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特岗教师招聘公告,2018年湖南特岗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副标题:2018年湖南特岗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时间:2024-05-15 16:30: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师招聘# 导语】为了使广大考生清楚教师招聘考试中的考查形式和内容,积极准备,最终顺利通过笔试考试,®文档大全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加涅

  C.科尔伯格

  D.皮亚杰

  2.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3.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

  4.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A.教学手段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

  5.演奏钢琴属于()。

  A.识记技能

  B.操作技能

  C.心智技能

  D.认知技能

  6.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B.认知结构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教学过程化理论

  7.学习是为了不做后进生或留级生,免受教师批评指责;或为了取得好评,给班级或团组织争荣誉而努力学习。这属于学习动机类型中的()。

  A.学习动机不明确

  B.学习知识为了履行社会义务

  C.学习为了个人前途

  D.学习为了国家与集体的利益

  8.教师面对的是不断随时代变化并且有着丰富个性差异的学生,这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效性

  9.教师道德不仅在教育过程中有重大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这表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A.高尚性

  B.奉献性

  C.全局性

  D.导向性

  10.在个体顺利实现社会化的发展中,要求他用新近学到的知识技能对原来的知识技能加以补充、改组,或者矫正,最后使新的知识技能与已有的知识技能融为一体,这是()。

  A.早期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11.()又称为工作记忆。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

  12.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评定是()。

  A.诊断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

  C.终结性评定

  D.发展性评定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目的和必须遵循的准则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C.当代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在功利性和人文性的价值问题上不可忽视教育的人文价值

  D.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教育目的要完全依据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

  14.在西方教育,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15.去动物园看过几次大象,就能画出大象的样子。认知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达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16.英国历占主导地位的学制是()。

  A.分支型学制

  B.双轨制

  C.六三三制

  D.单轨制

  17.现代班级的管理机制是以()为核心来建立的。

  A.学校

  B.教师

  C.学生

  D.教学内容

  18.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19.马克思认为,正确的教育起源论是()。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神话起源论

  20.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2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2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23.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钠

  B.赞科夫

  C.舒尔茨

  D.皮亚杰

  24.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A.知

  B.情

  C.意

  D.行

  25.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英国哲学家洛克的__________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2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______曾经说过,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28.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9.__________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30.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__________。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2.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33.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女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男性大。()

  34.在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中,铃声是作为强化物而出现的。()

  35.画线帮助记忆是复述策略的一种。()

  36.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37.学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因素。()

  38.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9.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与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是互相排斥对立的。()

  40.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

  41.新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的知识量不同。()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42.发现学习

  43.价值观

  44.人格

  45.班级授课制

  46.课堂教学评价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7.请谈谈你对生长需要和缺失需要的理解。

  48.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机智的认识。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9.教学设计一:在教学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问题: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50.1983年,加德纳在著作《智能的结构》中提出了无论是在定义、评价手段还是在目的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智力的“多元智力”概念。多元智力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国内,经过几年的发展,到了90年代末,该理论影响日渐广泛。2000年之后,关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译著、论著以及教育期刊上所发表的文章均大幅度增加,形成了“多元智力”热潮。

  问题:请分析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美国教育理学家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还设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2.B[解析]赫尔巴特统觉理论的基本含义是,当新的刺激发生作用时,表象就通过感官的大门进入到意识阈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地位。赫尔巴特指出:“统觉,或内在的感觉,只有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才会发生。”所谓统觉的条件,主要是指兴趣。根据赫尔巴特的观点,兴趣是指观念的积极活动状态,是一种好奇心和智力活动的警觉状态,正因如此,兴趣赋予统觉活动以主动性。

  3.C[解析]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4.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5.B[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除技能的一般特点外,操作技能还具有以下特点: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演奏钢琴符合操作技能的这些特点。

  6.A[解析]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根据苏联社会的要求和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指出苏联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因此本题选A。

  7.B[解析]题干是学习知识为了履行社会义务的表现,抱着这种学习动机的学生学习上有内在力量,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这种学习动机仅服从于眼前利益和教师、家长的要求,而缺乏远大的目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8.B[解析]教师职业的很大挑战来自于不断变化的学生,没有一成不变的学生,自然也没有处处皆可适用的经验,因此,教师不能年复一年地套用固定的教育教学模式,而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9.A[解析]如果每个教师都具有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就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题干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尚性。

  10.C[解析]发展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个体产生的新的期待和要求他承担新的任务、扮演新的角色等。

  il.B[解析]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提取使用记忆中的已有信息,即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

  12.B[解析]形成性评定一般以教学目标为参照,只关心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不评定学生名次,为教师提供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

