说你在夏天里的成长故事,也可以选读自己喜欢的有关夏天成长的美文

  针对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来说,教师适时启发学生为什么印象深刻。阅读短文要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原文,有助于全面了解课文的主题。同时,叙述自己的成长故事或者朗读美文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对于语言的积累和拓宽视野也有好处。

  四、机动灵活,设置作业

  1.搜集、摘抄关于夏天成长的诗词、文章。

  2.观察夏天的事物,写一段话,重点描述一下它是怎样“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的。

  设计意图:课外写话作业要做到及时检查指导和反馈,让学生产生写作的动力。

5.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五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微型小说,在不足四百字的文章里涉及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战争的残酷性。作者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

  教学时,利用课前导读引发学生的思考,用浏览、思考的方法,捕捉有用的信息,借助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那段历史,最终感悟战争的残酷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按照课前导读语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交流,初步质疑

  1.教师板书“柏林”,你对这个词有哪些了解?请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进行汇报。

  2.教师补充题目“在柏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有哪些猜想?请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说一说。

  3.激趣导入:《在柏林》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文本。

  设计意图:抓住题目中的词语,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在积极猜想的同时,也为继续学习全文做好铺垫。

  二、学前汇报,交流预习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汇报。

  (1)分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针对易读错的字进行强化辨析记忆。

  (3)梳理预习读书中遇到的问题。

  2.集体汇报交流:你们小组遇到了哪个识记困难的字,哪个不理解的词语?你们是怎样解决的?你们组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让学生扫清字音词语方面的障碍,流利读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建立起文本印象。

  三、朗读交流,感知文本

  1.发给每个学生“学生活动卡”,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学习活动。

  (1)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提示学生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2)小说震撼人心之处在哪里?

  (3)读一读填写的句子,你有什么感受?简单记录在表格中。

  (4)大胆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也可以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自己的表格。

  2.汇报交流:小说中出现了哪些人物?(相机板书:老妇人、两个小姑娘、后备役老兵、一个老头)

  他们分别有哪些表现?(相机板书:“一、二、三……”“嗤笑、傻笑”“扫、挺、说”)

  3.选择令你震撼的段落读一读,并告诉大家你的感悟是什么。

  4.小说中并没有描写战争的场面,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小说中还有哪些语句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灾难?

  5.集中思考:你怎样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提示学生结合老妇人、小姑娘、后备役老兵的心理活动来理解。

  设计意图:在小组的互动学习中注重交流阅读的感悟,让学生可以获得对文本的进一步感知和理解,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悟。

  四、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1.自由朗读,想象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景、精神状况等。

  2.想象交流:如果你就处在那时那地,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如果你就是当时的那个小姑娘,来到今天,你又有怎样的感慨?

  3.教师小结: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的家庭的缩影。

  4.拓展延伸:读一读《最后的常春藤叶》,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

  设计意图:体会文章情感,创设情境,进行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并通过拓展阅读,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nh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