  13.D[解析]“教育目的完全依据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属于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观点,是片面的,教育目的的制定还要考虑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反映特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故本题选D。

  14.D[解析]杜威的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由此杜威也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

  15.B[解析]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能运用语言或其他符号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儿童画出见过几次的大象,说明他们能用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具体的事物。

  16.B[解析]英国的教育自中世纪以来就形成了双轨制,贵族与平民沿着两条不同的路径接受教育。现代的英国,中等学校仍然沿袭着双轨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17.C[解析]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种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管理机制,因此本题选C。

  18.B[解析]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19.C[解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批判了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否认教育的社会性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年长一代为了延续种族的生产、生活,有目的地把生产技能、技巧以及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教育就是在这种经验传递中产生的。人在社会中生活,就要在共同的行为规范中行动,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表达意义和情感的语言产生了,人类的大脑、四肢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和协调性不断增强。所以,劳动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也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没有教育教育起源于劳动,依赖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

  20.A[解析]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理学著作是l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21.B[解析]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22.C[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且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23.C[解析]舒尔茨是美国的经济学家,l97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24.A[解析]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德育的具体实施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终促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和谐发展。

  25.B[解析]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二、填空题

  26.白板说

  27.华生

  28.角色适应阶段主动发展阶段创造阶段

  29.知觉

  30.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31.京师同文馆

  三、判断题

  32.×[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第斯多惠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和文化适应性原则。

  33.×[解析]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34.×[解析]食物是巴甫洛夫实验中的强化物,铃声与食物多次配对,引起狗的条件反射。

  35.√[解析]略。

  36.√[解析]略。

  37.X[解析]教师本身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因素,学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38.√[解析]略。

  39.×[解析]这两种学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尝试一错误说往往是顿悟的前奏,顿悟则是练习到某种程度时出现的结果。

  40.X[解析]实物直观的缺点在于往往难以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故题干说法错误。

  41.×[解析]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主要区别不在于其知识量的多少,而在于知识表征方式的根本不同。

  四、名词解释

  42.所谓发现学习,就是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发现并不局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43.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

  44.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45.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班级,使每一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授课的教学制度。

  46.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课题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价值在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论述题

  47.[参考答案]马斯洛提出动机理论的“需要层次说”,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种,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将前四种需要定义为缺失需要,后三种需要定义为成长需要。缺失需要在被满足之后不再感到需要,而成长需要的特点是越满足越产生更强的需要,并激发个体强烈的成长*。马斯洛还指出,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满足个体的缺失需要,有助于更高层次需要的激发。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且这些需要会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两个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会产生不同行为的原因。需要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

  这个理论将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结合起来考虑对行为的推动作用,是有一定科学意义的。但它忽略了人们本身的兴趣、好奇心等在学习中的动力作用,有些学习活动并不一定都是由外部动机所激发和引起的。

  48.[参考答案]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特别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作出迅速灵敏的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教育能力。教育机智是在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参加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教师观察学生的敏锐性、思维活动的灵活性、意志活动的果断性的优秀结合,是教师优秀心理品质和高超教育技能的概括,是教师熟练地掌握学生和机敏地教育学生的艺术体现。学生行为和教学情境的多变性决定了教育机智成为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

  影响教育机智发挥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师自身。首先,教师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是教师能否表现教育机智的基本前提;其次,教师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是产生教育机智的重要因素;再次,教师深厚的知识素养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使教师能够灵活处理教学中的意外情况。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体现在:第一,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教师针对学生的特殊需求,采取疏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成长。第二,灵活果断,随机应变。教师根据特定的教育情境,迅速解决问题。组织教学活动。第三,对症下药,方法多样。教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多样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第四,实事求是,掌握分寸。教师在处理问题时,本着教育学生的原则,不夸大也不缩小问题,以最小的代价取得的教育效果-。

  六、案例分析题

  49.[参考答案]第一种是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置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被销蚀,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第二种是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上,教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问接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做,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了素质的提高。

  50.[参考答案]加德纳对智力的定义为,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即主要指建立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以下八种:

  (1)语言智力: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2)逻辑一数学智力: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问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3)视觉一空间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4)音乐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5)身体一动觉智力: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6)人际智力: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7)自知智力: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身的情感、动机、*、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8)认识自然的智力:是指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能力,是一种在自然世界里辨别差异的能力。

  八种智力地位同等重要,只是在特定的场合发挥不同的作用;八种智力相互独立,不能迁移。

  启示: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做到为多元智力而教、用多元智力来教、教好多元智力。突破原先的按成绩单一维度评价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长处,用适合他们的方式使他们得到更好的成长,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不是适应学校课程。

2018年湖南特岗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教育理论综合知识】.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oFPX.html